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倩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滁州 233000)
试论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刘 倩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滁州 233000)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对民俗学的保护有许多交叉的部分,二者在社会的被认可程度相近,而且具有相近的保护形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可以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之中。站在民俗学视角来看,对民俗学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叠的部分进行研究与讨论,可以使本土文化中的优秀作品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同时有利于向更多人开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本文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俗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民俗学间的联系,进而对几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途径进行探究。
文化遗产;民俗学;遗产保护
步入21世纪之后,国内的文化领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到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紧急的工作当中,希望抢救遭到破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学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二者的协同研究不仅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加科学和规范的保护,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为二者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作用。因此,对民俗学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寻找出对二者进行共同保护的新出路。
我国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展开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且许多都是由政府组织进行的。唐代天宝七年,朝廷将武夷山封为名山大川,并对其进行保护。到了南唐时代,朝廷又明文规定禁止在武夷山进行砍柴与捕猎,以此来对山上的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到了宋代宣和三年,朝廷在武夷山开设了主管以及提举等职位,通过政府力量来对武夷山进行保护。在对武夷山长达1200多年的保护期间,由民俗保护营造的文化空间起到了关键作用。与政府保护相比,民俗保护显然是人民自发形成的。如今许多被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地点同时受到民俗保护,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保护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民俗学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通过研究民族“根源”,从而对民族精神进行深度挖掘。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机结合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民俗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较为深厚的理论支撑。另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民俗学的一项任务。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民俗学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因此,民俗学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过之中也是二者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渗透
自20世纪开始,国内民俗界开展了许多调查,形成了大量的关于民俗学方面的资料。这些研究成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民俗学都是建立在具有和谐性质的环境文化之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在对文化体系进行评价、对生态标准进行评价以及对遗产主体进行评价标准构建期间,有许多地方都与民俗学有重叠之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相关实践机制受政府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保护资金、法律以及教育政策等。而民俗学则是由民众自发对文化进行保护的行为,其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一定的指导。民俗学的相关理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多的理论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也为民俗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践实例。民俗学理论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较大的推动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才逐渐被人们所认知。
2.2 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意义
民俗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已经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这些内容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支持,对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来看,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保护,这两项工作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质,因此,需要强大的理论背景作为支撑,民俗学的相关理论正好能为该项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第一,通过对民俗学的研究,相关学者能利用这些理论的内容与方法了解传统民间工作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和理论进行具体分析。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是记录,民俗学中包括很多相关学术资料,民俗学中的学术资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记录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启示保护工作者能更加完整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第三,民俗学中的表演理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启示,比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存在与特定的环境之中,一旦改变其生存的环境就会受到破坏,甚至无法实现保护的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将周围的环境因素考虑进去,按照民俗学的多个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开分析和研究。
3.1 濒危保护
当前世界上有许多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中多数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许多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都是从抢救濒临灭绝的物种以及文化开始的。民俗文化一旦消失,就再也不可能出现,并且是其他东西无法代替的。濒危保护的目的是让政府以及人们对濒危遗产进行集中保护,进而使其可以继续存在于世上,确保文化具有多样性。要想提升全人类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必须让人们明白友爱以及尊重远比享受更有意义。人们应该是在环境改变之下,将其调整到适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的保护以及发展的羽翼之下,促进当地居民自发地对其进行整体保护。
3.2 传承保护
