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2017-03-29 10:46:34刘曙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武术民族精神

刘曙华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刘曙华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民族精神是现时期学生教育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民族精神不仅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映,更是民族精神的彰显.在本文中,将就民族传统体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融合与发展进行一定的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民族精神教育;融合;发展

1 引言

在现今我国同国际交流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也对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该种情况下,我国就需要能够将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开展,在将其纳入到国民教育的基础上使我国人民都能够一直保持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民族文化当中,民族精神可以说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正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反映,在现今高校教育活动中,就需要能够做好传统体育课程的利用,在丰富校园内容、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2 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民族精神

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中,传统体育可以说是其重要的外在体现,无论是韩国跆拳道、日本的相扑还是我国的武术,都是其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深刻反映.

2.1 爱国主义精神

在历史上,传统体育同爱国主义、保家卫国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武术心理价值当中的深层内容,其价值理念层面的提升,则正是文化哲理的一种升华,主要表现在天下兴亡的责任感.在清末我国受到外国侵略时,很多武术者即积极参与到了抗击外国侵略的队伍当中,且在同西方搏击竞赛当中奋起迎战,为为国家争取到了名誉.在传统体育中,其具有着较多的社会功能,其主要包括有群体向心功能、民族整合功能以及行为导向功能等方面.其中,行为导向功能对人的生长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即通过人成长当中对其余行为模式的模仿、遵从以及感染而逐渐体现.对于这部分内容来说,其不仅是保证传统体育获得生存、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人对他人行为模式进行同化的基础.实际上,传统体育对参与者以及联系者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证实其行为导向功能影响的结果.在我国,武术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在社会作用以及影响方面十分明显.在历史发展中,每当我国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受到外国的入侵时,人们都会以自觉、不自觉的方式来到民族传统当中寻找思想武器,而在民族矛盾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传统体育当中的民族精神则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武术救国论”也因此具有十分积极的表现,这也正是武术这项运动在我国之所以得到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在当时,对于武术的推崇以及练习使其成为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国术,也充分体现了该项运动背后我国人民的反侵略民族主义、团结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此外,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积极发扬,以此抵抗外敌的事例比比皆是.

2.2 儒家理念教育

在我国传统人文思想当中,儒家思想是其中的重点内容.我国儒家思想的缔造者孔子以“仁”为思想核心,并将“礼”作为现实当中对“仁”进行追求以及把握的重要衡量尺度与标准,其中,道德实践是重点内容.包括有“恭、宽、信、敏、惠”这几方面.儒家该种忠信仁人的思想也在我国传统体育理念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我国的太极拳,拳势讲究缓慢柔和,技法则追求舍己从人,在太极拳练习中,就需要能够保证宽厚待人以及心态的平和,可以说,该运动的内涵正是对我国传统价值取向以及人文思想的反映,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则认为,武术是对我国众多传统文化进行承载的有机内容,更是一种全方位教育,通过武术教育,则能够在民族精神弘扬以及培育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2.3 自强不息传统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传统,在几千年的发展当中,我国也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勤劳勇敢、团结统一以及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这部分精神好比是我国民族的根,是我国国家兴旺发育、民族绵延不息的重要基因,对我国不同民族、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范进行了集中体现.而无论是传统体育项目中武术的自强不息还是龙舟的团结奋进,都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中传统文化的重要反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样是我国人民需要积极传承的优良传统,对此,就需要高校在教学当中能够对学生的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精神进行积极培养,以此实现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 民族传统体育同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融合发展

在民族传统体育当中,具有丰富的民族精神指向以及文化内容,以此使其成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进行培育的重要条件,通过传统体育教学途径以及手段的应用,则能够使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能够同传统体育教学间实现有机融合,无论是对民族精神的培养还是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3.1 教育背景

目前,对大学生民族教育的教育成为了社会以及国家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我国大学生来说,其所具有的思想政治主流向上、积极,热爱党和国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充分的信心.同时,在国际敌对势力分化的情况下,其在面对大量西方价值观念以及思潮冲击时,部分没落、腐朽的生活方式也将对其学习、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即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差以及政治信仰迷茫等情况.该种大学生民族精神缺失以及人文思想匮乏情况的存在,无论是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还是国民素质的提升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以及文化价值观念也在学生思想当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于该种变化,则需要能够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作为我国未来人才的重要培育场所,就需要高校能够积极开展传统体育教育,在对传统体育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以及爱国主义理念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困境的缓解.

3.2 教育融合

大学生民族精神以及文化素养的培育对我国未来发展以及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民族共同价值追求以及理解的集中反映.作为我国青年的重要成长真谛,高校更是具有着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但是,如果仅仅以理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精神以及文化的灌输,那么则不够深入以及不全面的,所获得的效果也将十分有限.同其相比,传统体育当中所蕴含的身体文化特征,则凸显出了从身体技术层面对民族文化思想形式进行掌握与体会,即身体的体验方式能够通过传统体育为媒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从某个方面来看,要想造就出更高素质的学生,就需要使他们能够接受有组织、有计划且系统化的民族精神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更好的认识世界与历史,在对我国民族优良传统进行集成的基础上对人类文明的成果积极吸收以及借鉴,在树立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有素质、具有精神追求的人.对此,就需要能够在高校体育课程当中积极开展具有浓厚人文气息以及历史传统的传统体育课程,对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4 高校传统体育精神教育的实现途径

