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摘 要:英文科技期刊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扮演着指导、引领和推进作用。然而,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滞后于科学技术水平,数量众多的科研成果流向国外期刊。本文引用数据和实例,深入剖析了我国英文学术期刊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主观和客观原因,并从科研体制、思想认识、运作模式、产品服务、信息技术、交流合作、精品意识、创新观念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指出办好英文科技期刊对我国掌握科学技术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3-0215-02
伴随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我国科学技术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统计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在过去10年间共发表国际论文136.98万篇,居世界第2。但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相对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在数量、质量和影响力方面相对滞后。截止2014年底,国内英文科技期刊仅有262种,只占我国科技期刊总数的5%左右,远低于其他主要非英语国家如德国(53.09%),日本(38.36%)和法国(32.93%)。此外,2014年,我国被SCI收录的有CN刊号的127种英文期刊,仅占总收录期刊的1.5%,且大部分位于Q3和Q4区,少量进入Q1和Q2区的期刊发表论文数量有限,较难形成国际影响力。①反观国外,以2012年为例,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高于30的6种国际期刊(Nature, Science, Cell, Chem. Rev., New Engl.J.Med.,Lancet)皆出于英美两个国家。②
面对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必须意识到办好英文科技期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英文科技期刊承载着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与国际接轨,普及科学知识,推进成果转化的重要使命,从而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扮演着独有的指导、引领和推进作用。英文科技期刊是世界各国科学思想碰撞汇聚争鸣的大舞台,是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间软实力竞争的竞技场。英文学术期刊既承载了科学的探索和创新,其自身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和创新精神的体现。办好科技期刊,特别是英文科技期刊,需要在不断探索与创新进取中寻求突破和提升,需要将其视为一项科学事业和民族振兴产业来发展。
1 制约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的“三大要素”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自身局限性”,“国际行业冲击”和“国内制度制约”三个方面。这种困境首先表现在国内英文学术期刊对优秀科研成果及投稿吸引力不足,进而很难通过高质量内容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吸引更多优秀成果,导致良性循环路径受阻。大量优秀科研稿件外流,国际稿源匮乏,使得国内英文期刊不能很好反映科学技术实际发展水平,更不用说促进和引领科技进步。
国内英文科技期刊读者数量受到国际,特别是欧美等英语母语国家科技期刊的冲击。相较于普通媒体,科技期刊的传播对象受到专业领域和学历层次等方面的限制。抛开英文水平这一因素,即使国内英文科技期刊的论文可以满足一部分读者的需求,但其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学科交叉和综合视角、面向大众的科普性不强,而国外成熟期刊已经树立起权威性和品牌效应,加之母语优势和运作模式的冲击,大大降低了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对读者的吸引力,而科技期刊的读者也是潜在的作者,读者数量匮乏影响到的不仅是其发行、赢利和国际影响力,更制约了内容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不同于国外科技期刊集团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规模运作,我国学术期刊的运作模式相对单一,主办单位多为高校、科研院所和学术组织,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经营规模有限,灵活性不强。而国外学术期刊注重品牌的创立、维护和拓展,对自身发展有着明确的目标。例如,创刊于1869年的世界著名期刊《Nature》在当代科学发展中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相继创办了报道前沿成果的《Nature Genetics》,《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等一系列专业子刊,形成Nature Publishing Group(npg),以集团式发展,服务遍及读者、作者、图书馆、出版社、广告客户等群体。又如,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目前发行电子期刊45种,全部被SCI收录。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主办70余种期刊杂志。德国施普林格公司出版期刊2900余种。集群式规模发展有效提升办刊效率、品牌效应和影响力,资源共享降低经营成本,而多渠道融资和雄厚的资本又促进了期刊质量提升。
