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伟 赵文团 唐震超 左俊祥 王 伟 脱丽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铁门关 841005)
棉花头水前揭膜试验研究
韩俊伟 赵文团 唐震超 左俊祥 王 伟 脱丽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铁门关 841005)
为了提高地膜回收率,减少残膜污染,采用头水前揭膜方法进行试验,研究了头水前揭膜与全生育期覆膜对地膜回收率、子棉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相比,头水前揭膜可提前回收地膜40%;子棉产量较全生育期覆膜增加4.7%;二者纤维长度和衣分差异不大。
棉花;头水前揭膜;地膜
种植棉花采用地膜能起到增温保墒、灭草节水等作用,是获取高产的重要技术之一[1-2]。由于地膜在棉花生产中多年连续使用,而播前人工捡拾残膜效率低,后期地膜机械回收技术不成熟,人工回收困难,造成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且逐年增加,导致耕地质量显著下降,棉花出苗和原棉品质受到较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地膜回收率,减少对土壤和原棉的污染,开展了本研究。本试验主要采用头水前揭膜和全生育期覆膜2种方法,研究其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更好地指导棉花生产。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棉花育种基地,>10℃的年平均积温为3920~4100℃,日照时数为3100~3200h,初霜期在10月10日,无霜期180d。耕层土质为粘土,pH值8.5,前茬作物为棉花,结合秋耕施猪粪45m3/hm2。
1.2 参试材料 参试品种为新陆中74号,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2014年选育。
1.3 试验方法 2016年4月19日播种,采用1.25m宽地膜,宽、窄行配置,行、株距(50+20)cm×13cm,理论株数18.9万株/hm2,7月12日打顶。
试验设头水前揭膜和全生育期覆膜(对照)2种模式,每小区100m2,3次重复。头水前揭膜时间为6月15日,揭中间宽行膜,占全膜约40%。
每个处理选择长势均匀的地块,进行定点定株调查;每个处理选3个点,每点在内外2行连续各取20株,于8月30日调查株高、叶龄、单株果枝数、单株铃数和始果节位。
由表1和表2可知,头水前揭膜的株高、叶龄、果枝台数、始果节位、收获株数和单铃重均低于全生育期覆膜,单株铃数、总铃数和子棉产量均高于全生育期覆膜,纤维长度和衣分变化不大。从棉铃纵向分布比例看,头水前揭膜上、中部棉铃略高于全生育期覆膜,下部棉铃低于全生育期覆膜;从棉铃横向分布比例看,头水前揭膜内围铃低于全生育期覆膜,外围铃明显高于全生育期覆膜,说明棉花在头水前揭膜对结铃部位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从表2产量性状看,头水前揭膜每hm2收获株数比全生育期覆膜少1.45万株,总铃数比全生育期覆膜多6.9万个,单株铃数多0.9个,子棉产量多209kg,说明头水前揭膜的棉花单产可提高4.7%;头水前揭膜与全生育期覆膜的纤维长度和衣分基本相同,说明头水前揭膜对棉花纤维长度和衣分影响不大。
棉花头水前揭膜可控制棉花旺长,使营养生长快速转化成生殖生长,从而使结铃多[3],产量高;另一方面能提前收回40%地膜,解决了秋耕前残膜不易捡拾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白色污染”。但灌水间隔时间必须缩短,整个生育期比对照多用水约3000m3/hm2,加大了用水成本。
表1 头水前揭膜对棉花各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2 头水前揭膜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
[1]肖晶荣,蒙凤丽,戴宏卫.地膜棉不同揭膜时期试验[J].新疆农业科学,1990(3):109-111
[2]牛生和,王华兵,朱环元.克拉玛依生态农业区揭膜对棉花生长的影响[J].新疆农垦科技,2007(5):14-15
[3]张权中,唐勇.不同地膜覆盖度的增温保墒作用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7(4):40-44
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