民俗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中重要的一项,二者在保护观念上具有共同点,许多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应该进行制定遗产传承的相关政策,以此来保证遗产承载历史文化的特征。现阶段,世界具有的民俗文化在进行交流时带有明显的国家界线,这种市场高额的回报使得遗产在进行自身传承期间的能力变得十分脆弱。这种市场缺失只能通过政府政策对市场秩序进行维护才可以得以缓解。即便是这样,传承保护还是面临许多困难。例如,怎样才可以避免遗产具有的实质被随意的改动?怎样才可以缓解民俗文化的自我减退?怎样才可以对民俗文化进行原味的保护,又可以符合现代人的欣赏理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继承,而应该是面向现实、面向未来而进行建设的项目。值得注意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以交易作为传承保护的方式,而是应该从思想意识以及行动上进行保护,政府作为保护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通过政策、宣传等方式提高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而更好地将传承保护的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3.3 约束保护
约束保护就是一种向国家相关部门申报而进行的保护形式,以此来对政府保护以及民间自发的保护进行规范以及监督。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提升上来,才能提升全体人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民俗保护的相关意识。对民俗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申报,不仅可以推动遗产保护整体理论的构建及完善,确保遗产相关的主体保护具有完整性这一特征,同时,遗产所在地的人民在进行相关保护的实践之中,可以相互制约,方便进行全方面的整合工作[1-3]。另外,约束保护能使政府与当地人民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状态,政府能负责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方向,而人民群众能对保护工作的内容、进度以及其中一些有失合理的部分提出自己的建议,二者之间形成合力,从而使保护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这样的模式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全面。
3.4 教育保护
一般来说,民俗文化普遍具有大众教育的潜在功能,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就是要将民俗文化具有的这种潜在功能挖掘出来,帮助国人树立起对自然、知识、历史以及优秀文化尊重的意识,激励人们积极参与到人文思考以及保护的队伍中来。对民俗遗产进行保护是以教育作为前提展开的,同时民俗遗产保护要想取得巨大成效以及得到长久持续发展都需要教育。假如对民俗遗产产生威胁以及进行恶意破坏都是由于人们的无知造成的,那么其中将对民俗遗产的相关保护、主体以及共享人员分割开来才是最无知的行为。如果遗产失去了人这一灵魂,成为了一个仅供人们观赏的空壳,那么也无所谓对其进行传承,这种空壳不具有人文价值[4-6]。因此,只有加强对于遗产方面的教育,才可以提高政府以及人们对于遗产进行保护的相关意识。近年来,我国有许多地区多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视为一种爱国主义相关教育的项目,这是一种对民族精神进行弘扬、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以及对下一代人进行教育的重要举措。
3.5 伦理保护
伦理保护是对遗产所在地进行文化传统、民俗权力以及社会空间方面的保护。民俗遗产所在地的人们是该区域社会知识的拥有者,这些知识可以保证当地人民成为最好的文化向导[7-9]。这些人可以帮助前来了解民俗文化的外来人进行相关介绍,促进内部文化同外部文化的交流,同时促进人们对民俗遗产进行更好的保护。伦理保护是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的最佳方法,如果在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期间,忽略了民俗遗产所在地居民的意愿以及民俗利益,必然会对民俗文化资源造成一定破坏,保护所起到的作用也会相应下降。相关部门应该充分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有效的工具来开展保护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伦理保护的实施应该以尊重当地人民的意愿作为前提,这样才能获得更加真实有效的文化资料,从而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3.6 评估保护
评估保护是对近些年来不断遭受威胁以及破坏的民俗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评估,进而为其采取相关保护措施的一种保护形式。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效评估,将其及时归入到非遗的行列之中,能够让民俗文化得到更多的保护,让其得以流传下来。实际上,评估保护就是使用现实标准来对保护工作进行相关检验,同时其可以对民俗遗产传承创建的格局进行预测。一般来说,评估保护包含两个要点,一是对文化价值以及遗产概念间具有的联系进行评估,以此来提升政府以及人们对于遗产的关注水平。现今,许多少数民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被关注度还不够,政府以及人们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关注,避免具有地方性及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埋没。二是对人文理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主体间的依存关系进行评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实是对人类具有的精神方面财富进行保护。人文理念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主体由于受到众多因素影响,产生了许多负面的消极因素。建立适当的评估保护体系可以帮助政府以及人们克服不良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学具有极为相似的社会认同以及保护形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民俗学的重叠部分进行研究并不是单纯的进行学术上的研究,而是为了对二者更好地进行保护的新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学多建立的共同目标之中包含理论问题以及实践问题两个部分。二者都是为了将本国具有的优秀文化打造成为全世界范围之内的共享文化,对更多的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提升对本国拥有的社会历史以及自然环境之中含有的文化认识以及保护意识,促进全球文化更好发展。
[1]洪映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学科教育的融合——以民俗学学科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6(4):133-136.
[2]王志清.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演述与民族志分析——民俗学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J].凯里学院学报,2016(4):159-163.
[3]巴莫曲布嫫.民俗学伦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文学研究,2016(4):5-8.
[4]吴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交际,2016(14):1-2.
[5]毛巧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记忆的展示、保护与实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16-121.
[6]王杰文.“遗产化”与后现代生活世界——基于民俗学立场的批判与反思[J].民俗研究,2016(4):20-33,156.
[7]张婷.知识产权视角下女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完善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6(6):112-119.
[8]王立阳.“传统”之合法性的构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话语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3):182-190,195.
[9]马伟华.认同与自省:文化自觉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综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5-29.
2017-03-15
蚌埠市社科规划项目“蚌埠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的建立及利用研究”(BB16B033)。
刘 倩(1984- ),女,助教,硕士,从事文艺学、民俗学研究。
K890
A
2095-7602(2017)08-01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