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松芳
“书香常德”十年实践思考
户松芳
全民阅读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是建设书香城市的底色。书香城市是构建文化城市的基石。常德构建书香城市实践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经验,政府、图书馆、学校、民间等机构的阅读推广功不可没,有力推动了文化强市的城市发展理念。面临的瓶颈则需要在明确建设指标、凸显地方文化、重视资源建设、创新全民阅读推广、完善“阅读推广人”的队伍等方面做细做实,以实现全民阅读提质增效。
书香常德;书香城市;全民阅读;阅读推广
全民阅读是一项全民性的公共文化活动。2006年4月,中宣部、原新闻出版总署(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以来,“倡导(推动)全民阅读”连续四年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2月,《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正式印发,是我国制定的首个国家级“全民阅读”规划,表明“全民阅读”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常德结合文化强市的城市发展定位,积极响应国家的系列号召,2016年发布的《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倡导全民阅读,以书香社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建设书香常德”[1]。
社会经济向小康阶段迈进时,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当今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建筑外观趋同,文化特色危机尤为紧迫。而城市文化特色,源自城市自身的文脉与城市发展的愿景,具有鲜明的排他性。城市间的竞争正在从经济实力转向文化竞争,建设文化城市,以文化城市推动经济、文化、产业、生态的转型,成为新一轮城市化进程的风向标。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2],提升城市的发展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城市主政者的共识。“文化城市”是相对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而言,其核心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3]。“从宏观语境而言,这一理念(文化城市)的出现得益于文化在当代世界国家战略整体地位的跃升,文化的繁荣成为发展的最高目标。从微观语境而言,文化城市理念契合了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许多城市将文化视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4]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质上就是寄望城市“让人更美好,让人的精神更美好、更和谐”[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维度。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的名片。“城市文化分为三个层面:表层的文化是可视的城市形态,中层的文化是种种城市特有的习俗,深层的文化是城市的集体性格,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一个城市的灵魂。”[6]城市的集体性格虽有历史的渊源与积淀,但更具应时代潮流而动的可塑性,隐含在城市的方方面面。高品位的文化城市与民众高层次的文化、文明素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从一个城市的阅读推广程度,可以看出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阅读虽是一项完全个人化的行为,但是营造浓郁的市民读书气氛,城市的文明面貌定会判然有别。开展全民阅读,提升民众文化、文明素养,构建文化城市的性格及内涵,易于推广,普及最为广泛,效应更持久。
创建书香城市,实现文化强市,需要政府的提倡。除了国家层面的规划等指导性文件,还有地方性的实施性规章。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目前已经被纳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四川、江苏、辽宁、湖北、深圳、黑龙江等地已经通过了全民阅读的地方立法。尝试把构建书香社会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种理念,为市民阅读创设基础条件的保障,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引导全民阅读成为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习惯,从而带动文化消费,培育和振兴文化产业。全民阅读的基础保障首要在于公共图书馆的完善。图书馆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源中心,是现代城市的文化传承者,满足市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提供者。公共图书馆能够为人们在家庭和职场之外提供一个有价值、有情趣、有品位、有审美意境的“第三空间”。
建设书香城市,推进全民阅读,提高文明素质,是构建文化城市的基石,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市民的共同参与和积极营造,才能创造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实现文化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内驱力。开展全民阅读节,是一项促进书香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活动。崇尚阅读,爱读书,读好书,作为市民的主流生活方式加以推广,把知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加以培养,夯实文化城市的内涵。
常德素有尚学耕读的传统。这里至今流传着“车胤囊萤夜读”“范文正公洗墨”等历史掌故,更有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的目录学家余嘉锡、“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作家丁玲等当代文化名人的足迹。集文化传承与防洪大堤功用于一体的常德诗墙,绵延十里,已成为常德的一张文化名片。民众尽可在此畅游,或注目顿足,或散步怡情,触摸文化的厚重,体味诗词之美,也是外地游客的必游之选。
