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东,程乐华,李明玲,方海燕,高晓宝
(巢湖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基于地方特色的《石膏开发与利用》课程建设探索
王小东,程乐华,李明玲,方海燕,高晓宝
(巢湖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安徽省建材工业发展迅猛,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顺应形势,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是省属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本文阐述了《石膏开发与利用》特色课程建设的意义,课程实施的保障,论述了课程内容建设、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内容.
地方高校;地方特色;课程建设
巢湖学院位于安徽省中部,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地处合巢芜工业走廊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隶属于安徽省教育厅的一所地方型普通本科院校,其办学宗旨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工科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依据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为满足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迅猛发展所导致的人才缺口,巢湖学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设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只有有效的开展专业建设,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所需的合格人才.作为专业课程的《石膏开发与利用》课程内容如何与当地特色相结合,与学生未来的就业相结合,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是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材料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工程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事无机材料及产品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我院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安徽省内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类生产企业.
石膏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亦是常用的无机建筑材料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也是国家重点推广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之一,对于材料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来说,熟悉、了解石膏类矿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应用等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至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所高等院校材料工程专业以石膏建材制品作为专业方向,也没有一所院校开设有石膏类专业课程.对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一门主要以讲授石膏相关知识的课程以加强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的掌握.
《石膏开发与利用》课程是我院依据地方特色、专业实际而开发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介绍石膏的基本物化性质,石膏的应用领域,石膏制品、加工工艺及生产线,石膏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材料类专业的学生能够了解石膏类矿物的基本特性,石膏利用的相关知识与理论;石膏开发的重难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石膏资源.
为了培养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的材料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石膏开发与利用》课程组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功效.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生能力提高的主要保证[2].为保证该课程教学高质量的实施,该院组建了一支由主讲教师、实践指导教师、教学管理、专家咨询人员组成的课程教学团队.主讲教师由校内专业教师、课程合作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组成,校内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外聘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解答课程问题;实践指导老师由专业实验教师、课程合作企业的技术工程师组成,以生产线参观、课程实验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专家咨询人员由合作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人、兄弟院校高职称的专业教师组成,提供课程咨询;教学管理人员负责课程教学过程的监控、课程教学会议的组织等工作.课程团队要负责课程内容的遴选,课程各章节学时的分配,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整个团队人员组成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心强,胜任课程的教学任务.
同时,为丰富校内授课教师的实践经历,提升授课教师的实践经验,学院分批选派教师前往合作企业进行不少于10个月的挂职锻炼.在挂职锻炼期间,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从事生产活动或相关工作.
为辅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与强化,需要适当的实践教学来保证.在学院化学实验中心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了材料工程实验室.近年来,不断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添置了大量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必备的硬件条件;同时,注意加强与行业内的知名企业联系,先后与海螺集团、芜湖信义玻璃集团、含山恒泰石膏材料开发公司等企业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基地保障,每年接收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进厂进行认识实习、课程实验及专业实习,使学生能够接触实际生产过程,提高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教学质量的保证均需要严格且科学的管理制度来保证[3].在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之外,依据专业特点与实际情况,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建立了《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暂行办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与等级标准》、巢湖学院《石膏开发与利用》课程在线开放建设方案等.这些管理制度推动了质量工程的建设,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
课程教学团队通过调研,结合专业实际进行了课程内容的遴选,课程各章节学时的分配.整个课程分为绪论、石膏基本性能、石膏产品、石膏生产线、石膏材料新发展等五章内容,既涵盖学生需要了解的石膏基本物理化学性能,石膏在不同无机材料中的应用、主要的制品,又涉及到石膏材料的新发展,内容丰富、有针对性.
为了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团队每年定时召开专门会议,依据学院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及课程建设方案,对课程内容进行探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本领域内新发现、新认识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及学科前沿动态.
同时,我院与合作企业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安徽省教育厅多项涉及石膏材料的科研课题,在这些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有意识地组织指导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尝试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能力提升为中心”的模式.课程教学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由校内教师和合作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主讲,在学期开始前,通过课程教学团队专题会议,确定本学期讲座具体时间、讲座主题,利于一次讲座讲清一到两个问题,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实践教学在专题讲座完成之后实施,具体包括参观石膏产品生产线、石膏性能测试实验、石膏制品制备实验,分别在合作企业和专业实验室中完成.
学生成绩是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的评定,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成绩应能反映出学生对这门课的综合掌握情况,不能仅靠期末闭卷测试来评价.改革课程体系学生成绩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态度、方法及实践能力,除理论测试成绩、实验成绩外,引入实践考核成绩,该方面包括“小设计”等内容.加大实验成绩及实践考核成绩比重,以提升学生对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视.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主动公布教师的电子邮件、电话,给学生提供通道(电话、电子邮件、微信、书面等形式)反映课程学习中的想法和要求.同时,建立师生教学座谈会制度,每隔一定的时间召开,授课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倾听学生对课程的建议与意见;设立班级课程信息员,可随时向老师反映课程教学中的各类问题与建议.
自2008年,《石膏开发与利用》特色课程开始建设实施.通过特色课程实施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近几年来,每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除去一部分考取研究生和自主创业外,大部分均在水泥、玻璃等建材类企业工作.从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结果来看,与同类院校毕业生相比,我院材料专业学生专业知识面相对较宽,专业技能相对较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受到了海螺水泥、巢东股份、芜湖信义玻璃集团等用人单位的称赞,一部分毕业生已走入中层领导岗位,其中信义玻璃集团基于对我院毕业生的认可,特和我院合作开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芜湖信义班”,实行定向培养.近几年来,材料工程专业学生依托该课程的学习,在老师和合作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立足石膏类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申请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皖维集团创新基金等多个项目获得立项,收效显著.
通过实施《石膏开发与利用》特色课程,有效地促进了质量工程建设,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我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09年确立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确立为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巢湖学院“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获得立项,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获得立项.本课程获得巢湖学院2016年课程重点教改项目、2017年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
近几年来,约20%的三年级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大部分的四年级学生参加创新实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了多篇论文.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到了加深,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近年来,研究生入学考试达线率和录取率在全校各专业评比中名列前茅.
依托地方无机非金属矿产资源特色,安徽省建材工业发展迅猛,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地方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省属院校办学的出发点.《石膏开发与利用》地方特色课程的建设对促进材料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特色课程建设中,还有许多需要加强和改善的地方,整个教学团队将以“强调应用、突出特色,服务地方”为建设方向,不懈的推动《石膏开发与利用》课程的建设.
〔1〕王文建.地方经济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9(2):132-134.
〔2〕常晓菲.地方高校本土音乐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18):59-69.
G642
A
1673-260X(2017)11-0189-02
2017-09-25
巢湖学院课程教改重点项目(ch15kcjgxm01);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2013zy069);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TS1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