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民族认同的表达路径
——以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为例

2017-03-29 08:33杨云燕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拉祜族南美仪式

杨云燕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云南 临沧 677099)

拉祜族民族认同的表达路径
——以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为例

杨云燕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云南 临沧 677099)

民族特点和民族意识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临沧市南美拉祜族民族认同的表达路径为切入点,从原生性表达、仪式性表达和利益性表达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对临沧南美拉祜族民族认同表达路径的分析,展现了其民族认同的变迁,即由自发性的感性习惯发展为一种有策略性的理性选择,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在民族认同基础上有效地构建国家认同。

拉祜族;民族认同;表达路径

民族认同是指各民族的成员对自身所属民族的一种归属意识,不仅体现为各民族的成员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可,还体现为各民族的成员对自身民族文化、民族特征的维护。[1]民族认同借助语言、宗教、地域、习俗等文化特征和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来源和生长背景等历史记忆等要素表现出来。[2]南美拉祜族乡是临翔区唯一一个以拉祜族命名的民族乡,2015年年末有人口4671人,其中拉祜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72%。受交通、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南美拉祜族在日常生活、仪式习俗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文章以临沧市南美拉祜族民族认同的表达路径为切入点,从原生性表达、仪式性表达和利益性表达进行阐述和分析,借此有助于今后探讨在民族认同基础上国家认同的构建。

一、民族认同的原生性表达

原生性是当代人对现存原生文化现象本质特征的表述,是指族群内部最初创造的文化经过了漫长历史演进仍然能够保持其本质特征和基本状态。[3]南美拉祜族的原生性文化就是一个特指的历史和文化存续体,一个特殊的地方知识和民间智慧,一个特定族群的认知和认同依据,一个特别的文化表述类型和范式,一个特色的艺术系统和技术魅力。[4]毫无疑问,南美拉祜族的原生性文化是拉祜族原创的保留原生形貌的本真文化。南美拉祜族的原生性文化包括:民族语言、服饰、建筑、饮食、丧葬等诸多方面。

(一)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与民族认同是相互影响的,民族语言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民族认同在民族语言方面的表现体现为对本民族语言深厚的感情和忠诚。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南美拉祜族的拉祜语属于拉祜纳方言。拉祜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均是拉祜语,只有与外族交流时采用地方汉语方言。南美拉祜族(多依林村少数人除外)均能熟练使用拉祜语,部分中青年人还会跟着传承人合唱拉祜族古歌。拉祜语在南美拉祜族乡的语言活力仍十分强劲,受汉语及国家通用语的影响很小。拉祜族仍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别他族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民族身份

拉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与彝族、纳西族等民族同源于古代氐、羌族系,由青藏高原不断南迁而形成的民族。拉祜族自称拉祜或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普、戈搓、科搓等。他称有锅锉、果葱、苦聪、古宗、小古宗、黄古宗、小黄古宗、倮黑、大倮黑、小黄倮黑、缅、目舍、卡归、阿当归等。内部主要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支系。清朝时的史籍记载中,拉祜族被称为“倮黑”。在临沧的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常称南美的拉祜族为“南美老黑”,逐渐南美拉祜族也会主动介绍自己是“南美老黑”。此外,历史上,拉祜族在长期迁徙过程中有保留原迁徙地名的习惯,如南美拉祜族迁往外地会自称“拉祜南美”,这在国内的澜沧县、泰国等地区均有拉祜南美得到印证。南美拉祜族独特的他呼和自称均构建起民族身份的自觉认同。

