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燕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网络有着无穷的魅力,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世界”在初中生的眼中不再像以前那样局限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在网络环境下,他们看到了更为广阔多姿的奇光异彩,领略到了更为新颖丰富的空间。课堂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再也不会仅仅停留在这样的画面:一个老师站在一群孩子面前,手中拿着一本书和一支粉笔,背对着一块黑板。于是,“慕课”“翻转课堂”“微课”这样的新词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它们凭借其“短小”“快捷”“精辟”等鲜亮的特点,给教育插上了隐形的翅膀,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球共享、全面共享,更体现了教育的公平。
在某种程度上说,教育的公平在于教师资源的公平,在于教学资源的公平。微课也正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师生的生活,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微课与传统课型形成互补,有利于教学的双向反馈和师生关系的灵活互动。在教学中,我也做了一些肤浅的尝试和实践。
一、微课制作趋势的认识
1.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让孩子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生活的需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在信息化时代,一定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变革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变革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渠道,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课堂教学也必须结合时代的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应学生的现实发展,变“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为“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微课恰恰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2.语文教学的需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师必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冲击,呼唤语文课堂的深度变革。
课堂不再是教的唯一场景,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场面。在完成对课文内容和主旨的初步解读之后,可以借微课内容辅助教学,既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主要的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3.师生互动的需要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课堂教学无论怎么改,必然表现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要素间的互动,微课程正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的需求。课堂上,教师利用微课程,可以设置一定的讨论话题,让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参与并进行适当的点拨,有助于学生强化学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课后,教师把微课程上传到班级空间,也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二、微课制作主题的选择
1. 微“视角”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人琴俱亡》,“人亡”很好理解,但是“琴”何以亡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选取了“弦不调”“琴亦亡”这两句话作为微课设计的出发点,旨在让学生领悟到这种悼念方式的独特性,并适度拓展“琴声”“琴韵”,品味古人的高雅情趣。
当然,也有教师选取了不同的“视角”。如从“不闻”“不悲”“不哭”“不调”,关注文中有违常情之处,并拓展了《世说新语》这部作品中其他“知人论世”的小故事,更深层次品悟手足情深。
再如在制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微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保尔的形象、保尔的语言、保尔的内心世界等角度进行思考,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多角度析问题、品美文、悟情理的能力。
2.微“主题”
《人琴俱亡》中,兄弟俩相知相亲,子猷深知琴为弟最爱,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所以用弟之爱琴为弟弹上最后一曲,以慰亡灵。兄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与弟作最后的告别。结果,琴随人亡,他的魂也随着琴而去。选择这种独特的悼念方式,也十分符合魏晋时期“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故作旷达,追求超脱”的文士心态。所以,微课设计板块中,有一个板块就是探究“琴亦亡”的内涵,感知文人雅士与琴的不解之缘,更加深入地理解手足情深。
其实,我们可以确定很多个这样的“微”主题,有助于学生领悟作品的精髓。暑假期间,部分语文老师组成了研发团队,对《唐诗三百首》的研读制作了多个微课程。如《原配的世界,人类的童年》《意象纷呈解唐诗》《典故里头论唐诗》《风物情浓入唐诗》《含英咀华品唐诗》等,再把这些微课程资源上传到相关平台,给孩子们送去了最好的精神食粮。
3.微“拓展”
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雅士所推崇的“四艺”,古人常将爱琴引为风雅之事,常寄心思于琴声。“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为之首。”因此,我在制作微课时做了适当的征引补充。
如《关雎》中君子的“琴瑟友之”,以表对淑女的爱慕之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用弹琴来自娱解忧。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中有“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这里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音乐来比拟深厚情谊。王维的《竹里馆》,诗人在竹林中独自弹琴,以琴自乐,充满豪气,旷远而俊逸。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中的“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表达了诗人的隐居意趣。白居易《废琴》中的“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悲戚。岳飞的“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表达的是“知音”难遇的凄凉情怀,甚为悲伤忧郁。通过这些例子,学生既能深入领会文中的手足之情,又能充分感悟到文学作品中丰富而深厚的琴韵与情味。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和家长也可以制作简单的微课程。值日学生可以把当天学生的早读情况、独立作业拍摄下来;家长可以把孩子在家的阅读表现、口头作业的训练等内容拍成微视频,传给老师。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点评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三、微课制作材料的要求
1.科学性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一個老师走进教室,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不是教学,而是科学地规划、开发你的课程。”微课程的时间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制作微课程的材料不能偏离课堂知识,教师始终要把学生的学期放在首位,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并且要考虑最优化的使用效率。
2.趣味性
微课的设计和制作必须把趣味性作为重要的要素。图文安排、音乐烘托、视觉效果,都应该尽量做到有趣生动,有很强的观赏性,学生才会不知不觉地渐入佳境。
为了增强微课的效用,教师也可以鼓励、指导学生把作业及时上传到班级空间,与同学分享,也可供别人学习和欣赏。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促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更能使学生享受到创造知识的乐趣。
为了让学生分享快乐的暑期生活,我组织班级里制作PPT小能手和小摄影家,搜集整理,拍摄剪辑,制作了《晒晒我的暑期生活》微课程。学生既感到震撼,更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3.生动性
从学生的动机情感视角,高效的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知识掌握多少,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关注他们是否在自觉地学。因此,我在微课设计时,加入了俞伯牙鼓琴引钟子期为知音、《关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等“琴”的故事,加以分析阐释,充分感受“琴和情”的韵味和情味。
4.审美性
制作精美的微课,优美的画面、悠扬的旋律、幽美的意境、奇特的构思,能让学生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
四、微课观看效果的追踪
1.观看前,教师要以提问的方式和探究的口吻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明确的心理暗示。
2.观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表情,如有学生感到疑惑的地方,可以暂停,进行必要的指点,等学生理解了再继续。
3.观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相关的内容,也可以穿插检测,来检查微课效果。
总之,“微课”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必将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青睐,越来越带给教育“丰厚”的回报。当然,课堂探索的路上,行走的方式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行走的方向。在网络空间的哺育下,微课之花一定会惊艳绽放,展示一个妖娆多姿的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