此外,在不具备语言优势的条件下,英文期刊国际化进程还需要缩短出版周期,争取科研成果首发权,版式设计风格国际化,衍生产品和服务与国际对接,以及在信息化自主出版传播等方面取得突破。另外,从我国英文期刊发展的制度环境来说,国内科研体系成果评价机制较为单一,偏重国际论文的数量和所在期刊影响因子,并或多或少影响科研资源分配、职称进升、科技奖励、学位获取等,进一步制约我国英文期刊的发展,不利于真正原创性成果的產生。
综合上述分析,需要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竞争力,应对行业挑战,并开拓利于英文期刊发展的制度环境,才能寻求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进一步提升,实现国际化目标。
2 找准办刊定位,注重发展质量与改革发展模式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是我国英文学术期刊找准发展策略的关键。国家不但应大力打造英文期刊品牌,扩大影响力,提升吸引力,掌握主动权,英文科技期刊也应当充分认识自身使命,肩负起用英语展示中国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责任,让自身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科技发展成就的窗口,得到学术界认可,并逐步开拓世界市场。为此,始终坚持国际化办刊标准,严把质量关是发展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步实施,不可急于求成,片面追求国际稿源、国际编委和审稿专家的数量,而忽视他们对期刊发展的实质贡献。
在西方科技期刊办刊的成熟经验中,对产业化分工模式的探索是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世界出版业集团化经营与专业化分工已成趋势,国际一流期刊的编辑出版流程与质量控制方式也在不断适应这种趋势:加盟出版集团,与其分工合作;组成专业期刊集群,寻求规模效应;管理、编辑和营销分离,各自朝专业化方向发展,期刊的生产加工采用大工业分工合作的流水作业方式。③世界著名《Science》杂志实行管理、编辑、市场营销“三权分立”,美国科学促进会提供经费,由一个科学家组成的理事会领导,理事会决定期刊报道的重点方向,由编辑部组织实施。产业分工和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扩大影响,形成品牌优势。国内英文期刊在建立一只高素质编辑队伍的同时,可以探索以高水平科学家组成的刊委会为领导机构的期刊运营模式,将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分离,并在政策和待遇上给予管理、编辑和经营人才支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人才队伍和生产组织优化助力期刊发展。
3 发挥“人”在办刊中的核心作用
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把握科技发展动向,不为单纯办刊而办刊,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注重与国内国际顶尖科学家、科研团队、读者、作者群体建立良好的互动是提升英文期刊内容学术水平和吸引读者的有效方式。期刊的编辑队伍不仅应有专业素质,更需要能够把握学术发展前沿和具有广阔视野的研究型、复合型人才。国内科研人员不仅应具有良好的英文论文写作能力和语言素养,更要熟练运用英语与国际顶尖科学家交流合作。良好的交流合作不仅会给期刊的发展建立人脉网络,更会丰富期刊内容,增强对读者和作者的吸引力,并将这种吸引力内化于办刊中。例如,《Science》开设导读、读者来信、科学家通信等专栏,为沟通编者、读者和作者,促进联系交流创造条件,此外,杂志不仅刊登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也有科技新闻。读者至上的理念加之丰富的内容和良好的交流互动,能够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注入新活力。
4 从与大出版商合作到走出自己的信息化道路
通过信息化扩大影响力,从而被世界知名检索机构数据库收录,是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实现国际化的捷径。国内不少英文期刊在这一方面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如2008年创刊的《石油勘探与开发(英文版)》与位于荷兰的Elsevier出版公司合作,通过其ScienceDirect平台面向全球发行,有效提升了期刊的国际显示度,获得更多国际读者和引用机会,目前已被SCI、Ei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在此基础上,期刊还借助该平台开通自己的网站,通过限时免费阅读服务和发布约稿通知等增强了其服务读者和作者的灵活性。又如,创刊于1990年的《林业研究》(英文版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在注重网站建设的同时,与Springer出版商合作,在短期内提升了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同时由电子邮件投稿改为在线投稿,并与美国在线审稿系统(Editor Manager)平台合作,提高了审稿效率。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借助世界大出版商扩大影响力的同时,更应当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积极着手研发建立具有自主技术的信息平台,探索信息化传播规律,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出版业掌握自主权,避免陷入“先松后紧”,受制于世界大出版商的被动局面。
5 树立精品意识与创新精神
“细节决定成败”,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需要精品意识的支持,无论对产品还是服务都应精益求精。在面向全世界竞争优秀科研成果的发表权时,唯有按照国际标准打造自身,用精品营造实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但要在审稿中严把文章质量,必要时可聘请在本领域且英语为母语的专家为文章把语言关,还应从内容到外在,从产品到服务,如封面排版设计、文字图表布局、订阅推广服务等方面与国际对接,做到精益求精。
