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周华 张尊敬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扶正解毒合剂佐治气阴两虚型肺癌患者30例
何周华 张尊敬#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肺癌 化疗 扶正解毒合剂 气阴两虚
笔者采用扶正解毒合剂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近1年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且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3~70岁,平均57.7岁;病理分型腺癌16例,鳞癌12例,其他2例;肿瘤分期:ⅢB期14例,Ⅳ期16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0~71岁,平均56.8岁;病理分型腺癌15例,鳞癌14例,其他1例;肿瘤分期:肿瘤分期:Ⅲb期15例,Ⅳ期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1]中关于肺癌气阴两虚证型诊断标准拟定。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分期采用2009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国际肺癌研究会公布的第7版。
2.1 对照组:单纯使用GP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化疗1个周期为21天,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合剂每次30ml,每日3次,口服辅助治疗。疗程同上。
3.1 疗效标准:生存质量:按karnofsky记分制,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评分增加>10分为改善,评分减少>10分为降低,增加或减少<10分为稳定。毒副反应:两组治疗结束后观察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便秘、食欲不振、腹泻)的发生率,复查血常规观察血液毒性发生率。
3.2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例)
表2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例)
肺癌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属于“咳嗽”“咯血”“胸痛”“肺积”“肺岩”等病范畴。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邪毒乘虚入肺,邪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失宣降,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以致邪气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证属本虚标实,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肾等。肺癌晚期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以虚证为主,其中气虚、阴虚证最为常见[3],故治以补益气阴为主;但临床上又多虚实夹杂,常伴痰浊、热邪,兼癌毒存在,故还需辅以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的治法。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稳定瘤体,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根据其病症特点,当以扶正解毒为主,所用扶正解毒合剂主要成分为太子参、黄芪、白术、女贞子、薏苡仁、猫人参、白花蛇舌草、藤梨根、石见穿、龙葵、半枝莲、蜂房、紫苏梗。其中太子参、黄芪补气生津,配合白术、女贞子以加强益气养阴健脾之效,米仁散结消积,猫人参、白花蛇舌草、藤梨根、石见穿、龙葵、半枝莲、蜂房治以解毒散结抗癌,紫苏梗行气运脾。全方诸药协力,扶正的基础上兼具解毒,标本兼顾,降低化疗药物的引起的相关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灶,2003: 475.
[2]支修益,石远凯,于金明,等.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1):67-78.
[3]谢长生,王东建,潘磊,等.561例肺癌中医证型与TNM分期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探索[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6):398-399.
2016-08-24
# 通讯作者:张尊敬,E-mai l:he200401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