(三)民族服饰

南美拉祜族传统男性服装(拉祜语aqporhawqqhat)以黑色为主,上衣为对襟或半斜对襟无领长袖且长及腰部,上衣以布条结扣,下着宽腰大摆裆长裤,裤管略短,形同蜂筒,又叫“蜂筒裤”,还有腰带和帽子。女性服饰(拉祜语aqporhawqqhat)为有领右开襟长袍,下摆开衩至腰部,形同芭蕉叶,长袍长及脚面,衣领至手臂处缝3条色布,前后襟边缘用7条色布拼一圈,直至腰际,色布条上再缀上若干排银泡,衣服的下摆边沿缝上几条色布或绣上花边。女裤为宽裤脚短裤,裤长以露出膝盖为宜,裤脚边缝上数道彩色布条。膝盖下至脚踝部分是布护腿(拉祜语为kheu todxad),用青蓝色布作衬布,缝成圆筒状,一般上端开衩并翻下来,翻出的部分会缝上色布条装饰,布护腿的下端缝制方法与袖口相似,都是用色布横向缝制,有的还会绣上花纹。妇女包头(拉祜语为udniq)以青蓝色或黑色布作衬布,将彩色毛线从包头顶部开始编织并镶上整齐的银泡,彩色毛线在包头末端自然垂下作线穗,长约一丈多。缠包头时将包头在额头处绕一个高耸的三角形后散披在后背即可。妇女喜带银饰,如大耳环、大手镯、项圈、银坠子等,银饰都以粗大为珍品。拉祜族男女老少,人人都喜背上拉祜族挎包(拉祜族语为miqchaw)。拉祜族挎包以长方形青蓝色麻布为衬布,上面横向缀上彩色布条并镶上小银泡或绣上图案,挎包绳宽约10厘米,用青蓝色缝成或用色线织成,带绳两端留10多厘米长的彩色线穗。另外,拉祜族服饰上最不可或缺的图案就是犬牙和姐妹花。这体现了拉祜族对狗的民族特有情结和母系社会的历史影响。

南美中老年女性随时随地都穿民族服装,即使来到临沧市城区也不例外。南美拉祜族的服饰特别是女性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生动载体,它不仅是各民族外在的显著标志及其生活习俗、审美观的体现,更是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轨迹的记录,体现了拉祜族的农耕文化、迁徙文化、原始宗教文化等文化内涵。因为,南美拉祜族的女性服饰与其他地区的拉祜族服饰均不同,加之使用的常态化,早已成为南美拉祜族民族认同的标志性表达。

(四)其他方面

南美拉祜族崇尚火葬,除多依林村受其他民族的影响有极少数土葬外,其他拉祜族均传承火葬习俗,火葬场有明确的分配且各类人的火葬有明确的要求,所有人都要严格遵守。南美拉祜族火葬后不收骨灰也不垒坟,在死者去世的一轮时间(12天)以内必须找到一只白肚皮老鼠,传说只有白肚皮老鼠才能知道与祖先团聚的路,死者只有在其引领下才能与祖先团聚。尽管火葬不是拉祜族的专利,国内其他民族也有火葬的习俗,但在临沧地区,像南美拉祜族这样一直遵循火葬习俗的民族还是没有的。因此,在本地,火葬也成为南美拉祜族的一个认同因素。

在传统饮食方面,南美拉祜族的特色食品就是苦荞粑粑,不用油,直接在石板上煎制。还有鲜嫩可口的“洗澡肉”,直接将切块的猪肉放入山泉水中炖熟,蘸着蘸水吃,保留肉质的鲜味,有点类似彝族的坨坨肉,但比坨坨肉块小得多。

南美拉祜族的传统民居为干栏式掌木楼,有专门的老鼠梁,房顶用茅草或栅片。南美拉祜族没有重男轻女思想,通婚范围小且结婚不添置家具,仍盛行从妻居的传统。

综上所述,南美拉祜族原生性文化的日常表达,折射出拉祜族人的社会心理和情感认知,自觉彰显着拉祜族族群的文化认同,这种民族认同是南美拉祜族成员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的、无法选择的身份认同。

二、民族认同的仪式性表达

特纳认为:“仪式是所规定的服务于各种场合的规范行为是对神秘或非体验物或魔力的信仰,将仪式看作是恢复社会平衡和稳定的政治手段”[5](P306)。作为一种表征或符号的仪式,其具有极强的外在表现能力,能使文化的内涵得以生动地表现在一种独特的外现形式中。[6]仪式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促进民族凝聚力与集体意识的形成。南美拉祜族民族认同的仪式性表达主要表现在祭祀仪式中。

