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强 张云路 李 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北京“三山五园”整体性研究新思考*
朱 强 张云路 李 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三山五园”是我国重要的一处集自然、人文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片区。文章在对“三山五园”现有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尝试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针对区域新的问题与发展需求,对“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片区整体空间尺度上的科学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出新的思考。
风景园林,风景园林学科,“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片区
“三山五园”在历史上是指包括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这5座皇家园林组成的核心区、核心区内部穿插的过渡区(村庄、私家园林、农田、水利设施等)和周边的军事防御区组成的一个皇家园林综合功能区[1],它由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生态、人文和社会系统交织而成,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价值。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遭到了战争的致命打击,其庞大的聚落网络也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解体,随后便在长年中遭受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建国之后,党和政府加大了对该地区的保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将该区域划定为西郊皇家园林保护区;2012年的市党代会首次将“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片区建设列入首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项目。
作为北京近郊一处重要的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片区,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界,“三山五园”都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其现实意义在于:1)文化遗产的数量多、密度大、质量高,保护意义重大;2)作为北京西北郊历史文化公园的一部分和市区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既是休闲游憩的场所,也是抑制城市无序扩张的绿色隔离空间;3)由于地处城市与农村的过渡地带,该区域内开放空间的开发以及文教科研区的合理规划建设可促进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目前,由于“三山五园”地区已经融入城市之中,面临来自城市内部的诸多威胁与挑战,如何科学处理历史园林及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人居环境改善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成为当今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区域新的问题与发展需求,对“三山五园”整体性发展提出新的研究思考。
目前历史地理学科、规划建筑及风景园林学科对于“三山五园”地区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且不同学科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图1)。
图1 基于多学科的“三山五园”地区现有研究体系
历史地理学科对“三山五园”的历史脉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和梳理,侯仁之、张恩荫、张宝章等学者在总体规划布局、河湖水系变迁、古代园林及建筑的历史考证上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代表性的有《北京城的生命印记》[2]《三山五园史略》[3]《三山五园新探》[4]等著作;此外,何瑜、赵连稳、岳升阳[5-7]等学者也在地理历史的考证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填补了很多前人的学术空白。
规划与建筑学科对“三山五园”的规划布局理法以及总体格局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清华大学的周维权、郭黛姮、张杰、贾珺和天津大学的王其亨等学者在清代古建园林的设计手法、古代规划设计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有《颐和园》[8]《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9]《圆明园的“记忆遗产”——样式雷图档》[10]《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11]《北京私家园林志》[12]等;此外,刘剑、胡立辉、李树华[13-14]率先对“三山五园”地区的保护及控制范围进行界定,并且运用定量研究的手段分析不同时期景观格局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杨菁、李江[15]对“三山五园”地区的视觉空间设计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此外,还有岳升阳[16-17]、高大伟、王蒙[18-19]等多学科的学者对“三山五园”的遗产价值进行了论证,并且对未来“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遗产保护提出了策略。
风景园林学科的综合性较强,除了与历史地理、规划建筑学科共同对“三山五园”的规划设计理论、遗产保护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之外,还突出地对“三山五园”地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园林工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20-24]。
总体来看,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三山五园”现有研究主要在于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应用和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5大领域,这与风景园林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相一致,证明风景园林学科对于“三山五园”的研究涉及广泛、综合性强。然而很明显的是,无论是历史地理学科、规划建筑学科还是风景园林学科,对单个园林或构成要素的研究成果丰富且具有深度,但将“三山五园”视为一个综合片区进行整体性的研究较为欠缺。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 作为我国古代人居环境的杰作,目前“三山五园”的研究多关注于核心的园林或河湖水系等单个构成要素,忽略了与众多其他构成要素的关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其结论并不能代表整个“三山五园”地区。
2) 目前对于“三山五园”地区整体格局的研究较为初步,许多只是在单纯强调整体格局对于海淀区乃至北京市发展的重要性,而与生态、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及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关联的相关研究并不多。
3) 作为北京重要历史文化区域的“三山五园”地区,大多以某个静态节点为限定开展相关研究,许多尚停留在对清代之后的个别时间节点进行分析与对比,较为忽视该区域内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发展变迁的全面研究。面对首都快速的城市发展,缺乏宏观发展的动态认知和互动关系的梳理,难以对区域的保护与建设做出科学的指导。
结合风景园林学科的特点,本文尝试提出应对“三山五园”问题和发展需求的风景园林学科3大研究目标:
1) 针对“三山五园”片区整体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风景园林学科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环境的协调为中心、以自然与人文为研究对象的新的研究框架,强调“三山五园”地区整体性发展对于区域的社会、文化、经济的重要意义。
2) 风景园林学科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综合,成为在“三山五园”研究领域中整合不同专业与研究领域的平台,最终以一个整合不同专业的模式来探索其中的问题,从而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解决思路。
3) 将“三山五园”作为一个生态、历史、文化功能综合区域进行研究,更深入地辨识、描述和分析“三山五园”在历史发展中的空间变化规律和特征,系统地分析城市化过程与园林的相互关系与互动机制,为该区域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3.1 生态基础设施研究
由于“三山五园”地处北京中心城区西北部的城市建成区与西山之间,风景园林学科应紧密结合历史地理与规划建筑等学科,在宏观层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避免出现“三山五园”中历史名园成为生态孤岛的情况持续恶化;应结合城市的发展,为区域内绿地系统的完善与更新提供宏观层面的指导,同时应在园外物质空间与视觉空间的开发建设中提供很好的指导和管控,避免出现违背生态发展的大小规模的建设,尤其注重天际线的保护。在微观层面,风景园林学科可能会着重于区域内诸多单体园林的外环境自然风貌的恢复(如万寿山、玉泉山之间的两山区域)以及新建公园绿地的建设(如北坞公园)。
3.2 区域整体发展演变特征研究
风景园林学科应突破静态的“三山五园”的研究思维,加强该地区尤其是清代之前的历史研究,从而填补历史空白。当前城市的发展变化迅速,以动态的视角研究“三山五园”,可以突破原本以清代为主要研究的时间段,从而构建场地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全面发展关系,寻找区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对该区域的未来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引。
