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潜江市周矶办事处逸夫小学 陈新年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湖北省潜江市周矶办事处逸夫小学 陈新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奠定良好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紧跟新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儿童文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对于充分发挥语文育人功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分别从儿童文学的具体概念以及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儿童文学的原则两个方面入手,谈一谈笔者的教学体会。
儿童文学指的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常见形式有童话、寓言、神话、歌谣等。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特指适合8—13岁少年儿童阅读与学习的文学作品,多以寓言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儿童诗歌为主。这类作品经常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揭示了某一自然规律或是某一深刻哲理,由于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它们深受少年儿童的欢迎,是小学语文教育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有效引入儿童文学,首先帮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奥妙,感受探索知识的乐趣;其次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起到净化心灵、启迪人格的关键作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应当巧妙利用儿童文学作品,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教育的育人任务。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从学科属性角度而言,语文教学本应当充满欢乐、充满趣味。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教师较多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极大阻碍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产生,让学生深感乏味。诚如卢梭所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激发他爱好学问的兴趣,并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之际,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激发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在深入探究的课题,儿童文学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很好地起到了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的效果。组织小学语文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当尝试从儿童文学角度切入,努力激发学生文学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
教学《皇帝的新衣》之前,笔者提前布置了回家观看少儿频道“安徒生说故事”动画节目的任务,请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了解这个童话故事的大致内容。听到这节课的作业居然是看动画片,学生都显得兴奋极了,全然不像以前那样听到作业就愁眉苦脸。正式上课之前,我请学生谈一谈自己观看动画片的感受,并尝试复述动画片内容。学生踊跃举手发言,不少人表示:“安徒生说故事”这部动画片真是太好看了,除了《皇帝的新衣》之外,我还一口气看了《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这几个故事,就是动画片时长有限,才看一会儿就没有了。看到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我趁热打铁:《安徒生童话》可不仅仅只有这几个故事,要是看原书那才精彩呢!一听这话,学生马上来了兴致,询问学校图书馆还没有这本书?什么地方可以买到这本书呢?通过这样的课上导入,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即将学习课文的认识,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2016年,新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当不少于400万字,低年级段学生主要以阅读童话、寓言以及故事为主。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相关要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童话、寓言以及故事等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的地位越发重要。教师应当根据儿童文学不同表现形式,分门别类进行教学,有效实现儿童文学对小学生的人文关怀。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童话、寓言、神话、诗歌,其中以童话和寓言故事居多。童话作品例如《小蝌蚪找妈妈》《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等;寓言例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神话例如《盘古开天地》《神笔马良》《猴王出世》等;诗歌例如《一去二三里》《雪地里的小画家》等。针对这些表现形式各异、主题不尽相同的儿童文学作品展开教学时,教师应当有的放矢进行教学设计,在完成每一篇目教学内容的前提之下,实现这些作品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为例,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促使学生在充满代入感的表演中体会人物悲惨命运,让学生学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再以《揠苗助长》教学为例,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师应当提示学生结合生活现象,谈一谈对农人揠苗助长行为的认识,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寓言故事蕴涵的哲理内涵,
儿童文学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引导小学生养成阅读儿童文学的良好习惯,不仅有助于增强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学生文化视野,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 郑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