在书香常德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图书馆、学校、民间等机构的阅读推广功不可没。2003年,常德获得“中华诗词之市”城市称号。同年,常德市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各种讲座、论坛、社区诗会定期纷纷上演,创建的“常德模式”被学界公认为全国五大创学工作范式之一,并得到新闻出版总署的专题推荐。组织开展图书漂流、亲子共读、“全民阅读六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村镇、进家庭)等活动,激发市民的读书兴趣和积极参与[7]。
2004年,常德市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名城”战略,将文化元素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两年一届的“常德诗人节”成为城市传播的一张文化名片。梅尼书城、三味书屋、新华书店等大型实体书店相继开业。2010年,伴随城市发展提质升级的转型,及时提出从建设“文化名城”迈向建设“文化强市”,“当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应当考虑城市文化的视觉效应,城市到底应该呈现给全国乃至全世界什么样的人文尺度和多样性格局”。[5]虽然当时面对诸多压力和质疑,但是政府主导实施“三改四化”(即路改、水改、棚改和绿化、亮化、美化、数字化)之后,市容焕然一新,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深得民众认同。“三馆三中心”文化地标式场馆的建成开放,大大拓宽了民众参与阅读的途径。高颜值的城市外表更需注重内涵建设,彰显文化名城的品位。
推动全民阅读,创建书香社区,建设书香城市,被提上日程。2015年6月,政府启动“书香社区”建设,计划三年内在全市每个社区建成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免费开放的图书馆。富强、紫桥、丝瓜井、新东街等20个社区书屋已在市城区投入使用,惠及40余万群众[8]。在书香常德建设实践中,企业亦积极参与其中。2015年初,由常德烟草公司出资建设的公益性图书馆紫菱图书馆向社会免费开放,24小时不打烊。这种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结合,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紫菱模式”,引来各方赞誉,并作为书香社区建设的标准在全市推广。
在全民阅读推广中,常德市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在推动“书香常德”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是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包括“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和“全民读书月”“书香湖南”等系列活动,“常悦课堂”“书友讲堂”活动开展定期化。二是针对特殊群体开展的主题读书活动,包括亲子阅读指导、儿童阅读等,并深入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推广。三是结合年度主题和地方文化,策划中共党史、建军90周年、地方人物等主题展览。四是积极开展阅读推广人的培训活动,壮大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阅读推广人队伍。五是积极联系社区书屋,探索“总馆—分馆”的管理模式,提升图书馆管理的专业化。六是紧跟数字化阅读的热潮,引入超星等数字阅读平台,满足手机阅读高涨的需要。
青少年儿童作为书香城市建设的重要群体,是书香常德建设关注的重点领域。“书香校园”在常德大、中小学校蓬勃开展,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经典阅读蔚然成风。结合全民读书月、世界读书日等活动,开展多类型的读书、分享活动。“一校一书”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内容。对于拓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养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书香社会观念的普及,在子女教育方面,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大力倡导父母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尤其是习惯养成方面家庭环境的影响甚于学校。除了公共图书馆的大力倡导之外,出现了如公益小书房、老约翰绘本馆等连锁经营书馆,主要针对青少年儿童,倡导家庭阅读、亲子阅读,在培养书香家庭,注重子女早期阅读方面具有引领示范的作用。
经过“文化名城”“三改四化”等系列城市建设,常德已经具备相当的文化基础和物质基础,已经有了一种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使常德确立新的文化目标和文化追求,建设文化城市,成为一种负责任的社会使命。常德创建书香城市的十多年实践,恰逢国民阅读意识日渐复萌的时期。日趋完善的阅读设施,为全民阅读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创设了舒适的阅读场所。书香常德的城市面貌已经显现,但是将全民阅读深入人心,真正落到实处,仍然任重而道远。
常德的书香城市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书香社区正在蓬勃开展,书香校园稳步推进,书香家庭不胜枚举。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会议要求将全民阅读工作落到实处,以重大活动、重点工程、重要项目为抓手,在“大力推动”上下功夫、见实效[9]。揽镜自照,书香常德的深度建设还有一些痼疾及细节亟待克服及完善。
1.全民阅读的意识有待提升和强化。当前建设书香城市正当时,政府、图书馆等在基础设施、阅读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全民阅读的坚实保障。但是民众的阅读观念需要纠偏和提升。仍有不少民众认为读书是学生群体的事情,是学校的责任。自我阅读、终身阅读、家庭阅读理念薄弱。在阅读价值观的导向方面,为了考试、晋升等功利阅读本无可厚非,但是阅读视野狭隘,多读“无用”之书的观念还不够深入人心。
