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娟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城市农业可持续的空间组织研究
郑娟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文章通过对日本和美国城市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梳理与总结,以及对上海城市农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归纳美日两国城市农业的可持续运作模式及空间组织,提出城市农业可持续的空间组织结构,以为我国城市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城市农业,可持续性,空间组织结构,发展模式
随着乡村建设和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关注点放在农场与城市人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中,由此形成了一批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城市郊区的“租地种菜”和“有机蔬菜”配送网站[1]。在当前食品价格上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社会背景下,城市中出现的这些农业活动和农业需求,是对食品安全、低碳城市建设、城乡融合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回应。我们不应该回避这些人居环境中自然生长的社会趋势,而应该以一种积极科学的态度去探索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城市农业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就近农业生产以及将农业整合入城市经济生态系统对于解决城市食物问题乃至城市综合问题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然而我国目前对城市农业的认识和实践还停留在郊区农业这个层面上,中国都市农业中心(2002)给出的定义为:都市农业是指地处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大城市的科技、人才、市场、信息、资金、装备等资源优势进行农业生产及相关活动,并紧密依托和服务于城市的区域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和高效化的现代农业,是城郊型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可以看出,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研究领域多在农业学科和经济学科上,与国际研究的内容发生实质性脱节,“单维度”“机械化”视角[2-3]使得“城市农业”在空间上并未发挥其本身更多的内涵。
本文选取重点发展城区农业的美国纽约和重点发展城郊农业的日本进行全面研究,并对城市农业萌芽的上海进行现状调查,尝试归纳一种可借鉴的农业空间模式。
美国纽约市城区面积约789 km2,2015年人口达到855万人。作为美国第二大城市,高密度的人居环境与中国上海极为相似。这样一个看似不可能成为城市农业兴盛地区的城市,却成为了美国城市农业实践的领导者。
美国规划机构从2005年开始将城市农业的关注点投向社区和区域食物规划系统,支持城市农业作为本地食物来源,制定食物系统规划,倡导食物都市主义。美国纽约市的城市农业空间模式就是在充分调查城市可利用闲置地(vacant)的基础上进行的城市农业空间布局。
1.1 纽约城市农业发展现状
纽约市共有4类城市农业:机构农园、商业农场、社区花园和社区农场(表1)。
表1 纽约市2012年城市农业类型及数量
1) 机构农园是指由纽约房屋管理局管辖的公共
建筑用地内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园,以及与非盈利组织GrowNYC合作的纽约公立学校农园。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主要功能是形成自产自销的闭合型食物系统以及重要的自然教育指导。
2) 商业农场数量较小,主要分布于建筑屋顶。截至2012年6月,纽约市只有3家盈利性的农场,其均属于大型屋顶式农场。
3) 据调查,在纽约市有超过490个社区花园(总面积约40.47 hm2),其用地性质属于社区或国家所有,由当地居民志愿者管理,其中80%的花园种植有农作物[4]。
4) 社区农场面积较大,一般在3 000 m2以上。纽约市的红钩社区农场就是在非营利性组织的带动下成立的一个为红钩青少年进行教育实践和提供就业机会的社区农场。2003年8月,Added Value与纽约城市公园部门以及康奈尔大学合作,将红钩地区一处破旧的操场改造成为社区城市农业中心[5]。红钩社区农场变成了一处供年轻人和老年人学习和使用的、充满生机的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自产的食物供给,为附近的孩子提供有价值的工作,形成上千美元的经济活动并提升了社区食品安全。
图1 红钩社区农场(照片来源:http://added-value.org)
1.2 纽约城市农业发展模式
1)寻找潜在发展空间。纽约的城市农业可利用的空间类型分为以下9种:空闲地,学校,开放空间,美国城市房屋局,地面停车场,绿道,私有公共空间(私人建筑商在公共场所建小花园、广场一类的场所,建成后公开使用或限制访问),院落空间,屋顶。研究表明,布鲁克林和南布朗克斯有大量小型可利用滞留地,中心城区所提供的可利用空间较少。
2)统筹相关参与者。纽约城市农业相关参与者分为以下4类:城市农民和园艺者、支持组织、投资者以及政府。农民和园艺者来自不同的组织或个人,有些可能是留在城市中的低收入人群,有些是社区的居民或是学校的学生。支持组织,即非政府组织在城市农业中充当联络员的角色,他们为农场提供工具、材料和成本资金,进行研究和推广,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帮助和培训,鼓励政府和城市机构制定完善的政策以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农产品销售。投资者通常是一些支持城市农业和城市食物系统项目的私人基金会。在纽约,有超过10个基金组织活跃地资助着城市农民、园艺者和相关组织。基金组织帮助非政府组织提升内在能力,投资复兴发展整个社区。在纽约,许多联邦、州立和地方政府都共同参与制定城市农业,提供设备和必需品,如木材或是堆肥设备等,同时与城市农业组织签订合同,提供项目和技术援助,以及建设和维护帮助。
总之,农业活动的空间已经与城市现存的空间肌理相融合。通过筛选、调查,农业的生产、运输、使用和回收空间与城市社区、组织和政府的协调配合,形成了一条高效联动的独特产业链。在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参与者之间的理解和协作使得空间利用效率达到最优,从而实现了人与土地的高度契合(表2)。