(一)年节仪式中的认同表达

拉祜族的年节(扩塔节)分大年和小年。大年又叫女人节,小年又叫男人节。传说古时候,到了过年时,男人在外打猎仍未归来。男人带着猎物回来时,年已经过完了。为了慰劳满载而归的男人,村寨又重新过了一次年,叫“过小年”。同时女人过大年也是拉祜族母系大家庭社会的遗留习俗。

大年从正月初一到初四共四天,新年的准备却在上年腊月二十四日便开始了。除夕之夜,人人洗澡,舂糯米粑粑,唱年歌。糯米粑粑一般要做一大一小,代表太阳和月亮,祭献厄莎神。初一凌晨,头遍鸡叫,各家各户便背着葫芦和竹筒奔向山泉抢新水,据说谁家先抢到新水,谁家的谷子先熟。初一晚上村寨人聚集在一起,围着放有谷种的篾桌携手成圈跳起芦笙舞,唱起祝福歌,舞蹈结束后各家抓上一把谷种带回家拌在自家谷种中,以保佑来年谷物丰收。大年初五,全村男子聚合在一起,把树干劈开一面,画上飞禽走兽,每人在三四十米外向木片打上一枪,或射上一箭,以预测狩猎的收获。拉祜族素称“猎虎民族”,初六这天,男人便出外打猎。年节仪式中的祈求谷物丰收和预测狩猎成果的仪式均是拉祜族农耕和游猎民族的历史再现,表达出强烈的民族认同。

拉祜族通宵达旦跳舞的习俗源于一段传说。拉祜族在与外族战争时,为了争取撤退的时间,拉祜族头人说需要夜晚先点兵。于是,头人命人在夜幕时分就燃起熊熊篝火,让拉祜族青年来回穿梭,人影不断晃动,外族以为拉祜族士兵众多,就不敢轻易进攻。于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得以早早撤退,到天明时,拉祜族人已全部撤走。因此,拉祜族携手围圈打歌的习俗得以流传。打歌体现了拉祜族的团结、智慧和力量。

(二)搭桥节仪式中的认同表达

搭桥节是南美拉祜族乡拉祜族的特有节日,搭桥节通过祭祀,将地里快成熟的谷物的魂叫回家来,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收回的粮食耐吃。搭桥节仪式中,“插竹竿、堆沙、滴水”组合成对原始农业劳作的简单模拟,表达对丰收的期盼。农业祭祀仪式既是自然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虚幻反映所形成的万物有灵观念的表现,同时又是人们借以充分表达祈求和祝愿的美好情感的一种独特方式。搭桥节祭祀仪式后,参与搭桥的人都会被拴上魂线,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健康的向往。搭桥节后,每家都会下河摸鱼、捡回小石头放在牲畜棚里,祈求六畜兴旺。搭桥节这天,每户人家都要采一把朱栗花带回家,预示来年粮食像朱栗花一样多,而且朱栗花只开花不结果,蜜蜂不去采,预示来年庄稼没有病虫害。南美拉祜族祈求丰收的仪式搭桥节是在南美特殊的地域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文化表达,已经升华为拉祜族的精神文化活动。搭桥节仪式中每一项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都与现实经历中的某种经验性事物相联系,这为研究南美拉祜族民族认同文化提供了一个的窗口。

(三)祭竜仪式中的认同表达

与其他地区拉祜族的祭竜祭神树不同,南美拉祜族祭竜祭献的是芭蕉树,竜林为芭蕉林。据南美一带拉祜族的古根传唱,拉祜族先民在牡缅密缅(临沧坝子)时期,与外族发生战争,战败后逃跑时经过一片芭蕉林,拉祜族砍掉芭蕉开路,等外族追来时,发现芭蕉心已长出一尺高了,他们误以为拉祜族已逃至很远,就放弃了追赶,拉祜族得以幸存下来。从此,拉祜族为了感谢芭蕉的救命之恩,将芭蕉视为神树,祭竜就祭献芭蕉。因此,南美拉祜族的祭竜仪式是对拉祜族历史情节的再现,表达了对这一历史文化事件的民族认同和传承。

