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非对称冲突理论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启示

2017-03-29 05:51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非对称范式战争

曹 阳

(常熟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西方非对称冲突理论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启示

曹 阳

(常熟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非对称冲突理论是当今国际政治学界较为流行的一种理论,它是伴随着西方国家应对当代主要类型的冲突而发展起来的。该理论有三个基本理论范式: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构成理论。通过对非对称冲突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三个研究范式对于中国正确认识国际环境、合理划分核心利益、综合使用国家战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非对称冲突理论;现实主义研究范式;新自由主义研究范式;社会构成理论研究范式;中国国家安全

非对称冲突理论(Asymmetrical con fl ict)是当今西方国际政治学界较为流行的一种国际政治理论。冷战后,大国与小国(国际恐怖组织)之间的战争成为国际冲突的主要类型。与之相应的,反映对手之间的“差异有可能使一方处于有利态势,使另一方处于不利态势,从而构成一种不对称态势”[1]的理论——非对称冲突理论,就日益受到西方国际政治学界的重视,也使非对称冲突理论研究向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面临着霸权主义的挑战、恐怖主义的侵袭,以及领土、领海争端的困扰,这些挑战、侵袭和困扰都有可能转化为非对称冲突。而中国的非对称冲突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仍处在全面介绍西方理论研究成果的阶段,中国国家安全的现实迫切要求中国学界加强对非对称冲突理论的研究。西方非对称冲突理论分为三种基本研究范式: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社会构成理论。本文就三种研究范式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启示做逐一剖析。

一、现实主义研究范式的理论观点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启示

开启该理论现实主义研究范式滥觞的是美国学者安德鲁·迈克(Andrew Mack)。他于1975年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大国失去小型战争:非对称冲突的政治策略》的文章。在文中,迈克把非对称冲突描述为对手之间在实力和地位之间不对等的关系,即神话比喻的“大卫和歌利亚”之间的战争。迈克把冲突双方物质力量的消长作为决定冲突胜负的重要原因,但他并不认同“绝对实力”划分——绝对强大的一方就一定获胜,而是认为国际冲突的最终结局是以“相对实力”来划分:“相对实力”强的一方最终胜出,“相对实力”弱的一方最终失败。迈克把越南战争作为案例来证明他的理论。迈克的研究为现实主义研究范式奠定了基调,即现实主义者关心的问题是:绝对实力较弱的一方是如何获得“相对实力”优势的。

迈克还认为,全面掌握敌情和我情是克敌制胜的前决条件。只有熟识敌我双方的情况,把握其相互关系,才能对双方的优劣短长进行比较分析,并据此做出科学决策。

迈克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是,“冲突双方的利益不对称也是决定冲突结果的重要原因。当一方在冲突中存在重大的利益时(为了生存),那么它会不惜一切,动员所有资源拼死一战;反之,当一方在冲突中所争夺的不是其核心利益,政府和民众对其关注度较低,那么整个社会要想就赢得战争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和付出的代价达成共识是很难的,它就有可能放弃。越南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这场阻止“共产主义泛滥”的战争并不关乎美国人的生死,美国尽管赢得了大多数的战斗,但仍以放弃南越政权、退出这场战争而结束;而这场战争却关乎北越政权的生死,它会不惜一切代价把这场战争打下去。进而,迈克尔推断,在非对称冲突中,强者和弱者由于利益的关注度不同,冲突的结果往往倾向于弱者一方,因为战争都是在弱者的国土上进行的,关乎弱者的生存,却无关强者的生死。

现实主义研究中,另一个代表性人物是以战略视角分析见长的美国学者阿累吉·托夫特(Arreguin Toft)。他认为,冲突双方使用的战略是决定非对称冲突结果的决定性因素。托夫特把战略分为“直接战略”和“间接战略”。“直接战略以对方的武装力量为对象,目标是通过破坏或夺取对方进行战斗的武装力量来使其意志归于无效。而间接战略通常是以剥夺对方的战争意志为目标,由此使其战争能力归于无效。”[3]50如果强者和弱者使用相同的战略类型进行交战,如直接战略对直接战略,或者间接战略对间接战略,那么强者将获胜;如果强者和弱者使用不同的战略类型进行交战,如直接战略对间接战略,或者间接战略对直接战略,那么弱者将获胜。

