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雪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翻译学理论阐释
杨 雪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理念,对人类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伴随着时代思潮,生态翻译学于二十一世纪初应时而生。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阐释、分析生态翻译学中类比思维、系统理论、动态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联系,希冀丰富和完善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建构,促进中国翻译界在世界翻译研究中的话语体系建构。
生态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建构;阐释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为生态文明是制约人类文明的重要因素。生态的概念指生态环境并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状态。近年来,生态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生物学分支学科。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个人都是与自然相通的,以有限的方式与无限的存在相通。”[1]自然界有着各种生存法则和规律,人类应该尊重、顺应并借鉴这些法则和规律。随着人类对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现代生态理论延伸到了人类活动研究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翻译活动也受到了生态规律的启发和影响。
伴随着时代思潮,生态翻译理论兴起于二十一世纪初,融生态学和翻译学二者为一体,是将翻译生态系统隐喻类比自然生态系统,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翻译活动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极大丰富了翻译理论和实践。将生态学的理论运用于翻译过程,本质上就是考察翻译文本的整体性,组成部分间的协调运作。生态翻译学以生态学的视角审视翻译,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翻译可以称作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亦可以说是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基础上产生的,生态翻译也不例外。生态翻译的出现,与时代、社会、学术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类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过渡。从1972年联合国发布《人类环境宣言》,到1987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委员会《人类共同的未来》的颁布,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越来越引起全人类共同关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趋紧形势,也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先后出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全球视域下的生态思潮都为生态翻译理论的创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现代思想和哲学思潮转型对翻译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哲学思想领域开始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的转变。1995年,美国生态哲学家戴维·格里芬提出“生态存在”这一重要理念,宣布生态存在论正式问世。当代哲学完成了由传统的认识论过渡到唯物存在论、由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的定位和转向。这种哲学转向,启发翻译研究借助生态视角考察翻译活动。由此,生态翻译理论应运而生。生态翻译属于跨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与社会发展和学术进步的方向是相一致的;同时,也是从新的视角对当代翻译理论的拓展,反映了译学理论由单一学科视野转向跨学科整合的发展趋势。
“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等生态理念已成为全球性的审美趋势。人们开始崇尚生态食品、生态家居、生态旅游等。在这样的趋势下,生态学性质的学科如雨后春笋一般,例如生态政治学、生态批评学、生态社会经济学、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还有一些与翻译研究关系密切的语言学学科,例如语言习得生态学、语言演变生态学、语言与生态研究、生态词汇学等,都在生态学思潮下产生和发展。
二十一世纪初,胡庚申先生首次提出“生态翻译学”的概念[2]。这一理论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翻译适应选择论又是以达尔文生物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基本原理和指导思想。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对译文产生过程的解释是,第一阶段,适应——译者适应生态翻译环境或者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第二阶段,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就是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选择[3]。翻译即“适应——选择”的过程。但是,“适应/选择”学说是西方的理念,而生态翻译学理论却是由国内学者首先提出。而且,生态学属于自然科学,翻译学属于人文科学。我国学者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门新兴的翻译学理论,对“生态翻译”综合性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如何跨越这两者之间的障碍,使其圆融为一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将这一理论学说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将其发扬光大,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彰显其学术性。胡先生长期致力于生态翻译理论的建构,先后探讨生态翻译的理论基础、核心范畴、“译者中心”的合理性,力求冲破传统翻译学的藩篱,增强翻译理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建构更广阔的翻译生态系统,在国际翻译领域凸显中国话语权。
生态翻译理论立足于系统论和动态视角,是当前翻译理论的前沿热点。胡庚申先生强调:“关联序链”是认知路径,“类似同构”是生态特征,“适应/选择”是理论体系以及“论学一体”是同源贯通,构成了生态翻译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前提和条件。这种系统论和动态视角、生态翻译中的类比思维、动态视角、系统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学者倡导建构生态翻译理论,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是生态翻译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基础。
翻译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信息选择、适应和移植。我们古人早已倡导以“以人为本”“天人之合”“道法自然”为特点的生态理念。“生态翻译基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类比同构,是从生态视角出发的研究范式。中国古代哲学蕴含丰富的推类思维。”[4]早期汉字也是根据“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基本原则,采用类比的方式构造汉字,产生了大量的象形字、会意字等。《墨子·经下》:“推类之难,说在之大小。”《周易·系辞下》说:“夫《易》彰往而察来,显微而阐幽……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也就是说,《易》有彰明往事、预见未来的作用,主要因为它可以用细小的具体的事物类比说明重大的普遍的道理[5]。另外,张晓光先生也从“观物取象、以象尽意”“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取象比类”[6]等方面,进一步丰富了类比思想,总结了类比推论的方法和目的。