表2 纽约城市农业空间发展模式
表3 日本城市农业发展阶段与空间模式
日本城市自发性的农业活动始于1924年京都城郊,被称为市民农园,随后因二战消失。1969年开始,日本重新设立市民农园,开始了政府参与的城市农业发展阶段。
从表3可以看出,日本的城市农业类型以农园为主,空间类型为边缘镶嵌,大多分布在郊区地带,按照距居住区远近分为邻近型(4 km内)、日归型(30 km内)和滞在型(2~3 h车程)[6]。这与我国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兴起的周末农场的性质相似,是城市农业在城郊发展的一种场所式模式,这种模式的首要出发点是致力于倡导城市人的休闲和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对上海市城市农业的线上与实地调研,发现上海市目前的城市农业处于一个起步兴盛、发展散乱的状态。城市农业组织者从个体的居民到群体的政府均有所涉及,农地空间除最初的城郊型农业与学校实践农田外,屋顶、阳台、创意产业园甚至是公园均开始出现。遍地开花却无法可依,现存的城市农田只能通过在权属清晰的空间内(如军区食堂屋顶的“菜园”)存在,一些城市边缘区的居住社区,如上海梅陇镇的居住社区,在梅陇镇政府的新管理方式下开始私家小菜园的建设,这是政府在城市农业缺乏相关政策依据的情况下采取的符合目前法规要求的管理办法,即在一些有条件的小区允许居民在自己的院子里进行蔬菜种植,并与梅陇镇农业服务中心合作给予技术指导。在没有自家小院的小区,政府鼓励居民用蔬菜“绿化”家园,阳台种植开始出现,同样做法也出现在宝山区政府倡导的“阳台菜园”项目中。
在市民需求与管理政策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的条件下,部分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寻找方式来改变这种状态。越来越多的企业或是公园管理机构以及社会团体开始关注城市农业,并陆续将其付诸实践。表4是上海目前存在的城市农业机构与部分运营者的分类情况,可以看出,社会权属空间在当前占有绝大部分比例,并且多数是自产自销型模式,农业产业链较短,其社会影响力较小。
表4 上海城市农业空间分类
可持续的城市农业体系是一个闭合的生态系统,它分为宏观(城市农业空间公共政策)、中观(城市农业空间布局)以及微观(城市农业技术支撑)3个方面[7]。可持续的农业模式强调城市的多种功能,实现农业与城市的共生,形成闭合的生产消费循环体系。日本的城郊农园与美国纽约的城区农业为上海及我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首先,他们均从城市规划和设计上确定了农业的法律地位,为农业多功能发展留出或重构可利用空间。其次,美国纽约的生产者-联络者-支持者-决策者的四位一体参与模式使得城市农业空间得到有效利用与发展。综合以上研究提出城市农业的可持续空间组织结构:其中,政策决定者是所有空间的统领者,由其进行可使用空间的分配与监测;组织者对单项子空间进行使用规划,并通过慈善机构的介入进行财政和不同空间的人力或技术支持。在空间布局上,除最基本的生产空间与食用空间外,还应加入社会影响较大、需提供相关技术政策支持的分配空间与回收空间,通过将生产者的农作物进行社会群体化的分配(不同规模的群体,单位、社区或市场)与社会共享,使农业紧密融合于城市,达到效用最优化。社区餐厨处理机、分散式回收系统的使用使农业效能达到最大,最终形成闭合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城市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发展,政策上的支持与统筹,空间上的分析与布局,以及各类农业发展机制的研究与创建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刘娟娟.我国城市建成区都市农业可行性及策略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1.
[2]朱乐尧,周淑景.环城农业:中国城市农业问题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周维宏.论日本都市农业的概念变迁和发展状况[J].日本学刊,2009(4):42-55.
[4]Urban Design Lab.The Potential for Urban Agriculture in New York City[R].New York City:Columbia University,2011.
[5]Added Value.Urban farming & youth empowerment[EB/OL].[2016-10-27].http://www.added-value.org/mission/.
[6]周玉新.日本市民农园的经营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07(11):42-46.
[7]高宁.基于农业城市主义理论的规划思想与空间模式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12.
Sustainabl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Zheng Juanj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The paper concluded the sustainable operation model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Japan and USA through the review and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the two countries, an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Shanghai, it came up with the sustainabl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which was aim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China.
urban agriculture, sustainability, spatial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2016-10-27
郑娟娟(1991-),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E-mail: tjzjj1109@126.com
10.3969/j.issn.1672-4925.2017.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