现实主义研究范式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启示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综合实力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在非对称冲突中未必取胜。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已经证明,综合实力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在非对称冲突中未必取胜。这里不仅有一个战争的正义性问题,也有一个实力输送时的磨损问题。地理距离使势力离本土越远,影响力就越小。中国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时与比中国强大的国家发生的对抗,一定是在中国周边进行的。实力相对原理提示我们,在主场作战一定要有自信,中国能够战胜任何强敌。

第二,正确认识国际环境和未来的对手。对国际环境的正确认识是国家制定安全战略的前提。目前,“大和平、小战争”的国际安全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不稳定因素却增加了。和我国直接相关的主要有三个维度的威胁。一是国家关系:中美、中日之间的竞争态势正日益凸显。美国的战略东移防范中国意图十分明显;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海上安全、对外投资多个领域矛盾重重。二是海上安全:钓鱼岛领土和领海的争端;南海的领海纠纷,中菲南海“国际仲裁案”,围绕中国和平建设岛礁的中美博弈,南海军事化已成事实,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加大。三是非传统安全领域内的挑战加剧:恐怖主义、地区分裂主义、环境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使中国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上述三个维度的威胁都有可能使中国卷入非对称冲突中。无论中国处在强势地位还是处于弱势一方,非对称冲突理论中的“知彼知己”思想,都要求我们首先要全面、透彻地了解对手,做到料敌于先;其次是清醒地认识自己,我们有哪些战略手段能应对这些挑战。

第三,坚守自己的核心利益。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根本动因,它直接决定国家对外行为的对抗与合作、竞争与协调。一般来说,当国家核心利益不发生重大冲突时,国际关系就处于稳定状态。中国受国力的限制,只能把有限的力量集中用于捍卫核心利益上,而不宜将过多精力分散到与中国利益无直接关系的问题上。那么,中国的核心利益何在?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中国国家核心利益作了科学划定,指出:“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4]非对称冲突理论的战争利益观告诉我们,无论对手是谁,只要侵害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将不惜一战。大国对自己的核心利益的捍卫是没有回旋余地的。

第四,直接战略和间接战略交互使用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当代中国的直接战略可以解读成“以正合”的“威慑战略”,“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5]117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矛盾冲突依然存在,不可能完全用协商对话方式和平解决,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能战方能和”,必须做好以战止战、以武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准备。当代中国的间接战略可以解读成“以奇胜”的“超限战”,要求用兵作战,既要出乎敌人预料,又要发挥己方的优长,令敌人防不胜防,这其实就是“非对称战略”的变种。英国军事战略家利德尔·哈特在其著作《战略论》中也有类似的思想:避免正面强攻直撞的作战方式,以使战斗行动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他提出,“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往往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6]16中国现代经历的战争中不乏这样克敌制胜的宝贵思想:游击战、持久战等。这些间接战略的思想是我们以弱胜强的法宝。

二、新自由主义研究范式的理论观点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启示

“9.11事件”后,西方非对称理论研究发生重大转向。以往的现实主义研究范式解释不了恐怖主义发动的新型非对称冲突和非传统安全带来的挑战。于是,“非对称冲突”概念得以扩展,人们开始更加关注政治、经济层面上的不平衡,认为导致非对称冲突的根源在于国际经济利益分配的不公平。相应地,西方学者开始借助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新自由主义研究范式解释西方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利用这一理论范式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杰·史蒂文森。他在其著作《反恐战略:威慑和预防》中指出:“恐怖主义是21世纪 ——非对称战争的变种,它体现了‘弱’对‘强’斗争的逻辑。……恐怖组织试图在没有任何国家军事机器接触的情况下,破坏敌人的道德和心理潜能。在他们攻击的同时,他们选择某一个国家最脆弱的目标,简单地说,绕过所有军事屏障和防御机制。”[7]1史蒂文森认为,根本性消除新型非对称冲突的解决之道只能通过政治和经济的方式,只有彻底铲除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即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民族间的不平等,才能防止不对称冲突的发生。因此,新自由主义者十分重视国际制度、国际法的作用。他们的研究总体趋向于控制使用暴力。

新自由主义非对称冲突思想对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启示有以下三点:

