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政伟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亲社会行为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的研究综述
罗政伟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亲社会行为泛指他人对社会或个人具有积极影响和益处的行为.现如今的社会人情冷暖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导致人们不愿实施亲社会行为.研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能够让我们了解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率的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社会正能量事件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亲社会行为;合作;助人
美国学者Wersberg于1972年第一次提出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他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行为人不管是出于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目的,都是想让他人或社会获得一定的益处(迟毓凯,2005).
绝大多数的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或者对他人有益处的行为.包括与他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物品,给他人提供帮助,与他人开展合作,捐赠行为和安慰他人等(Eisenberg&Fabes,1998).Aronson(2004)提出亲社会行为是对他人有益的所有行为的总称.美国版的《心理学百科全书》则定义为:对行为实施者没有明显益处,但是对于行为的接受者有益处的反应组成.
国内的研究中,周宗奎(1987)认为亲社会行为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的是相同的,即个体计划或者帮助他人或者群体的行为或者意愿.白利刚(1997)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所有能够给他人带来益处的行为.俞国良(1999)提出亲社会行为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寇彧(2006)提出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意向或行为,但是这个行为更加倾向于获得社会对行为实施者的赞美.张文新(1999)的定义:亲社会行为是指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或者对他人有益处的行为.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亲社会行为的定义,部分学者根据亲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将其划分为分享、助人、安慰、合作、谦让等形式(寇彧,王磊,2003).我们从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也可根据其对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助人、合作、分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其对亲社会行为的分类(朱智贤,1989).以下主要叙述几种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以便我们采取不同的促进方法.
分享就是与他人共同享受、使用自己的东西.分享的个体与他人共享自己的财富、权利、智慧、能力、情感等,与他人共享,自己可以获得快乐,并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合作就是至少两个个体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的行为.章志光(1996)认为合作是指双方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采取活动,从而获得双方所期待的结果的意向或者行为.Baron(2008)认为合作是决策者所做的决定是对所有参与者来说是最好的,这个定义倾向于去解释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是会选择背叛他人或者与他人合作.
助人是一种自愿帮助他人获得一定的利益的道德行为.助人行为指为特定的个人或者群体的获得一定利益的行为.又根据助人行为的动机来分为两个类:无个人动机和有目的的助人行为.无个人动机是指不求任何回报的去帮助他人,也就是完全的利他行为.有目的的助人行为就是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想要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金盛华,2005).
个体会受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而做出不同的亲社会行为.大致的影响因素可归类为:实施亲社会行为者的因素、接受亲社会行为者的因素、情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实施亲社会行为者的因素中包括:实施者的性别、年龄、性格特点和情绪状态等.在性别层面上,性别差异直接导致实施亲社会行为的意愿和完成程度.比如在紧急或危险的情景中,男性会比女性更可能实施亲社会行为.而女性又比男性更加容易同情他人,所以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会实施亲社会行为.杨美荣(2007)等的研究显示男性更愿意实施亲社会行为.而李丹(2000)则持相反观点;在年龄层面上,儿童比成年人表现出更少的亲社会行为.成年人因为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共情,更可能会实施亲社会行为;在性格特征层面上,Bierhoff等人(1991)指出具有较高的移情能力、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自控能力、较低的利己主义的人,更可能会实施亲社会行为;在情绪状态层面上,当个体处于愉悦情绪的时候更可能会实施亲社会行为.接受亲社会行为者的因素包括:吸引人的外表、身份特征、性别等.在吸引人的外表层面上,具有强烈吸引力外表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不过有些研究中提到,这主要是对女性而言的;在身份特征层面上,个体的身份特征直接关系到实施亲社会行为者评估对方是否值得为他人实施亲社会行为.比如而晕倒的病人比摔倒的酒鬼更可能得到帮助;在性别层面上,女性会比男性更可能获得他人的帮助.可能是男性为了想要在娇弱的女性面前展示出自己强势的一面,或女性显得无助和可怜,所以男性因为同情才更加愿意提供帮助.
情景因素包括:紧急情景和非紧急情景.紧急情景指的是在突然情况下发生的、比较特殊少见的、让人措手不及的情景.这些紧急情景可能隐藏有一定的危险、有时候甚至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事件等,这时人们不太可能实施亲社会行为;非紧急情景是在相对自然,平常的时候,亲社会行为很容易实施,也不会给实施亲者带来伤害或者损失.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个体的任何行为或认知方式必然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Wade-Benzoni(2002)指出:个体处于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就表现出相适应的亲社会行为.在共情的社会环境下,个体将会感受到友好、和谐、愉快和互助的良好氛围,那他更愿意去实施亲社会行为(Levine,2001;Janoff-Bulman,2002).同时,宗教文化和家庭教养方式等都能影响这个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鉴于以上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我们提出以下提高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培养共情能力.这主要是对于家长和老师们而言的,要多积极引导儿童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别人的心情,才能达到感同身受的境界;学习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助人为乐和尊老爱幼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够对社会有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能够给世人做好榜样;多参加团队活动.因为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得到增加,分享和助人行为自然就提高了;表扬和奖励.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能够激励人们出于荣誉和名利的目的而做出亲社会行为.人们的亲社会行为通过奖励得到了强化,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主动的做出亲社会性行为,比如《感动中国》节目的宣传和强化等.
现代社会,由于碰瓷事件和欺骗行为的增多,很多人不愿意做出亲社会行为,导致了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我们通过研究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能够给政府和教育提供一下思路和方法.积极寻找提高亲社会行为的方法,保证人与人互助发展,这样才能让我们享受一个和谐发展的新世界.
〔1〕白利刚.亲社会行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1997,15(1):48-53.
〔2〕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寇彧,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4):86-91.
〔5〕寇彧,张庆鹏.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169-187.
〔6〕李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3):285-288.
〔7〕俞国良.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0-25.
〔8〕杨美荣,李建明.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9):804-805.
〔9〕张文新,林崇德..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9,31(4):418-427.
〔10〕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十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1〕周宗奎.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7,3(4):38-41.
〔1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3〕Aronson,E.,Wilson,T.D.,&Akert,R.M.(2004).Self-Knowledge:How We Come to Understand Ourselves.Social Psychology,130-163.Prentice Hall,USA:Pearson.
〔14〕Baron,J. (2008).Thinking and decid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Bierhoff,H.W.,Klein,R.,& Kramp,P.(1991).Evidence for the altruistic personality from data on accident research.Journal of Personallity,59,263-280.
〔16〕Eisenberg,N.,Fabes,R.A.,&Spinrad,T.L.(1998).Prosocial development.John Wiley&Sons,Inc.
〔17〕Janoff-Bulman R,&Leggatt H K.(2002).Culture and social obcial obligation:When"shoule"are perceived as"wants".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36:260-270.
〔18〕Levine R,Norenzayan A,&Philbrick K.(2001).Cross-Cultrualdiffenrencesin helping strangers.Journalof Cross-Cultral Psychology,32:543-560.
〔19〕Wade-BenzoniK A,OkumuraT,BrettJM,etal.H.(2002).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72:1373-1395.
B844
A
1673-260X(2017)10-0088-02
2017-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