3.3 评价体系研究
风景园林学科应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继续坚持原有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三山五园”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地研究该区域的历史发展轨迹并且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能为影响该区域发展的不同要素建立科学关联性,为更加深入地研究其作用关系提供依据。
3.4 绿色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研究
首都城镇化建设和气候变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三山五园”地区的历史格局,但同时也为它带来了发展机遇:风景园林学科应充分发挥绿地资源的生态效益,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塑,包括将原有稻田改造为具有历史风貌的现代郊野公园,如北坞公园中还保留了京西稻的历史记忆。近年来西山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大西山景观规划、“三山五园”绿道建设和“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规划等研究实践已经开展,尤其是作为“三山五园”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的西山森林,因受到技术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任重而道远,风景园林可为这些实践中绿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3.5 城镇化背景下区域规划方法论研究
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的“三山五园”研究,应将针对三山五园的“特殊”研究上升为针对我国自然文化区域普适性的凝炼的理论成果,最终为我国众多具有集合了历史文化遗产、自然山水景观的历史文化区域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当下提供有效保护和合理建设的规划方法论。这将让风景园林视角下的“三山五园”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普适价值和实际意义。
“三山五园”不但属于历史与现在,同样属于未来。对于科学界而言,如何综合多个学科的智慧,在有效保护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历史园林及周边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人居环境改善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关系,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当前,风景园林学科、规划建筑学科、地理历史学科已经对“三山五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但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会发现,一方面,“三山五园”作为一个庞大的历史文化片区体系,存在着整体研究上的一些研究空白,这些空白或许对于整个“三山五园”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都需要学者们持续地关注和挖掘;另一方面,风景园林学科应该多尝试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特别应综合吸收森林生态学的理论,开拓新的思路,将过去与现在和未来进行恰当的对接,如思考古典园林中山水关系、空间理法、建筑营造、文化意象表达等等对于当代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启示,也可以思考文化遗产与人居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对于未来该片区的整体发展提供不同的思路。
[1]阙镇清.再失一城─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集群:三山五园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没落[J].装饰,2007(11):16-20.
[2]侯仁之.北京城的生命印记[M].北京:三联书店,2009.
[3]张恩荫.三山五园史略[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3.
[4]张宝章.三山五园新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何瑜.三山五园称谓的由来及其历史地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1):60-61.
[6]赵连稳.清代三山五园地区水系的形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1):16-21.
[7]岳升阳.京西绿化带建设与传统景观保护[J].北京规划建设,2000(3):17-20.
[8]周维权.颐和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9]郭黛姮.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0]郭黛姮,贺艳.圆明园的“记忆遗产”:样式雷图档[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11]张杰.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2]贾珺.北京私家园林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3]刘剑,胡立辉,李树华.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界定探析[J].中国园林,2009,25(9):15-18.
[14]刘剑,胡立辉,李树华.北京“三山五园”地区景观历史性变迁分析[J].中国园林,2011,27(2):54-58.
[15]杨菁,李江.北京西郊皇家园林的整体视觉设计[J].中国园林,2014,30(2):105-108.
[16]岳升阳.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1):61-63.
[17]岳升阳.颐和园、圆明园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与区域改造[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39-44.
[18]高大伟,秦雷.北京西郊皇家园林保护区文化与生态资源保护[C]//第八届中日韩风景园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9]王海蒙,梁伟,贺艳.北京三山五园地区现状问题与解决方案初探[J].北京规划建设,2013(5):69-73.
[20]赵君.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1]仇莉.明清皇家园林植物景观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22]周肖红.历史名园植物景观的传承:以香山公园历史文化植物景观的保护和恢复为例[C]//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北京:2010.
[23]周曦,葛书红.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一些思考[J].中国园林,2005,21(11):69-71.
[24]李正,李雄,裴欣.京西稻的景观变迁兼述其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J].风景园林,2015(12):58-65.
New Thoughts on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Region in Beijing
Zhu Qiang Zhang Yunlu Li Xiong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Th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Region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ea incorporating nature and humanity in China. Based on a summary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the Region, this article,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science, attempted to put new thoughts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he whole spatial scale of th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Region with an eye to the new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demand arising in the reg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ienc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Region
2016-05-2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美丽乡村视角的苏南城郊型丘陵农业景观系统的多维构建(编号:BK20151324);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资助
朱强(1992-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E-mail:15011283603@qq.com
张云路(1986- ),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城乡绿地系统规划。E-mail:zhangyunlu1986829@163.com
10.3969/j.issn.1672-4925.2017.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