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课改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总是静静地听着老师的分析、讲解,显得单调、沉闷。课改后,小组合作学习,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使语文课变得热闹非凡。
课标修订后,在教学建议关于阅读教学部分添加了“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一句,这是在帮助语文教师校准方向。如一潭死水般的静,静得没有思维的流动不行;如喧哗闹市般的动,动得没有实效也不行。因此,我正在探寻着一种动静平衡的语文阅读教学。
【案例描述】
《鸟语》教学片段:
师:有一位同学在预习时提问:作者到底能不能听懂鸟语?(许多学生立即举起了手)
师:别急,静静地读一读课文,仔细地想一想,再下结论。另外,在能支撑你观点的词句边做上记号,以便交流。(学生默读,作批注,时间约八分钟)
生1:我认为作者能听懂鸟语。课文里写了他和布谷鸟对话,一问一答,无拘无束。
生2: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作者根本听不懂鸟语。你看第七自然段“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和鸟对话都是作者的猜想。
生1:第七自然段写了作者向鸟类学习,得到了很多收获。
生3:你说的那些收获是他从鸟的行为中得到了启示,而且他说他以“知音”自居。“自居”说明是作者自己把自己当鸟的“知音”,不是真的。后面的“编织”也说明作者不懂鸟语。
生1:我还是觉得作者懂鸟语。
师:如果你的依据不足,可以请和你观点相同的同学与大家交流。
生1:有谁和我一样认为作者能听懂鸟语呢?
生4:我认为作者虽然不像公冶长那样精通鸟语,但是他爱鸟,用心和鸟交流,所以能收获这么多的快乐、道理。
师:能说说作者是怎样爱鸟,怎样用心和鸟交流的吗?静静地默读课文,用心体会,在重要的词句旁做批注。
……
【案例分析】
《鸟语》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15课。课文情真意切地呈现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鸟儿给“我”带来的无穷乐趣与深刻启示。文章内容浅显,情趣盎然,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鸟儿的无比喜爱之情,萦绕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对作者的爱鸟之情体会深入。我认为,这是在“静”与“动”的和谐相长中产生的质的变化。
一、“静”
1.静读。静读即默读。默讀是朗读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默读不出声,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
2.静思。静读是为了静思。学生围绕“作者到底能不能听懂鸟语?”这一问题静静地默读课文,品词析句,寻找答案和依据,时长约为八分钟。在这八分钟的时间里,每一个孩子都进行了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
3.静听。在交流时,一个学生发表观点,陈述理由,其他学生都在静静地倾听,与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对照,抓住关键,与发言学生对话。
二、“动”
1.动脑。上述片段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他们思考着:作者到底能不能听懂鸟语?文中有哪些词语说明了这一点?同学的观点和我的有什么不同?谁的更有道理?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正主动与文本、作者、同学对话。
2.动手。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默读思考中,每个学生随时将重要词语勾画下来,并在一旁写下点滴感悟。
3.动嘴。动嘴即发言。在交流过程中,老师只说了一句话用以引导学生请同观点的同学帮自己补充,其余均为学生发言。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碰撞出美丽的火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4.动情。关于“到底懂不懂鸟语”的争论基本都还停留在内容的层面,可是随着讨论的深入,有学生说:“我认为作者虽然不像公冶长那样精通鸟语,但是他爱鸟,用心和鸟交流,所以能收获这么多的快乐、道理。”她体会到了作者爱鸟的情感。
三、“静”与“动”
1.“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融
一个问题让学动了起来,积极探寻答案,于是在静读、静听中动手写,动脑想,在发言中展现静思的成果。“静”与“动”是不可单独割裂开来的高度统一体。离开了“动”,学生思维停滞,课堂便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离开了“静”,“动”立即变得空洞,虚有其表,毫无价值。
2.“静”是“动”的准备,“动”是“静”的发展,动静相长
(1)“静”是“动”的准备。静可生慧。从文字中知道作者并没有精通鸟语,又深入到与鸟的对话和猜想都出于爱鸟之情。这些感悟完全是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获得的,没有一丝老师的讲解。欣喜的同时,究其原因,得益于之前那长达八分钟的静读、静思。静静地思考之后才能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说得正确,说得深入。
(2)“动”是“静”的发展。在动手写,动嘴说之后,学生静读、静思得来的感悟在逐步加深。因为“动”使得思维的火花在碰撞,因为思维的碰撞促使他们再读、再想、再提升。教学片段中,生4初次默读课文后,在书上做的批注仅限于作者不懂鸟语,对话和故事都是猜测编撰的。可是在听到同学说作者懂鸟语时,她再次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作者爱鸟之情。
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学生有时需要默默无声地读,专心致志地听,仔仔细细地想,安安静静地写,可谓静得丰富;有时需要声情并茂地读,文思敏捷地说,你来我往地议,栩栩如生地写,可谓动得精彩。在“动”与“静”的和谐相生中,学生有了真正的收获,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何文胜.从能力训练角度论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M].香港: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