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婷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党组织的优质血液和后备力量,其质量直接关乎党的组织根基。近年来,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到位,入党管理不严,监督和纪律教育缺位等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和90后大学生个性心理等综合作用下,当前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管理出现了一些难点和问题。文章从时间管理的角度出发,分三个维度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完善高校學生党员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提出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员质量;质量管理;全过程
在党中央明确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体要求以来,各级党组织正纷纷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以确保党员质量为导向,努力提升党员发展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高校作为向党组织输送优质新鲜血液的重要阵地,抓好学生党员的质量管理,直接关乎党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不同阶段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持续性、全过程的完善和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管理正成为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
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管理工作的目标、内容和过程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管理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构建一套系统的、全过程的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妥善处理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质”与“量”的关系,在确保发展学生党员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整体学生党员的素质,促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取得实效。简言之,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来发展高质量的学生党员,并形成良性循环。
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管理全过程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各阶段的工作重心;二是采取制度化的质量保障;三是确定标准化的质量指标。通过明确工作重心有针对性的采取制度化保障,通过设立制度实现有据可依,通过设立指标实现具体操作层面的量化,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根据党员发展的过程来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管理工作由三个时间维度构成,即申请入党到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前,入党积极分子到成为预备党员之前,预备党员考察期内。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应的可以具体到这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内有着的不同的工作侧重点,不同的量化指标和不同的制度保障。
二、申请入党到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阶段加强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管理的路径和方法
这一阶段可以看作学生入党的“朦胧期”,在这一时期,基本上绝大部分学生都不曾经历系统的学习和教育,主要是学生入党意愿的表达。
(一)该阶段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1、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学生入党动机是确保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首要问题,是直接涉及到所发展的党员是否合格的关键问题。当前,由于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且学生受到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不到位,加之90后大学生本身具有的个性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学生真实的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概括来看,当前学生不恰当的入党动机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功利主义思想,期望谋求党员的政治身份,在升学、就业、考取体制内身份时作为一种攫取有利资源的筹码,或是认为成为党员后在身份上“高人一等”,自己和家人都能感到光荣;二是随波逐流的思想,存在这种思想的人大体没有明确的入党动机,或是听从家长的要求而申请入党,或是看着周围的同学都提出了申请而随波逐流。
2、对学生的真实入党动机无法验证。高校党组织了解学生的入党动机主要是通过学生撰写的入党申请书和谈话来掌握的。而动机是属于思想层面的事物,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是可以加以掩饰,且难以加以验证的,对当前绝大多数申请入党的学生而言,不论持有何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都会在文字和语言层面加以掩饰和标榜,党组织无法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了解其真实的意愿。
3、入党积极分子的评定工作重心偏移。在本阶段内,学生党员发展最重要的工作应当是对学生入党动机进行考察,而在现实层面上,大多数党组织只要学生递交了申请书,安排人进行了组织谈话,在程序上得当后,就不再继续深入关注学生入党动机,而将工作重心放在学习成绩是否优秀,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指标上,最后优先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往往是学习成绩最好的,或担任学生干部职位最高的学生,因为工作重点的偏移,导致很多动机不正确的学生也能混入其中。
(二)本阶段完善学生党员质量管理工作的路径
1、将入党积极分子评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学生入党动机的考核和端正的工作上来。这一工作重心的转变,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干部工作的选拔标准并不矛盾,而是要在具备优秀学习成绩和在学生干部工作做出贡献的学生当中,选拔出具备正确入党动机的学生,让思想动机不纯且无法转变、政治立场不坚定等“有才无德”的学生不能混入其中,是一项“优中选优”的重点工作。
2、正视学生中存在多元化入党动机的现实。不应当否认学生在入党初期存在各式各样入党动机的现实,入党动机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从“思想”上入党的过程,既然是一个过程,就必然存在思想转变的时间和可能性,在这一阶段,应当鼓励大学生将心中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真实入党动机,哪怕是不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针对性的开展思想引导,帮助其转变观念,树立起真正正确的入党动机。
3、设立可量化的入党动机考核指标。这项方法主要是针对那些不主动表达内心真实想法,且无法通过思想教育进行引导的学生而言的,入党动机虽然在语言、文字层面无法直接考量,但仍可通过“察其言,观其行”的方法设置考核指标,通过考察学生是否言行一致,是否能在平时行动中践行自己在语言、文字表达的入党宗旨来了解学生的真实动机。该项考核指标的范围可以涵盖以下方面,如是否在平时和网络中发表不当言论、是否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和志愿服务活动、是否存在生活奢侈现象等,存在违反指标行为的学生,采取“一票否决”,力争在源头上把控好党员发展质量的“第一关”。
