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翠娥
(江西服装学院 艺术分院,江西 南昌 330201)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陈翠娥
(江西服装学院 艺术分院,江西 南昌 330201)
当代大学生出生于95后,他们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少过集体生活.步入大学后,如何处理好同宿舍同学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处理地好将会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带来帮助,处理地不好将会给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带来阴影.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对策的分析,给高校管理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身心健康
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织部分.“它是指在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大学生宿舍成员在共同的生活、学习中结成的相辅相承的依附关系,主要以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为媒介的交往中相互结成的关系.”大学生在校期间除去课堂上课时间外,在宿舍的时间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处理得是否融洽,将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宿舍和楼栋的和谐以及平安校园的建设.
大学是一个微型社会,大学人际关系是今后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可以反映出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其大学生活和未来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生活习惯不同导致宿舍人际关系不和睦
在宿舍生活中,不同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引发宿舍成员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有些学生爱抽烟,而且是关着门抽烟,对于不抽烟的学生这是极不尊重的行为;有些学生习惯不经别人同意使用他人的物品,而影响到他人的生活;有些学生玩游戏时开的音量过高,影响他人休息;有些学生习惯晚睡晚起,有些学生习惯早起;有些学生喜欢开着窗户睡觉.....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一起相处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1.2 贫富差距导致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的生源更加广泛化和多源化,每个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地域差异、家庭条件、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之间差别很大,这也经常是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有些同学来自甘肃、贵州、广西等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因为落后家庭中子女也比较多,导致家庭比较贫困.而有些同学来自中等城市,他们父母大都是个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为政策原因一般一个家庭就一个孩子,本身条件就更好孩子又少,负担也就轻.这样一来,贫富差距就比较显著.在穷人家的孩子在为生活费而苦恼时,条件好的孩子却在为是买iphone6还是iphone7而纠结,这样明显的差距使得他们平时交流变少,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和睦发展.
1.3 小团体现象导致宿舍人际关系紧张
现在的学生宿舍,一般都是四人间,在四人当中,经常会有两个人相对比较谈得来,或者来自同一地方,他们走得也比较近,关系也就最要好,久而久之形成一个小圈子,其他同学往往对这种关系感觉敏感,认为自己似乎被排斥在外,融不进那个小圈子,宿舍人员之间也就时常处于猜疑、嫉妒状态中.如两个玩的好的同学一起窃窃私语,别的同学就会猜测是不是在讨论他,甚至有些严重的还存在着校园暴利行为,这种现象在女生中还呈上升趋势.这些因素经常也会导致宿舍人际关系紧张.
1.4 价值观不同导致宿舍人际关系不融洽
在大学生这一群体当中,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他们中有些人想法比较单纯,认为到大学就是学好专业就行,其它的都漠不关心.当然也有些人思想比较成熟,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激励着他们除了学好专业外,还涌跃地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比如有的同学政治上要求进步,对自身要求较严格,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入党组织;有的同学注重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等的锻炼,加入了学生会或各社团组织;有的同学除了对本专业感兴趣外,还对其它新鲜行业兴趣颇浓等等.这样不同的观念让有的同学比较轻闲,因为没有那么多需要去参加的活动、去关注的事物.有的同学比较充实,他们在校园活动中是积极分子,在班级是骨干分子,他们之间相处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而差距却越来越大,这样的关系就慢慢变得不融洽了.
2.1 相互之间缺少沟通交流
基于实际工程及虚拟装置的直流输电控制保护模型设计方法//柏传军,叶周,程璐璐,肖建民//(14):186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并不是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存在的,而是在相处过程中由于缺乏沟通交流,因此内心都彼此封闭,进而相互之间产生不了信任感造成的.沟通是通往心灵深处的钥匙,只有在平日里经常沟通交流,彼此之间才能了解对方的想法,才能更好把握对方的脾气性格,才会做到善解人意.另外,平时说话做事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多注意别人的心里感受,相互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最终成为知心朋友.
2.2 人际交往缺乏技巧
如何与人相处是一门学问,也有一定的技巧.有的学生不管到哪个地方总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处理关系总能游刃有余.有些学生在这个宿舍和别人相处不好,换个宿舍仍然与室友相处不好,这就是缺乏技巧.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其养成了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处的经历,没有过群体生活,刚一进入大学对集体生活会有不适应.在相处的过程中往往凭借自己的感觉、情绪,在碰到矛盾时不从自身找原因总是先指责对方.久而久之就会处于孤立、被动的局面,也会因为不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限制自身的发展.
2.3 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不到位
中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其身心健康的教育和人际关系的教育,导致学生对社会知之甚少,对于社会中人性的把握更是盲目,加之高中校园的环境较为单纯,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一进入大学校园,还没有适应大学的生活,就要处理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就有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同宿舍间一般都是一些繁琐的小事,班主任、辅导员不能及时发现并介入,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有时候也不能深入其中,问题逐渐累积而最终暴发造成严重的后果.
2.4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的缺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的环境对家庭的影响,不少家庭是不健全的,单亲家庭、再婚家庭慢慢呈上升趋势,这样的家庭本身来自父母的爱就不全面,从小他们见识到家庭的不和谐方面,对他们的性格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同时还有一些留守家庭,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基本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长大,隔代亲使得他们一直都被捧着,碰到做得不对的地方,老人也是一味的包容,使得他们变得了自私、不讲道理等品行.
3.1 牢记尊重和包容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尊重和包容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每个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在与宿舍间的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要承认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和接受其它同学的生活习惯,坚持平等相待,尊重他人的隐私.宿舍间的同学都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大家要摆正心态求同存异,用包容的心去善待别人,对待室友要宽容大度,不能独断专行,积极调整心态去适应生活中的种种不适,一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宿舍.
3.2 相互关心和帮助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每个人在生活、学习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作为室友,是能最先发现他们的难处的,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团体,一旦发现某一个人生病,大家帮着买药、打打开水等,虽然是小事一件,但能温暖人心.
3.3 学会换位思考
大学生在与人相处时一定要善于换位思考,当你遇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很多事情就更容易想通,你的言行也就更容易被人接受.同时,我们在待人时一定要真诚,曾经找一位学生聊天,他跟我说他们班的人都不喜欢他们的班长,因为看上去班长对他们的关心很假,很做作,让人在心里不能认同他,感受不到他的真诚,因此他也就不能获得同学的认可和尊重.一个人如果城府太深,大家在跟你交往时就有戒备心,在生活中也就往往会被孤立.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用真诚的心对待人,真诚往往能够缩短宿舍同学之间的距离.
3.4 注重品行修养
记得曾经一位老师说过“让人非我弱”,也就是说我让你并非我软弱,而是我比你有修养,这句话用在处理宿舍人际关系上最合适不过了.每个人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凡事不要太过于较真,太过于争强好胜,重要的是要注重个人品行修养的锤炼,个人人格魅力的完善,就一定能与宿舍人员和睦相处.
3.5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作为学校应该要建立相关制度,倡导和营造文明、和谐的宿舍氛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团结友爱教育、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为同学们营造舒适、洁静、文明的宿舍环境.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宿舍活动,一方面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同进也能促进学生间的交往和感情的交流.
〔1〕吴连海,钱兰英.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初步编制及心理测量学检验[J].精神医学杂志,2007(01).
〔2〕曹加平.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原因与对策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2).
〔3〕陈喜凤.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2):105-106.
B848
A
1673-260X(2017)07-0128-02
2017-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