第一,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仍是中国应对外来挑战和威胁的基石。政治稳定是实现国家安全的政治基础。一个国家要发展,要维系自身安全,主要标志是确保政治稳定。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在动乱和共同政治信仰缺失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和维护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对团结本国人民起着重大的精神作用。一旦中国为捍卫安全利益卷入冲突,政治稳定就能为鼓舞我们的决心和斗志、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国民士气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经济发展是国家对外行为的保障。经济实力越强,其行为能力和作用也就越强。同时,经济方式也是国际关系中维护国家安全的常用手段。在当今的国际政治现实中,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和加强自己的影响。通过经济合作和援助的方式,与相关国家和地区打造利益共同体,降低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亚洲投资银行的建立就是最好的例证。二是削弱和限制对手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企图。通过降低经济合作水平、贸易制裁等方式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目标。

第二,在当今时代,借助国际制度框架的作用,仍然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有效手段。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制度框架构建的进程,尤其是东亚和中亚地区的制度建设和合作,关系到中国能不能争取一个较好的战略安全环境,进而确保中国安全利益不会受到侵害。地区多边安全协商机制为中国提供了这方面的机遇,如G20、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10+3”机制、上海合作组织、大湄公河次区域组织等。一旦中国在上述区域内与相关国家发生冲突,可利用这些制度性框架寻求妥善解决的途径。

第三,善于利用新自由主义的谨慎使用武力思想可以使中国在卷入非对称冲突时获得道义上的优势。中国的战略传统特别强调“斗智”而非“斗力”。孙子的“慎武”、墨子的“非攻”、吴子的“弱武”思想都是和非对称冲突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它为和平崛起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也赋予了中国安全战略的防御性和内敛性。它使中国远离外部的麻烦,为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专心发展自己。中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结构决定中国不可能采取进攻性安全战略,相反会千方百计地避免与霸权国对抗。中国周边强国林立,也不可能使中国像历史上其他大国那样通过武力扩张来夺取资源或谋求势力范围。同时,当中国卷入外部冲突时,新自由主义的谨慎使用武力思想能够使中国获得道义上的优势。这一思想不仅能动摇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而且能增强我们对自己卷入非对称冲突时外交道德的自信。当中国卷入冲突时,一定是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遭到侵犯时,也一定是中国用尽和平手段不能制止这种侵犯之时。这样,国际上的正义力量能够理解中国武力自卫的立场,我们也能得到更多的国际声援。当今,绝大多数国家虽然社会制度各异,实施的战略也千差万别,然而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反对战争,希望和平,主张慎战,推崇通过“慎武”谋求各自的战略目标。中国一向奉行和平、友谊、发展的积极防御战略,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家间的争端,符合新自由主义的谨慎使用武力思想给人类发展指出的总方向。

三、社会构成理论研究范式的理论观点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启示

社会构成理论研究范式的特点是,把冲突的胜负归结于国家政体的性质。以色列学者吉姆·梅罗姆(Gil Merom)是该研究范式的发起者。他在《民主国家如何在小型战争中失败》一书中,提出了他的理论假设:“大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民主社会没有能力进行这种战争,由于政治和道德因素的限制导致大国的失败。”[8]3梅罗姆还把研究的视野聚焦在国内社会对战争支持行为与战争胜负的关系上:“社会支持(公众支持)国家发动战争,是大国进行战争最重要的条件,也是进行战争的合法性来源。目前民主国家越来越难以解释战争的目的了,特别是“小型战争”,也越来越难以从社会中获取战争开始时的支持。”[8]220梅罗姆还批评以往的“非对称冲突”理论研究,把国内社会视为只有高级政治精英参与的被动客体,这样,并不能反映出战争与社会、国家三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也容易导致对局势的误判,轻易发起战争。美国和英国政要对伊拉克战争的反思就是明例。与现实主义者不同,梅罗姆指出,今天民主国家中的政治博弈主要是在“国家”和受高等教育的“中产阶级”之间展开的,后者构成了“社会”对战争制约的三个方面的基础——战争工具、战争的政治目标和对战争监管。梅罗姆指出的这三种关系导致了三个逻辑上的两难:“第一,如何协调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所倡导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与反叛乱战争的残酷性;第二,如何在战争的残酷性和以国家名义可以付出牺牲之间寻找到社会可以接受的平衡点;第三,如何在做到不破坏民主秩序的前提下,保证民众对战争的支持。”[8]220

社会构成理论研究范式对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启示有以下三点:

