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飞
在中国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境内,有一个名为“可可托海”的国家地质公园。在哈萨克语中,可可托海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尽管它并不是海洋,但如同绿色的海洋一样美丽。独特的地质条件创造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的一场特大地震给它留下了一道巨大的“伤疤”,至今仍清晰可见,并让它名扬四海。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可可托海,寻找神秘的地震遗迹。
罕见的地震断裂带
可可托海有一条长达176千米的宽大沟槽,一般宽度为10米,最大宽度可达4千米。放眼望去,绵延数十千米的山体如同被刀割斧劈一般。从上空俯瞰,它恰似一条巨龙穿行在高山峡谷之间,令人惊讶不已。這就是著名的卡拉先格尔断裂带。
它是如何形成的呢?据资料记载,1931年8月11日,一场8级特大地震袭击了富蕴县,强烈的地震波迅速传遍全球。在当时地震监测手段并不先进的条件下,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地以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记录下了传来的地震波,有强烈震感的范围直径达2500千米。而地震造成的破坏半径达到500千米,殃及整个北疆地区,相距甚远的吐鲁番、哈密等地都有房屋倒塌的情况出现。一些经历过此次地震而幸存下来的老人回忆说,这场地震不仅震动剧烈,而且持续时间很长,人们在平地上摇摇晃晃无法行走,爬起来又再次摔倒。
正是80多年前的那场威力巨大的地震,将坚硬的岩石震裂成了宽大的沟槽,形成了长长的岩层破碎带。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当时该地区人烟稀少,并未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虽然已经很多年过去了,但可可托海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以及较少的人为破坏,使得这条罕见的地震断裂带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如今世界上最壮观、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遗迹,并被人们赋予了“地震博物馆”的称号。每年都会有很多专家学者到此开展研究工作,希望能通过对这里的研究找到地震发生的规律,以便更好地对世界其他地方的地震进行预警和预报。
美丽的伊雷木湖
在可可托海小镇西南约4千米的地方,有一片面积广阔的水域,名曰“伊雷木湖”。它南北长6~7千米,东西宽2~4千米,湖面海拔约1120米,平均水深9米,最深处可达100米。碧绿的伊雷木湖如同一颗巨大的海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间,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岸边的绿树、红花、青草、白羊,还有那成群结队的骆驼,真是一幅绝美的画卷。
伊雷木湖也是一处地震遗迹。通常而言,大地震发生之后形成的地震遗迹除了断裂带之外,还有地震堰塞湖、地震鼓包、地震滑坡、断陷盆地等多种形态。伊雷木湖原本就是一个断陷盆地,属于湖泊分类中的构造湖。由于它恰好位于额尔齐斯河与其支流卡依尔特河的交汇处,经人工修建拦河坝而成为一座美丽的水库型湖泊。伊雷木湖的湖水源白高山冰雪融水,冰冷刺骨,不利于植物的繁殖与生长,故而湖水十分纯净,显得异常清澈。
惊人的“三号矿坑”
很久以前,居住在可可托海附近的牧民经常会在无意中捡到各种美丽的宝石。这一现象引起了地质学家的关注,他们在当地牧民的指引下,竟然真的找到了好几处绿柱石(祖母绿宝石的原矿)的矿化点。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地质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天然宝藏”——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从上空俯视,它只不过是一个直径约250米、深约200米的大坑,周围是一圈一圈螺旋状的盘山公路,仿佛一座规模宏大的古罗马斗兽场,但是其中蕴藏的矿物种类达86种之多。从地质学角度来看,“三号矿坑”是伟晶岩矿床。所谓的“伟晶岩”,是指它经常含有粗大的晶体。也就是说,我们在这样的岩石中经常可以找到结晶完美、个头很大的矿物,除了常见的长石、石英、云母之外,还有锂辉石、祖母绿、海蓝宝石、石榴石、碧玺等多种宝石。
“三号矿坑”也从另外一个角度间接证明了,可可托海曾经是地质活跃地带,正是地下深处炽热的岩浆不断向上侵入,形成伟晶岩,才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珍贵的矿物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