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婷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师范技能,它反映的是音乐专业办学水平。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数字时代的学生已经不能产生有效的刺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伴奏学习提供了便利,拓展了内容,更新了方法,提高了效率。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在该课程的“内容、方法、时间、评价”四个环节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使该课程的教学焕然一新,为传统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供借鉴的范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钢琴;伴奏;改革
一、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现状
钢琴即兴伴奏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师范技能。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包括了钢琴技能、视唱练耳、乐理基础、曲式和声等课程的要求,反映出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往往体现了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历来备受各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数字时代的学生已经不能产生有效的刺激。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主要是大课和小组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主讲教师在大教室每周为全班的同学上一次连堂大课,讲解伴奏的理论知识,弹奏的要求,布置课后练习作业。课后学生练习,在每周一节的小组课上检查作业完成情况。这种授课形式,在班额小,学生自身水平较好,学习主动性、自律性较高的情况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但随着近年大学的扩招,生源质量有所下降,特别是我们地方二本院校的学生大多钢琴水平不高,这种教学形式就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很多学生上完大课后没有及时练习,遗忘的快,教师普遍反映小组课的还课质量不高。如何在传统的钢琴伴奏教学形式中有效融入信息技术的新方法和新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形成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钢琴伴奏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整体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是在新形势下的一个新课题。
二、信息技术与钢琴即兴伴奏结合的改革实践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钢琴伴奏与即兴伴奏”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老师们先后申请了多项教改课题并立项,其中“基于信息技术视角的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改革与实践”校级教改项目,以我院在音乐科技领域的优势为依托,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条我院即兴伴奏教学的新途径,构建一支各具优势的教学团队,形成在同类学校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编撰一套适合当前学生具体情况而又结合信息技术的特色教材。这一独特的视角为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打开了一扇窗,使我们能够以数码人类学理论为人性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教学的手段,重塑了课程教学的观念,培养了一大批伴奏水平过硬的学生,他们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社会音乐教育培训、文化馆站的音乐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流程,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内容,方法,实践,评价四个环节深度融合信息技术。
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极大的开阔了中小学生的音乐视野,学生所接触的音乐类别远远超出了课本的局限,中小学音乐课也早已脱离了单纯是唱歌课的历史。随着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改革的深入,音乐素质的培养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培养“准老师”的过程中,也不能局限于只是让学生练习传统的伴奏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与之相关的综合知识,特别是要赋予信息时代的特色,使教学手段与时俱进。学生中有的钢琴基础好,有的理论基础好,有的声乐基础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学习中树立信息,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之一。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设计了4种伴奏学习内容,4种伴奏考核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弹奏、伴奏谱编配、自弹自唱、数码钢琴自动伴奏等形式展现自己的能力。比如与“音乐科技基础”课程相结合,利用所写即所听的制谱软件,编配出漂亮的伴奏乐谱;利用数码钢琴的自动伴奏系统,配奏出悦耳的电声音响等等,即兴伴奏已不局限于钢琴一种形式。对学生的考核也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特别引入大数据的理念和原理,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客观、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二)打造师资团队,使教学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发挥,学生能够最大限度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
以往在大課的课堂上,教师最多设计出ppt课件,能够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就可以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掌握更新的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学院在音乐科技领域研究实力较强,我们分析了在信息技术视角下新型师资应具备的条件,由音乐科技教研室的老师针对性的展开培训,使教学团队尽快掌握了相关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团队的老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学生从以往的单个老师辅导变为团队辅导,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含金量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三)课程以专题或讲座的形式进行,各章节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便于形成网络课程资源,利于学生课后进行自学提高。
在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对执教教师的能力水平进行评估,从专和精的角度,科学分工,合理分配教学内容。通过模块化、专题化设计教学内容,是学生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视频记录,为学生自学提供参考。
(四)引入项目实训机制,以项目引领学习任务,以任务引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随着学院教学条件的改善,从2013级的本科班教学开始,伴奏课在条件更为先进的数码钢琴教室讲授,教师授课时学生一人一琴,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可以马上实践,便于知识的记忆和巩固,无形中就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师生形成良好互动,教师也可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精准指导、有的放矢。
(五)结合课程考试改革项目,力促教学过程与结果全面开花。
本课程的教学是在考试改革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的共同推进下展开的。课题组在前期做了许多工作。首先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对本院伴奏与即兴伴奏考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在教学工作中逐一落实,形成了最终的考核方式和考试内容,通过对两个年级考试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实践,形成了以下特色:
1、变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分考核模块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然后再综合分析,最大程度的发挥各自同学不同的优势。
2、丰富考试内容,学生各展所长。考试内容得到扩展,包括(1)钢琴原谱伴奏;(2)中小学教材歌曲即兴配奏;(3)中小学教材歌曲的自弹自唱;(4)计算机设计伴奏;(5)数码钢琴自动伴奏系统弹唱;(6)以考试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学习汇报。
3、评价方式的改变。考试的方式在以往由主讲教师单独在琴房考核,变为授课教师团队集体观摩评分,强调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整合老师各自的优势,全方位评估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综合素质也明显改善,教学班级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为我们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树立了信心。
三、博采众长,与时俱进,努力促进以学生成才
钢琴伴奏与即兴伴奏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所有开设音乐教育专业的院校均将其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大量的老师在教法和学法等方面对此课程做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借鉴了他人的优秀成果,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改革思路,所取得的成果也是跨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晶。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充分证明,只有博采众长,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实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形成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钢琴伴奏课程的教学质量,整体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并最终促进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