科技期刊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的媒介,其自身在发展中也应是创新精神的代表。从产品和服务生产过程,到经营管理开拓,都需要将自身置于创新意识驱动下。《Science》杂志历经百余年发展,经久不衰,固然与其始终保持了刊物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普及性以及历届刊物的主编和管理层人员对科学办刊的执着分不开,更重要的是其将自己置身于知识创新、知识推广、知识应用的中心环节。杂志社将赢利用于新兴科技领域投资,从中获得科技成果深层报道的题材和投资利润。④从引导科研到投资科研,科技期刊被置于知识创新、知识推广、知识应用的中心环节。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只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开拓,以创新精神为自我提升源动力,才能应对困难和挑战,走出一条宽阔的发展道路。
6 健全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完善制度支持
我国需要多源化科研成果评价体制,改变以国际论文数量和刊物影响因子为参考的“粗放式”衡量标准,建立完善的、成熟的、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国内学界应以客观审慎的态度看待期刊,特别是国际刊物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必须意识到期刊只是众多成果评价指标之一,与此同时,净化自身科研氛围,摒弃浮躁的学术风气,在与世界一流科技体系横向对比中从总体上审视自身不足,缩小发展差距,逐步树立对我国科研体系和学术评价的信心。
不容否认,目前国内英文期刊在科研成果实际价值的准确评估上发挥不到与国际期刊相等的功效,但如果我国自主出版的英文期刊缺少科研界的充分信认,国内英文科技期刊会继续面临被动局面。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优秀英文科技期刊,应尽快出台政策,打造国家级综合性期刊,支持英文期刊对标世界一流发展,鼓励国家投入的重点科研项目优秀科研成果在英文科技期刊首发,在科研成果评定、学位授予等方面给予中国优秀英文科技期刊充分认可和支持。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懈努力,世界科技工作者的目光会越来越多地投向我国的英文科技期刊,从而使我国科学技术在资源、话语权和领导力上从被动走向主动。
7 结语
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办好英文期刊不仅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更能够使我国在当今科技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掌握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学术价值。然而受客观局限性和主观因素制约,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经受着艰巨而复杂的挑战。虽然一个顶级期刊的诞生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我们也应尽快行动起来,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质量控制、信息化、人才队伍、产品和服务上以国际化标准严格要求,以国际化思维拓展提升,以国际化视角审视自身,以国际化高度树立自信。相信在一代又一代科技期刊工作者的探索与努力下,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会得到显著提升,学术氛围和知识资源会得到更大改良和丰富。
参考文献
[1]郭焕芳,王俊丽,陈静,郑爱莲.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之路探讨:以《中国化学快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8):892-896.
[2]王磊,孙守增.国外学术期刊成功的品牌建设经验和盈利模式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4):639-641.
[3]王健.国外学术期刊的运作模式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7(4):126-128.
[4]王应宽.美国《科学》杂志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04(12):80-83.
[5]宋立臣,許怀先,王大锐.国内科技期刊国际化“三步走”策略与实践:以《石油勘探与开发(英文版)》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3(8):85-88.
[6]朱虹.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科学,2016(11):154-156.
[7]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执委会.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8]邓建元主编,袁文页副主编.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注释:
①郭焕芳,王俊丽,陈静,郑爱莲.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之路探讨:以《中国化学快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8):892-896.
②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③王健.国外学术期刊的运作模式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7,(第4期).126-128.
④王应宽.美国《科学》杂志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04(12):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