生态翻译过程中强调自然、平衡、尚中,力求保持信息对等和动态平衡,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一脉相承。《周易·系辞上》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世界是永恒变化的动态系统。太极指混沌未分、天地未开的状态。混沌变化而渐分两仪,即为阴阳,表示天地。两仪交感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变化而出万事万物。“八卦从“震”开始,到 “艮”结束;然后再回到“震”,周而复始,循环运动。六爻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初爻表示事物的开始,上爻为事物的终止。爻卦无穷的变易形成了六十四卦的循环。”[7]战国时荀况提出“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8],认为“天”是日月、列星、阴阳、四时、风雨等自然现象相互调和、互相协作的动态生成系统。《吕氏春秋》也提出:“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圆道也”[9],揭示了一个事物从萌芽、发展到成熟、消亡的历程。
古人还提出达到动态平衡的方法,秉持“中和”之道,达成事物内部的相对均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贯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庸》记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0]只有保持“致中和”才能达到整个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孔子告诉舜“允执其中”(《尧曰》),强调不偏不倚、中和之道;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尽心》),说明“主体中心”;韩非子强调:“事异则备变”“世异则事异”(《五蠹》),倡导适应环境、顺势而动;刘禹锡提出“天人交相胜”(《天论·上》);戴震指出“人也者,天地至盛之征也”(《原善·中》);王阳明认为“天地万物而为一体”(《大学问》),严复直言“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原强》),均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由此可见,从秉持“中和”到强调“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智慧,已经成为孕育和形成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主要源泉,更是生态翻译学长久发展的理论坚石。翻译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是不同国家、不同人群、不同语言间传递交换的过程。这一过程立足于文化比较,借助于类比思维,最终实现不同语码的交换和情感表达。构建生态翻译学,如若仅是将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运用到其中,那还远远不够,它还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土壤,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精华和丰富养料。
除此之外,基于翻译过程中存在信息丢失、错位、失衡等现象,应当树立动态平衡的生态学视野。正如米歇尔·克罗尼恩强调翻译的生态性,呼吁译者在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寻求一个健康平衡的交互点。罗森纳·沃伦也指出,翻译“是一种认知和生存模式。当把文学作品从一种语言移植到另一种语言,就像把植物或动物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它们必须像个人或民族的适应和成长那样,只有适应新环境而有所改变才能生存下来。”[11]生态翻译理论强调,应根据文化系统,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进行考察,加强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翻译水平和能力,使翻译准确、生动,以体现和谐的生态环境。正如《晏子春秋》所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可见,构建一个适合译本存活的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伴随着时代思潮,生态翻译理论应时而生。它将中国古典智慧和全球化生态思潮融合在一起。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翻译理论,自诞生之日起,生态翻译学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阐释力,近年来发展迅猛并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理论创新,它的理论建构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生态翻译学中的关联类比,还是翻译生态和谐,都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它们的理论起源。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对生态翻译学进行阐释、分析,不仅能够丰富和完善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建构,也能促进中国翻译界在世界翻译研究中的话语体系建构。
[1]钱津.生存的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06.
[2]哈格斯.生态翻译学R&D报告:十年研究 十大进展[J].上海翻译,2011,(4).
[3]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4).
[4]周山.易经与中国的类比逻辑[J].逻辑研究,1994,(6).
[5]王树森.周易与中华文化[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
[6]张晓光.《周易》中的类比推论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2003,(5).
[7]许外芳.略论《易经》的类比思维及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07,(5).
[8]荀况.荀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267.
[9]吕不韦.吕氏春秋[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2.
[10]曾参,子思.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86.
[11]WARREN R.The art of translation:voices from the field[C].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9:6.
THE INTERPRET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YANG Xue
(Chaohu College, Chaohu Anhui 238000)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cept of human development,which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human activities.In this context,ecological translation rose in the 21st century.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Ecology and Translation.It make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alyzes and interprets various phenomena in translation activities,which enrich th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The analogy thinking,system theory and the dynamic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translation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translation.
eco-translat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terpretation
H059
A
1672-2868(2017)05-0104-04
2017-08-18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16A0634)
杨雪(1982-),女,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责任编辑:陈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