2.全民阅读推广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形势依然严峻。经过基础条件的改造与完善之后,全民阅读呈现疲软之态。以常德市图书馆为例,2016年接待读者201524人次,借阅文献286506册次[10]。与城区百万人口总量相比反差还很大。常德市图书馆每月都举办读书活动,但是推介媒介单一,社会宣传力度小,民众知晓度低。另外,全民阅读推广的“用户意识”还不够明确。阅读是分层次、分群体的,当前的分众阅读指导相对匮乏,影响阅读推广的成效。随着数字阅读的持续攀升,全民阅读的活动创新有待加强,以增强读书活动的吸引力。
3.缺乏明确的“书香城市”建设协调机构及其指标体系。常德十几年来的书香建设实践,主要借助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系列活动的推动,取得了不俗的表现,在全民阅读的阅读资源、阅读场所等基础保障方面可圈可点。但是至今没有出台明确的建设“书香常德”的指标体系,使得深度建设书香城市缺乏明确具体的操作指南。当前政府、图书馆以及民间团体等阅读推广机构展开的阅读活动,缺少一个高效的协调指导机构,往往各自为政,合力互动不足,影响宣传效力,不利于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社区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主要依赖于志愿者队伍,存在不稳定的因素。
根据第十四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国民阅读率整体呈全面上升态势,对阅读的需求日趋旺盛,对个人的阅读需求和全民阅读公共服务的需求均不断提高[11],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面临良好的发展机会。为深度推进书香常德建设,夯实文化城市的内涵,需要勇于攻坚克难,突破全民阅读的障碍。
1.建立明确的“书香常德”建设的指标体系与协调机制。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将建立全国性的书香社会指标体系。目前还未见到官方公开发布,但是学者和一些地方已经展开探索性实践。201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布了“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建设的指标体系。常德在书香城市建设中,根据城市书香建设的实际需要,借鉴学界成果和其他地方的实践,探索“书香常德”建设的指标体系,从阅读设施、阅读资源、阅读服务、阅读活动等关键指标,实现书香城市建设由模糊指导向科学建设的转变,用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品质,指导书香社区的发展与完善。成立全民阅读推广的协调机构,建议由常德市文体广新局牵头,市图书馆负责具体实施,在政府、社区、公共图书馆、书店、学校、民间等阅读机构之间建立协调联盟,加大阅读推广人的培训,确保全民阅读活动的集中化、常规化、专业化,真正在“大力推动”上下功夫、见实效,最大限度释放阅读效能。
2.重视资源建设,凸显地方文化。资源建设是全民阅读推广最基础的一项工作。现有的文献体系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建立起来的。在资源建设方面,加强优质内容的推荐机制,坚持价值导向、专家意见、群众口碑、质量标准相统一的原则,向读者推荐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出版物。与出版市场密切合作,及时丰富文献资源,改善图书馆因书籍更新缓慢导致资源闲置的困境,更好地营造社会阅读的良好风气。运用大数据,对用户数据展开分析和挖掘,追踪用户的阅读需求和资源利用情况,能够为资源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还应注重本土文献的发掘、创作、出版及推广,积极向市民推介自身的文化产品,尤其是地方文化的普及。将常德本土的善德文化、桃花源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等专题,运用故事化、视觉化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编撰出版,使民众在了解、想象、体验中深化城市认同。同时,还应注重本土的文化创作、出版、展演等。通过全民阅读,增强民众的家乡认知、培养对家乡的文化自信。
尽管网络阅读、网络购书日渐兴盛,但是实体书店创设的阅读体验是网络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当前推动全民阅读提质增效的关键节点,支持实体书店建设,推动书香城市,不可或缺。
3.创新全民阅读推广,阅读活动品牌化。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全民阅读”的强调由此前的“倡导”变为“大力推动”,可见“全民阅读”正迈上新的台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开展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全民阅读工作的八项重点:办好主题阅读活动、提供优质阅读内容、完善基础阅读设施、促进少年儿童阅读、倡导领导干部阅读、推动基层群众阅读、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加强组织协调工作。以重大活动、重点工程、重要项目为抓手,努力构建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着力提质增效,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和社会氛围[12]。“提质增效”说明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渐成气候,正面临质的提升节点。只有创新推广活动,全民阅读才能切实更上一层楼。
(1)理念创新。构建书香城市,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关键是民众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上至国家,下至民众,需逐渐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阅读创新国家。但是不同群体的阅读定位是有差异的,因此,可以运用分众定位,针对不同群体推行不同的推广理念,循序渐进培养阅读习惯。如针对学龄前儿童“读书,和爸妈最快乐的事情”,中小学生“多读书,开视野”,成年人“读书,修身养性新时尚”,领导干部群体“读书,让管理更智慧”,老年人“阅读,生活添乐趣”等。因人制宜,分类开展阅读指导,营造书香城市,让读书成为民众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使全民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2)积极利用微传播优势,重视数字阅读。建设书香常德,需要发挥媒体的宣传及引导力量。集中宣传与润物无声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推广,读书月活动与日常阅读互补。在阅读推广方面,以全民阅读官方网站和全民阅读工作网站为平台和纽带,积极利用“两微一端”的微传播优势,借力政府、媒体等优势传播平台,传播全民阅读理念,营造阅读的社会氛围,及时发布阅读活动信息,适时反馈用户需求及体验。