三、入党积极分子到成为预备党员阶段加强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管理的路径和方法
这一阶段是学生入党的“成长期”,也是高校党组织最为关注和重视的时期,这一时期内的重点工作在于发展对象的确立、培养和预备党员的确立。
(一)本阶段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工作的难点和问题
1、党员发展中“质”和“量”的关系把握不到位。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还是采用指标制进行数量控制,将发展指标根据学生人数细化到各个二级学院,学院再将指标分配到各个支部,這就造成了在实际发展工作中,存在学生党员数量变多,但整体质量得不到提升的状态,很多学生党支部为了不浪费发展名额,将一些可发展可不发展的学生,甚至是暂时达不到党员发展要求的“擦边球”学生提前发展,造成学生党员整体质量难以提升。
2、缺乏细化的考核指标。无论是从入党积极分子中确定发展对象,还是从发展对象中确定预备党员,虽然有着明确的条件规定,在拟发展的名单确定时也进行了排名,但并未对发展条件和排名的依据进行权重分配、细化和量化,造成发展过程中确定谁都差不多的情况,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党支部书记的人为选择就成为了决定性因素。
3、在具体操作中程序不规范。在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特别是发展对象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阶段,涉及到很多项发展程序,如党课培训、群众座谈、“政治审查”、预审、“公示”、支部大会讨论表决、“组织谈话”、“党委审批”、入党宣誓等多个环节连续不断地接受考察和教育,而在实际发展党员过程中,很多基层党组织因为经费、人员等客观条件限制,或是为了实际操作方便,对程序和环节进行简化,比如要求学生党员集中撰写思想汇报、简化党课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寄送政审材料等,这就造成了学生误认为入党的随意性很强,弱化了党的严肃性和党在群众心中的地位。
4、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理论灌输。在这一阶段的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主要是通过“党课”教育,党支部组织的理论学习来进行的,但很多高校由于专项经费、师资力量的限制,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教育局限于单向的理论灌输,然后以应试的形式进行检验,造成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了解党的知识、理论,不能从内心受到教育。
(二)本阶段加强学生党员质量管理工作的路径
1、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标准。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控制总量、提升质量”的新时期党员发展要求,在精简党员发展数量的基础上,打破指标分配的束缚,对同一批次不同支部之间的学生进行比较,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谁更成熟,谁优先发展,以确保在每次党员发展中,发展的都是同一批次质量最好的学生。
2、根据学校、学院实际制订细化的考核指标。在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确定时,根据学校、学院的工作实际,学生的特点等因素对具体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和指标量化,可以设定一个考核分值,对担任学生干部、考试成绩排名、取得的奖励、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设置不同的对应分值,在最后结果的确立上以分值作为评选和排名的依据。
3、严格党员发展的程序。在每次党员发展时,可以在这一阶段,由学院牵头,跨支部成立由普通群众、学生党员、不担任党支部职务的教师党员等人员构成的党员发展监督小组,对各支部在这一阶段内各个环节的党员发展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在学院党委层面对违反发展程序的党支部书记进行问责。
4、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各二级学院党组织应当在这一阶段的党员教育过程中,设置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各类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平台进行教育,并将实践考核纳入最终党课成绩,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切实的体悟。
四、预备期内加强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管理的路径和方法
这一阶段是学生入党的“成熟期”,是成为正式党员前的最后检验时期,也是很多学生党员意识开始松懈的时期,这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在于对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严把党员发展的最后一道关口。
(一)本阶段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工作的难点和问题
1、转正标准不严格,学生意识开始松懈。一般说来,在预备期内,只要预备党员不发生重大违规、违纪行为,按时撰写思想汇报,甚至不需要任何积极的表现,都可以按时转正,相比前一阶段高标准的要求和环节来说,这一阶段的硬性要求降低,导致学生思想开始松懈,很多学生仅仅按部就班的达到各项要求。
2、在政治教育中忽视了主动学习。很多高校在这一阶段的政治学习和教育依旧采取灌输式的授课和教育方式,对非政治理论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本身就不具备主动学习的兴趣,如果在这一阶段不畅通学生主动学习的渠道,将不利于学生党员主动意识的培养,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培养出的党员,并不是对党主动的政治认同。
(二)本阶段完善学生党员质量管理工作的路径
1、建立预备党员退出再教育机制,严格转正标准和转正程序。在最后一阶段,要更加严格转正程序,增强硬性的转正条件,在第一阶段严把入口的同时,建立预备党员退出再教育机制来畅通出口,对发生重大违纪行为的学生采取一票否决,对一般性违纪学生严格延期转正制度,对表现平平、不积极或前后反差较大的学生进行一次诫勉谈话,依旧没有改观的学生延期转正,让学生时刻保持紧迫感、危机感,从而时刻谨记使命感、责任感。
2、采取多种措施引导预备党员主动进行政治学习。在这一阶段的政治教育中,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资源,开展网络党课、网络党史知识竞赛等形式吸引学生,充分依托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将传统的僵硬式文字表达为图文并茂、语言活泼的方式进行内容呈现,在符合当代学生偏好的基础上,进行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
总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管理工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各个过程和各个环节之间要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真正落实好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从源头上端正学生入党动机,在发展过程中严格各项程序和制度,制订细化的考核标准,并且在不同阶段根据对象的不同进行政治教育,建立起一套全过程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工作体系,为党组织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12年.
[2]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S].人民日报社,2014年6月.
[3]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S].2014年7月.
[4]何熠,孙威.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对策[J].江苏高教,2014(4).
[5]陶学平,周韩,冯祎春,吉少征.认真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构建完善的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5(9).
[6]田醒东,刘明河,安宴菲.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的创新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