另外,南美拉祜族在各种祭祀仪式中都要燃挂蜂蜡用香甜的蜂蜜招待尊贵的客人,再将蜂巢熬制成祭祀用的挂蜂蜡。拉祜族喜欢将整个完好的蜂巢挂在门口有趋吉辟邪之意。拉祜族创始史诗《牡帕密帕》记述了娜迪丢失的婴儿是被酸岩蜂找到。另外,拉祜族的祖先有追寻野蜂,获取蜂巢,找得蜂蜡的故事《追蜂子》。拉祜族祖先长期过着采集、狩猎生活,岩蜜蜂是他们食物的来源之一,蜂蜡又作照明之用。蜂蜡灯无灰,拉祜族认为这是天神厄莎赐给的神物,把蜂蜡灯称作“神灯”。拉祜族信仰万物有灵,各种原始宗教祭祀仪式中必须使用挂蜂蜡的习俗也是拉祜族民族心理认同的外在表现。

南美拉祜族搭桥节及祭竜仪式中都有堆沙做沙塔的环节。历史上南美拉祜族地区曾受傣族土司的统辖,进而受傣族等其他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民族以沙塔来赕佛的影响,祭祀仪式中也开始强调堆沙。佛教徒认为“沙”是纯洁的圣物,沙塔是圣灵之物,以沙塔来赕佛的习俗源于一个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一个夜晚来人间巡游传道,被一位在沙滩散步的傣族富人遇上,这位富人慌忙回家寻找赕佛之物。仁慈的佛祖告诉这位信徒说:“不用去找了!只要你有一颗虔诚的心就足够了,你为何不用脚下这些圣洁的沙子做成沙塔来赕呢?”于是,沙塔赕佛的方式就延续下来了。搭桥节及祭竜过程中都有竹筒上挂白纸经幡的仪式,这也是受佛教的影响。从这可以看出,临沧各民族在相互交流和接触过程中,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和借鉴。同时,不难看出,拉祜族祭祀仪式中的民族认同表达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由上可见,仪式具有一种无意识地对人进行塑造的力量。任何仪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拉祜族的各种仪式也受到生产、生活习惯和具体的时间空间关系的影响。

三、拉祜族民族认同的利益性表达

“文化是族群认同的基础和天然边界;历史记忆为其提供合法性,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成为认同本身的组成部分;上述两者必须接受社会国家的改造。”[7]因此,当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发生变迁时,民族的集体或个人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对其做出理性的回应,这时,民族认同就成为维护民族利益的工具,即如工具论者认为“族籍不过是人们为追逐集体利益而操弄的一种工具,只要能够增进利益,族群纽带会有巨大的感召力。”[8](P349)尽管拉祜族的民族认同以文化为纽带,但在社会变迁中无一例外地糅合了工具性的因素,不断体现出一定的功利性。

(一)为了取得民族区域自治权力而强调其民族认同

1984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拥有多项自治权,如立法权、使用民族语言文字权、人事管理权、经济管理权、财政管理权、教育管理权、文化管理权等。”为了彻底改善南美拉祜族地区的经济发展,1987年12月25日,中共临沧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央、省委的指示,从博尚镇和章驮乡分别划出一部分成立一个民族乡,名为南美拉祜族乡,这是临沧县(现临沧市临翔区)唯一的拉祜族民族乡。通过建立拉祜族民族乡,以便为取得相应的国家少数民族乡的特殊权利而强化了民族认同。被列入云南省文物保护建设项目、全国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名录的南美乡南楞田古村落、展示拉祜族文化的拉祜族民族风情园以及南美拉祜族特色旅游小镇等建设项目均体现了南美拉祜族乡主动强调民族认同,争取更多机会和资金建设发展民族经济,推动地方发展的行为。