4.1 发挥学校作用

在高校课堂中,传统体育具有着重要生命活力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具有着交往关系,对于两者来说,学习以及教育的过程都是十分重要的人生体验以及建立.通过和谐、健康关系的建立,则能够使学生在体验自由、宽容、亲情以及平等的基础上受到召唤以及激励.作为体育教育当中的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代表着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是民族体育精神以及意识的象征,在传统体育内容讲授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教师则可以先为学生讲授部分传统体育的基础知识、基础渊源等,当学生对其具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开展实践方面的教学,包括有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技术的讲授等,并在课程开展当中积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以及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具体品质方面,则可以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类型做好区分:如将拔河同勇敢顽强的精神进行结合,将龙舟同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结合,将踢毽子、跳绳同协作配合、团结互助的精神结合等.在课程完成后,在结束阶段则需要做好放松整理运动,以此使学生能够形成对事物有始有终的态度,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需要将良好的民族精神融入到其中,贯穿在整个教育活动当中.

同时,在传统体育教学当中,教师也需要能够做好教学当中可能出现问题的把握,如学生在训练当中出现互不服气、怕脏怕累情况时,则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当学生出现该情况后做好应对,并充分发挥出教师的表率作用.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往往需要先进行一定的示范动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需要在技术方面做好表率,同时也需要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把握好自身的一言一行,即从精神品质上也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

对于民族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来说,其并非一朝形成,而是通过个人在实践活动当中不断发展与形成的,而对于不同的实践活动以及不同的教育因素,也将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发展具有着不同的效果以及影响.在人类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当中,民族传统体育是其中的重要类型,以人类自身为对象的基础上将人的自身同时作为主体与客体,其开展的目的,并非是获取物质资料,更多的是对人身心的一种完善,手段方面即为人多种形式的运动,不仅能够实现规范意识的提升以及情感的激发,且能够在利于学生提升道德水平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道德意志.目前,跳板、赛马、高脚马以及传统武术等都可以成为高校教育当中的重要资源.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民族传统项目选修课的开设,则能够使学生在主动接受教育的基础上做好相关动作的掌握,对其在未来社区体育的义务贡献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每一年,大学都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时,学生则可以通过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向外界宣传: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对民族精神、全民健身以及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民族传统运动也将因其形式多样以及内容丰富的特点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到该项活动当中.

4.2 发挥家庭作用

家庭教育即是指家庭当中,父母有意识、自觉对子女所开展教育以及产生影响的过程,包括有家长的有意识以及无意识影响,具有着十分丰富的功能:第一,体现在受教育者社会化过程的特殊作用以及价值,家庭作为一个面对面交往的群体,对于人的影响非常关键,能够使孩子在品德、智力以及身心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形成正确的个人理想;第二,家庭教育同样具有丰富的功能,即以一种缩影的形式对社会机构以及学校的功能以及内容进行包含,其具体表现,即所形成的最初品质特征以及早期经验将为孩子未来接受来自学校的教育打下基础,同时,其也始终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参照群体.对此,家庭教育无论在内容、范围还是方式上所具有的优势都是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传统体育自身较强趣味性的存在,则能够使家庭成员在心境愉快的情况下开展锻炼,能够有效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如一起放风筝、一起参与武术练习等,而在具体练习过程中,也需要家长能够积极传达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内涵与精神,使孩子不断形成好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意识.

4.3 发挥社会作用

人是群居动物,具有社会特征,群体精神作为一种外在规范对个体精神产生制约,同时个体精神也将在对该规范接受的情况下将其作为重要内容以及目标.作为重要社会规范,民族精神也将在群体精神当中体现,并最终转化成重要的社会规范.在现今社会范畴中,民族精神同样重要,首先,民族精神以及民族道德是对人与人关系进行规范与调节的重要体系,同生活习惯一样能够保障人之间能够具有和谐的状态,其并不是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要落实到某个特定社会中人群和社团的行为中;其次,民族道德为生成性秩序,对理性的追逐能够利于人最终获得道德素质,在文化进化当中,自私和利他的相依性得以确立,使道德作为调节人类行为的机制早在国家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就已存在了,合作、互助、对利益的尊重和维护等道德观念和行为不是国家权力号召的结果.对此,在大学体育活动当中,就需要能够适时的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当中磨砺意志、体会辛苦,并不断获得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使民族传统体育当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能够同个人间融洽吻合.

5 结束语

民族精神是目前大学生群体当中缺乏、且需要积极树立形成的精神,只有通过具备深厚的民族精神,才能够使学生能够在具有目标的情况下开展学习活动.在上文中,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融合与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实际教育中,需要能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引起重视,通过科学课程的开展实现两者的融合与作用发挥.

〔1〕刘锋.大学在保护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使命[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6):93-94.

〔2〕吕艳玲,周会俭.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9 (07):44-45.

〔3〕龙行年.从民族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融合的视阈新解武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7):19-22.

〔4〕刘旺才.21世纪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取向[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77-79.

〔5〕丁春琴.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高校体育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8):102-103.

〔6〕赵进,王健.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道路探析[J].体育学刊,2009(08):44-45.

〔7〕彭长锦,白晋湘.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城市社区的传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8):99-99.

〔8〕刘涛.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8):102-103.

〔9〕汪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0):233-234.

〔10〕王智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源、特征与传承方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01):99-101.

G812.47

A

1673-260X(2017)07-0153-03

2017-04-11

猜你喜欢
武术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拿出精神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