第一,人民战争思想是中国打赢未来战争的思想源泉和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战争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对战争的态度、对军队的支持、对国家战略的认同是打赢未来战争的根本保证。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令民与上同意”,必然是一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腐败国家,晚清政府即是如此。当今世界,一些国家的领袖和人民势同水火,很多政策不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源于特定的利益集团,在外敌入侵时,必然被人民所抛弃,萨达姆和卡扎菲政权即是如此。而中国在凝聚人心,争取民众对国家政策的支持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埃德加·斯诺在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赢得政权时指出:“共产党之所以能战无不胜是因为它能从大多数人民群众中吸取力量,并为满足他们的迫切需要寻求答案。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涌现了一支现代中国最有成效的军事组织。”[9]这一评论,对于今天中国维护国家安全仍没有过时。现代化战争,更注重人心的争夺,更强化对民众的教育,更提防敌人对我们内部的渗透。当中国被迫卷入非对称冲突时,人民军队能否打胜仗,人民依然是最强有力的保障。

第二,必须将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军事斗争结合起来,形成以政治斗争为本,外交斗争为重,军事斗争为辅的综合思路。中国在应对非对称冲突时,必须着眼于保全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减少和缓解国家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和平来保障安全。当代实行非对称战略的新思路在于:以和平崛起为政治斗争的目标,努力增强国家安全系数,减轻国家面临的威胁;以“一带一路”作为外交斗争的模式,寻求促进国家间共同利益的发展,实现共同安全;以军事斗争为后盾,使敌对势力不敢轻易冒犯中国。将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军事斗争结合起来的思想对丰富中国的安全战略,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善于趋利避害,寻求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二是要善于避实就虚,避免国家间矛盾激化;三是要善于示形造势,营造良好的战略环境和态势;四是要善于以迂为直,渐进式地处理国家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五是要善于以众对寡,争取大多数国家以形成有利态势。这是中国在非对称冲突中取得战略优势的最佳手段。

第三,“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中国解决非对称冲突的最高准则。战而胜之并不是战略追求的最高层次目标,军事目标只不过是达成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所以,军事目标是由政治目标决定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为解决非对称冲突提供了最高准则:冲突必须从政治开始,以政治结束。首先,“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省力方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的损失;其次,如果以力取胜,即便胜利,也会激起敌人未来报复的心理,为下一次冲突埋下祸端;再次,和平与进步是世界得以祥和、昌盛的要素。“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不仅指自己获胜,而且也要通过“不战”保全彼方。不仅考虑自身安全,也要考虑他国安全,这就是中国“新安全观”的精髓所在。如果世界各国都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作为本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指导思想,那么,非对称冲突将最终得以消除。总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为人类和平前景提供新的思考,唯有真正领悟其深刻内涵,即朝着“益天下”的境界发展,世界和平才能得到最终的保证。

[1]姚有志,陈振中.不对称战争地位凸显——从伊拉克战争看21世纪初的战争基本理论(之五) [N].光明日报,2003-06-03(4).

[2]Mack A.Why Big Nations Lose Small Wars: the Politics of Asymmetric Con fl ict[J].World Politics, 1975, 27(2):177-179.

[3]杨少华.当代不对称冲突研究——一项以战略为视角的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EB/OL].人民网,(2011-09-06)[2016-09-06].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5598619.html.

[5]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6]李德·哈特.战略论:间接路线[M].钮先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7]Стивенсон Д.Стратегия «сдерживания и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терроризма[J].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процессы, 2005.

[8]Merom Gil.How Democracies Lose Small Wars: State,Society, and the Failure of France in Algeria, Israel in Leban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Vietnam[M].Cambridge,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9]埃德加·斯诺.中共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N].密勒氏评论报,1949-01-12.

Abstract:“Asymmetric con fl ict”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heories in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ircles.It is developed by the Western countries to adapt to the main types of contemporary con fl icts.This theory has three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paradigms: realism research paradigm, neo-liberalism research paradigm and social formation theory research paradigm.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asymmetric conflict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the three research paradigms hav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China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ivide the core interests rationally and use the national strategy synthetically.The paradigms are also of great enlightenment to the maintenance of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Key words:asymmetric con fl ict; realism research paradigm; neo-liberalism research paradigm; social formation theory research paradigm;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Western Asymmetric Con fl ict Theory to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CAO Yang
(School of Marxism,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 China)

D80

A

1008-2794(2017)05-0031-05

2017-04-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构筑中国外交需要的‘非对称冲突’理论”(15YJAGJW001)

曹 阳(1968— ),男,吉林市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理论。

猜你喜欢
非对称范式战争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被风吹“偏”的战争
非对称干涉仪技术及工程实现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他们的战争
非对称负载下矩阵变换器改进型PI重复控制
非对称换向阀在液压缸传动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