近年来,数字阅读特别是手机阅读持续快速发展,移动阅读、社交阅读正在成为国民新的阅读趋势。因此,阅读数字化建设要及时跟进,提供丰富的高品质数字阅读资源,不仅适应分众化、差异化民众阅读习惯的变迁,也有助于纠偏微信朋友圈的浅表化阅读倾向。
(3)创新阅读活动品牌。结合国家每年的全民阅读指导工作,打造“书香桃花源”读书品牌,是建设“书香城市”的现实需要,与“桃花源里的城市”形象定位。宣传无缝覆盖,活动多样化,参与广泛化,扩大读书节的社会影响,打造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文化名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专家指导,图书馆及学校深度介入,社会参与,媒体配合,开展图书展销推介、阅读沙龙、读书讲座、送书赠书、读书征文、朗诵、演讲比赛等多样化活动,传递阅读正能量。
社会阅读的方式多元化,强化公益性文化单位在全民阅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读书节的阅读热情转化为持久的阅读力。加强文化团体与单位的协作与交流,文化局、作家协会、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联合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拓展阅读延伸的文创产业,书香阅读与文化体验、文化产业结合,“常德记忆”文化之旅活动体系化,谋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确立图书馆在社会阅读中的主导地位。“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融合趋势’或‘综合发展趋势’,通过功能融合、文化融合、智慧融合,实施‘博雅教育’。”[13]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超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较少,近六成的国民认为2016年个人阅读量没有变化,近七成的成年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12]。图书馆有完备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通过讲座、展览、读书会、演讲会、朗诵会、主题论坛、专题陈列、新书推荐、影视观摩、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阅读推广工作,向全社会展示图书馆的社会作用,提高图书馆利用率,引领城市阅读。
(4)完善“阅读推广人”的队伍建设。传播学研究表明,在改变人们态度方面,人际传播、群体传播比大众传播更有效。突破全民阅读提质增效的瓶颈,养成市民自觉阅读的习惯,尤其是倡导家庭阅读,家长率先垂范等方面,阅读推广人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逐步培训、构建、壮大专业化的阅读推广人队伍,扶持培养优秀阅读推广人,发挥阅读推广人的“意见领袖”功能,以人情化、专业化的方式影响更多的民众。以志愿者身份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走进社区、家庭、学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促进书香社区、书香城市建设。
国家提出文化强国战略,而建设高品质的书香社会,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基础。书香城市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总体而言,书香常德十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尤其图书馆、文化馆、书店等硬件设施日趋完善,而在繁荣市民文学文化创作、市民阅读数量和质量的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举办等方面需要着力提升,使书香城市的提质增效真正落到实处。常德书香城市构建与文化城市转型结合的思路也值得其他城市借鉴。(本文系2017年度常德市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凸显地方文化,建设书香常德——常德书香文化名城建设研究”研究成果)
[1]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A].常德日报,2016-5-31(004).
[2]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发展路径辨析[J].文艺研究,2007(3).
[3]刘士林.文化城市与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及创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3).
[4]王林生.“文化城市”理念出场的历史语境及理论内涵[J].人文天下,2015(5).
[5]张小平.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73.
[6]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思考[G]//杨剑龙.都市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8.
[7]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9年全民阅读活动情况调研报告[R].
[8]周勇军、李寒露.常德“书香社区”香飘万家[N].湖南日报,2016-04-28(01).
[9]吴娜.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大力推动八大重点内容[N].光明日报,2017-4-20(09).
[10]常德市图书馆2016年工作总结[EB/OL].http://www.cdtsg.com/art/2017/6/13/art_21550_1080039.html.
[1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R].
[1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新广发〔2017〕7号,[A].2017.
[13]江少莉.高端培训阅读推广馆员,夯实“书香社会”人才基础[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5).
[作 者]户松芳,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