(二)为了获得招生制度优惠条件而强调民族认同

国家考虑到各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水平、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现实差异,对于民族地区的招考工作给予政策支持:一方面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中享有加分的权利;另一方面部分高校降低分数段招收少数民族考生,民族院校还专门设置预科班招收少数民族考生。这些优惠照顾政策培养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人才,为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这些优惠条件在现实社会中客观上有利于促进对本民族身份的刻意强调,体现出明显的功利性。近年来,民族地区很多家庭若父母一方为少数民族,孩子基本都是选择少数民族身份;父母均为少数民族的,会趋向选择特困民族、人口较少民族等优惠政策更多的民族身份。甚至为了得到更多的考试优惠,一些不是拉祜族身份的考生也会想尽办法取得拉祜族民族身份。

(三)为了获得入职提干的条件而强调民族认同

2006年,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十一五”期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并制定《云南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特殊政策措施》,明确了云南省“十一五”期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在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方面有一些特殊政策:如民族自治地方录用、聘用国家工作人员时,对少数民族人员要采取适当放宽报考和录用条件的办法,划出相应的名额定向招收。非民族自治地方也应采取划出一定的名额和岗位、放宽报考和录用条件的办法,适当招收少数民族干部。法院、检察院招录工作人员时,对符合报考条件且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的少数民族报考人员,可以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提供多种锻炼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在选拔任用方面对少数民族干部做到“优先提拔使用、优先放到正职岗位、优先配备、优先选配、优先安排”等6个优先。南美拉祜族乡作为临翔区唯一一个拉祜族民族乡,历任乡长都是拉祜族。一些家长为了子女今后能获得更多的入职或选拔的条件和机会,在入户口时会主动选择少数民族身份。如在少数民族政法干部民族语言口语考试的现场,很多学生会不约而同地选择穿上民族的节日盛装,来凸显自己的民族身份。

这种民族身份认同的利益性表达,体现了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成员“在维护既得利益同时面对未来更大范围内的利益争夺时,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民族身份这一有效的工具,民族认同在这里就成为一种据现实情境而有策略性的一种理性选择”[9]。

总之,南美拉祜族民族认同的表达方式的变迁与社会历史发展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表达民族认同越来越理性,也更有利于该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地区繁荣稳定。

[1]郑晓云.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6.

[2]谭庆莉,谷禾.少数民族认同问题的理论探析[J].民族论坛,2012,(4):42―46.

[3]傅安辉.论族群的原生性文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18.

[4]罗春寒.原生态文化研究新的里程碑——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会议综述[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3):120―123.

[5]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李育红,杨永燕.文化独特的外观形式——仪式[J].广西社会科学,2008,(5):202―205.

[7]田敏.论族群不能取代民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25―29.

[8]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9]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1):50―53.

(责任编辑 刘祖鑫)

Means of Expression of the Ethnic Identity of the Lahu- A Case Study of Nanmei Lahu Nationality Township, Linxiang District, Lincang Prefecture

YANG Yunyan

(ResearchCenterofNationalCulture,DianxiScienceand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Lincang, 677099,YunnanProvinc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r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national identity. This paper took the means of expression of the ethnic identity of Lahu in Nanmei township as the breakthrough to analyze the original expression, ritual expression and interest expres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eans of expression of Lahu of Nanmei in Lincang city, it showed the change of national identity Lahu from the spontaneous development of perceptual habits to a rational choice of strategy. It will help to further explore how to constitute effectively national identity based on ethnic identity.

Lahu people; national identity; means of expression

2016 - 01 - 09

杨云燕(1976―),女,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

D633.358

A

1671 - 7406(2017)02 - 0136 - 05

猜你喜欢
拉祜族南美仪式
从“嘎么阔”到“歌”——拉祜族音乐概念系统的变迁
十岁成长仪式
太平军余部参战在南美
仪式感重要吗?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56 个民族56 枝花拉祜族
边疆行( 之三):拉祜族原生乡村音乐的新生
边疆行(之二):拉祜族葫芦笙舞
Talking strategies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