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江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提升
杨凤江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步入了海量数据信息来源的时期,这同时也对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图书馆馆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到信息素养的提升:信息资源收集及整合能力素养、特色信息资源建设素养、信息服务创新能力素养.这些方面涉及到了信息素养提升的核心要素,不是一时之功,要经过对馆员进行观念上的更新,可持续地教育培训才能达成.
大数据;图书馆员;信息素养
大数据(Big Date)一词于2011年被首次提出后,目前尚未有确切定义.相关表述有如下几种:“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1],这一表述指出大数据具有数量大的特点,这也是信息社会,信息数据爆炸的另一种表述.“大数据是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对所在世界的不断数据化,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的不断累积便形成了大数据”[2],这一表述指出了大数据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而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对“人们的行为和情绪进行细节化测量”[3],也就是说,通过大数据的这些量化信息可以反推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行为和情绪.可见,大数据并非冷冰冰的数据,而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能够反过来指导人类的生活.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师及学生搜集学术信息的重要来源基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对大数据的特征有准确及时的把握,并有针对性地对图书馆馆员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育.大数据的4V特征日见突显,volume数量巨大,variety种类庞杂,velocity数据处理速度迅捷,veracity数据价值密度低,大数据的数量巨大及种类繁多为人们搜集数据信息时提供了海量选择,这是传统图书馆信息所给予不了的,但大数据特征的双刃剑特征也日益突显,与传统图书馆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准确性及目标纯粹性相比,海量的数据中数据的价值密度低下,重复数据、无用数据的甄别处理又成为了数据处理的一大难题.
可以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为图书馆建设带来了无限生机,又对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应随着大数据的到来而得到相应的培育.在信息素养意识的培育基础上,具体到应用层面,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培育应着重解决以下三个方面:
信息库建设是图书馆信息建设之重,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信息建设,既包含对传统信息的处理,又包含对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处理,因此,进入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培育主要集中在了数据素养的培育上.业界对图书馆馆员数据素养内涵的讨论有若干观点,如信息素养同义说[4]、数据素养内容要素构成说[5]等,这些观点指出的数据素养的核心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应用.其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属于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培育的核心内容.
信息资源收集在大数据时代即对大数据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其实现途径是先甄别后收集.首先要求图书馆馆员在海量数据信息面前,能够甄别出适用于本图书馆数据建设所需的有效信息数据.这就要求馆员有较强的信息意识敏感度.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最大劣势就是价值密度低下,想要在海量芜杂的信息数据面前敏感地甄别出有效信息,需要馆员养成数据意识,清晰地知道何为大数据,从而在生活中工作中随时随地关注大数据信息意识,进而在图书馆的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养成对本专业数据意识的敏感性.其次是信息取向调查,高校图书馆主要为全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因此,在甄别信息资源前应充分考虑师生的实际需求,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来源十分广泛,高校师生的教学与科研对信息来源有严格的要求,强调权威性、可靠性、专业性,这使相关的数据信息采集要慎而又慎,但图书馆馆员并非专才,这就需要在采集信息前有目的地做调查,用图书信息情报知识为其他学科专业信息的采集保驾护航.其次,在对有效数据信息甄别的基础上,图书馆馆员则应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对数据进行整合,目前高校图书馆都有数据平台,各种专业数据库的出现对于馆员整合数据信息来说,既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又是一个学习的模板.例如,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会选择的知网、万方数据库,面对这样的数据库,负责管理数据的馆员本身应学会熟练运用,逐渐形成数据库意识,这样,即使是对传统的资料信息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数据库意识,进而在工作中,随时随地就能完成信息资源的甄别与整合.
虽然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已见成效,各校数字图书馆也有针对性地采购相关数据库,但是特色信息资源建设仍然是各高校数据信息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对于高校教学科研融入地方、为地方服务的宗旨来说尤为重要.特色信息资源除了专业特色外,还包括地方特色信息资源、民族特色信息资源.例如赤峰学院,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想要更好地为地方服务,将产教研与赤峰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很好地结合,就必须建立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信息资源库.
特色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类型信息资源不仅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专业化的需求,还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势互补.在建设特色信息资源的过程中,进行数据管理的图书馆员首先要有地方信息资源及民族信息资源意识,对本地区历史积淀下来的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不可有唯主流意识,即只认可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资源,事实上,地方信息资源对于本地区的信息情报人员来说,更熟知,更容易辨别其价值.具有民族特色的信息资源更应该加以重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当前语言文字在数据处理中的障碍正在逐步打破,将民族特色信息资源数据化,是特色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赤峰学院为例,图书馆在特色信息资源建设中应对赤峰本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加以重视,形成具有赤峰特色的信息资源库,而这需要馆员在大数据环境下,对自己的数据意识、数据处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图书馆信息服务是建立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馆员的信息服务创新的前提.信息服务创新点集中体现为个性化和人性化两点.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信息服务载体变得多样化,由传统的纸质借阅服务到数据服务信息服务的传送方式、服务对象都具有超越时空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素养由传统的简单的纸质文献的一对一传送变成了跨越时空的一对多知识咨询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提升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素养.基于大数据和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的推广,了解读者的的个性化信息咨询已不再是难事,通过对图书馆相关系统数据的分析,对本校师生的借阅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准确地把握读者的借阅习惯、借阅爱好,从而为读者订制个性化信息咨询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首先转变服务观念,从被动咨询服务转为主动咨询服务.未来图书馆基于大数据为数据接收者提供乃至推荐个性化数据包不是愿景,而是可以实际操作的,而这一切需要相关馆员的信息咨询服务素养的提升.
人性化服务一直是图书馆服务追求的目标,人性化服务在物质环境的优化、以读者至上的理念提升上都已倡导多年,“人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也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人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和工作中心,也是衡量图书馆工作成败的价值标准.离开了人,没有了读者,图书馆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7],可以说,以人为本是人性化服务的出发点.大数据时代,数据服务环境下,进一步提升人性化服务,还需要考虑建立良好的数据伦理环境,即对数据两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隐私保护和产权保护,这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服务中的人文情怀.大数据不仅提供多样、快捷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使信息来源在一定程度被公开化,发布数据信息者的知识保护和隐私保护就不得不提上日程.同样,对于数据信息接收者,大数据可以快速地对接收数据的需求做出反应,同时也对接收者本人的信息进行了采集,如何保护接收者的隐私,也是图书馆工作者应该考虑的工作内容.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时代趋势及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馆员应主动融入大数据时代,确立数据意识,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1〕Big data: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competitio nandproductivity[EB/OL].[2013-12-02].http//www.mckinsey.com/Insights/MGI/Research/Technology_and_Innovation/Big_data_The_next_frontier_for_innovation.
〔2〕〔3〕秦小华.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4(22).
〔4〕Hunt K.The challenges of integrating data literacy intothe curriculum in an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J/OL]. [2014-06-24].http://www.iassistdata.org/downloads/iqvol 282_3hunt.pdf.
〔5〕即数据意识、数据获取能力、分析和理解数据能力、运用数据决策的能力、批判和反思.见金兼斌.财经记者与数据素养[J].新闻与写作,2013(10):5-7.
〔6〕王楠.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科技资讯,2014(21).
〔7〕[印度]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G250
A
1673-260X(2017)06-0113-02
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