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LOVE
——北京十一学校年会行有感

2017-03-29 01:48武汉市第六中学杨幼萍
成才 2017年10期
关键词:智能家长学校

■ 武汉市第六中学 杨幼萍

教育即LOVE
——北京十一学校年会行有感

■ 武汉市第六中学 杨幼萍

今年8月25号到27号,笔者参加了江岸区教育局组织的北京十一学校年会参观与培训。

一直以来,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说过,教育的本质是“爱”,那么这次的教育观摩与培训,让我对教育之爱多了一分理解。也许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词,对“LOVE”(爱)这个词作一个重新的诠注:

第一是:“L”即闲暇(LESURE)

School这个词是从希腊语schole一词来的,意思是“闲暇”。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多德、柏拉图给青年讲课的地方就被称作schole,后又被英语借用用以称呼“学习场所”。或许在希腊人看来,教育就是享受一种闲适,学习就是一种有益的游戏。

而在十一学校中,我便看到了几个印象很深的场景。

场景一:咖啡吧里看到几个学生团在一起,桌前有笔记本电脑,不知在探讨什么。

场景二:中午的时间,林荫道上,几个背上背着琴包的孩子和我擦肩而过,不知准备到哪儿去。

场景三:几个学生,在校园里面拉几张桌子,然后在“兜售”他们的某些“产品”,不知销量如何。

可惜时间仓促,这些我都未及与之对话,所以有很多“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如果我们的学习成了一件“计时计工”的产品,然后用“集约化”的指标去“度量”的时候,正如我们身边许多的教师与学生,每天行色匆匆、脸色凝重,怕是难以生长出刚才那些孩子身上的从容与自得。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句似乎难以让人接受的话,却充满了辩证法。

第二是:“O”即乐观(OPTIMISM)

中国的教育比较流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本没有错,但错在我们把“勤苦”作为教育和学习的唯一指征,于是导致了两种可怕的倾向:

1.视野狭窄。唯分数论——“老师高能,学生高分,家长高兴”,而其实追求的实质永远是“高分”教育代替了“全人”教育。

2.视距短浅。学生在高考之前透支式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高考之后则报复性的“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这也是中国教育的基础教育,在各种学科竞赛与刷分考试中与其它西方国家比常常一骑绝尘,但在大学及更高水平的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与科研力却难望后者项背的原因之一吧!

记得我在一个教戏剧课的年轻男老师的展示海报前,和他聊了许久。对话基本如下:

我:你这个课应该是选修课吧?

他:不,是必修课。

我:……孩子们有这么多时间研究这个和高考没有直接关联的课吗?

他:高考本来就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孩子有各种出路。

我:家长都能支持你们的教学安排吗?

他:我们这个学校的孩子都是学业上不存在问题,他们追求更丰富更高层面的能与国际接轨的东西,家长孩子都已进入这个学校为自豪,学校家长孩子们有一样的认同。

我:……

不得不承认,我被震撼到了。无论这里的老师、家长还是孩子对于教育没有重压下的负重与尴尬,没有那种忧心忡忡与如履薄冰。于是教育在一种自信与互信的良性环境中,对于未来和现状都充满了那种“一切尽在手中”的乐观。

他们甚至会利用休息时间去工作与学习,也会有辛苦,但不是因为有鞭子在后,而是有阳光在前。

茶也是苦的,当你欣赏它,悦纳它时,你感受到的恰恰是回甘。

第三是:“V”即多样(VARIETY)

美国教育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孩子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等。

所以用任何过于单一与数据化的标准来衡量教育与学生,其实是对教育的最大伤害。作为教育受体的学生,如果没有选择的自由,就没有对不同智能全方位的尊重。

我们的教育改革其实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在2018年湖北3+3模式开启之后,估计我们更多的会实施一个过渡阶段的行政班与走班结合的混合模式。但,十一学校是全面走班,并且这种全面走班开始于2010年9月,不得不说,我们已经“落后”了近十年。

十一学校学生的选课走班改革中,数理化生第一个学科按难度分为不同的层次,而语英体技则分类设置了近100个课程,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生涯规划进行选择,这样便都有了自己选择的一张课程表。4000多名学生有4000多张课表,他们组合成了1430个教学班。所谓“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前提必须是给学生提供无际的空间与无限的选择。

在这样能够提供尽可能多样化的选择的学校中,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特征被尊重与生发出来。这里不再会聚焦于“优差”之别,而是不同的鲜明的个体,用各自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一起熠熠闪光。

第四是:“E”即唤起(EVOKE)

在教学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产婆术”。他的母亲是产婆,借此比喻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我以为“产婆”的意思在于:“胎儿”在“子宫”中自我发育,自我成长;产婆不能规划与设定“胎儿”的模式样貌,而只是引导与助产。

我在一个圆桌论坛中,看到了一段学生的视频,关于如何解决北京的大气污染问题的实验过程与成果展示:

孩子从实验选题到实验操作,到视频录制,甚至英语解说全部是孩子自主完成。而这只是老师课上的关于北京大气污染的一个活题讨论。然后在实验过程中,老师提供实验室及辅助设备,学生会向老师去请教某些建议与意见。

最后视频中的那个男孩用流利的英语对整个过程进行解说,面对镜头自信而笃定的目光昭示了所有在座的与会者:只有学生那种不断探究的好奇心,努力践行的成就感被唤醒与点燃了,学习才能从“要我学”的被迫被逼,升格为“我要学”的自由自主。

所以,教育是“爱”,而“爱(LOVE)”中确有深意,让我们慢慢品咂。

“未来”固然还未流行,但“未来”确然已经来临。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拭目以待,更须是捋袖上阵,是为十一学校年会“未来·已来”这个主题的含义吧!

责任编辑 郑占怡

猜你喜欢
智能家长学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