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远强
【考情分析】
综观近两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发现本专题有一些共性特点:
1.命题比重保持稳定。近两年的高考试题都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考查;其中以考查汉、宋、明清三个时期的经济史为主。
2.命题方式稳中有变。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以选择题为主;既有文字型试题也有图片型试题,以史论型文字试题为主,但图片型的试题是历年命题的亮点,如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第25题。
3.主干知识重点考。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主干知识如铁犁牛耕、丝绸之路、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经济重心南移、重农抑商等,都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试卷上有所呈现。
4.命题思路出现新趋势。一是难度总体稳定且略有下降,材料总量减少,尤其是文言文材料大幅减少,材料简洁、贴近教材,设问表述科学,作答指向明确;二是既注重深挖概念的内涵也关注对概念外延的认识,如2016年全国Ⅱ卷深挖宋代土地政策,2016年全国I卷则考查土地制度的外延概念——汉代田庄经济;三是知识的综合性依然在加强,如2016年全国I卷文综第40题以人口问题为主线进行古今联系等;四是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更加明显,重视考查考生的历史理解能力等;五是材料解析题呼应时政热点,如2016年全国Ⅲ卷文综第40题明清时期社会救济制度呼應当今“精准扶贫”的时政热点。
基于上述特点,建议如下:第一,要掌握本专题中的重要概念,如铁犁牛耕、均田制、小农经济、重农抑商等;第二,要深挖历史概念,注意概念的连贯性,如重农抑商要从战国至近代的发展轨迹去全面把握;第三,要注意概念的同类归纳和比较,如在归纳宋代商业特征的同时,也要从商业革命的角度去比较宋代商业与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第四,训练的试题要“高大上”,即以本地区的2015、2016年高考试题为样板,尽量选择难度适中,考点、能力、设问等都覆盖比较全面的试题,且兼顾多种题型,从训练中落实基础,提升学科素养;第五,适度关注时政热点和命题变化信息,如使用全国卷的地区要随时关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最新指示。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6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6题)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根据“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宋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B
变式练习 宋代实行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明代却通过“鱼鳞图册”,加强对土地的登记管理。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买卖频繁 D.租佃关系盛行
【解析】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结果是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盛行。明朝鱼鳞图册反映了当时土地买卖频繁,实质上也说明了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盛行。
【答案】D
示例2 (2016年全国Ⅲ卷文综第27题)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材料主旨是说,明末江南农村的“雇工”(手工业者)由明初勤恳、听话到追求奢靡生活的转变,实际上反映了明末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A
变式练习 日本著名学者平田茂树等主编的《宋代社会的空间与交流》写道:“从宋代坊墙制、市制的崩溃,镇市、草市的发达,夜禁的废止可以看出宋代为一个商业流通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断扩大的时代。”这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的变迁( )
A.促进城市功能逐步经济化
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商品化
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解析】从“坊墙制、市制的崩溃,镇市、草市的发达”可知,材料强调宋代商品经济的变迁,推动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答案】C
【重点突破】
一、农业
1.铁犁牛耕
(1)发展概况:产生于春秋战国,促使井田制瓦解,使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向男耕女织的小生产转变,由粗放型向精耕细作转变;汉代出现了犁壁、耦犁;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耕作技术的成熟。
(2)命题视角:一是从图片上考查对耧车、翻车、耦犁、曲辕犁四种工具的区分;二是认识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对井田制、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的影响。
2.土地制度
(1)井田制:
①性质:商周时期一种名义上国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②特点:分“公田”和“私田”,即100亩为一个方块,称为“一田”,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的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③耕作方式:大规模的简单协作。汉代田庄经济也采取类似的耕作方式。④存否争鸣:胡适和范文澜认为不存在井田制;郭沫若承认有井田制,但否认《孟子》有关井田制的理想化记载。
(2)均田制:
①发展概况:从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唐中期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②唐朝均田制的特点:与前代相比,授田对象不同;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松动。③评价: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授田数量有限,且贵族占田现象越来越严重。④性质争鸣:有学者认为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但有学者认为是国有制和私有制兼有;研究发现,农民实际拥有的土地达不到均田令规定的授田数量。⑤知识拓展:请通过网络了解授田制、屯田制、限田制。
(3)租佃制:
①原因:地少人多(客观);土地兼并(主观)。②历程:产生于战国;汉代普遍存在,佃农依附于拥有田庄的大地主;宋代时仅次于自耕农经济;明清时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③影响: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④概念辨析:租佃关系是指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收取一定的地租;雇佣关系是指地主雇佣农民来种地,收成归地主,农民领工钱。
(4)命题视角:侧重考查均田制的影响、性质和最终无法推行的原因,租佃关系在宋代和明清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
3.赋税制度
(1)唐代两税法:适应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形势,扩大了纳税者的范围,简化了赋税征收的项目。
(2)明代一条鞭法:
①特点:赋役合并,简化征收名目;计亩征收;赋役一律征银;以州县为单位,计算赋役总量。②评价:与土地兼并的现实结合;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折银征收,使农民多受一层剥削。
(3)清代摊丁入亩:
①特点:将人口与土地并征的二元税制,改为单一的土地税制。②评价: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使农民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有利于人口统计的精确性和人口的增长。
(4)命题视角:多以选做题的形式出现,通过材料考查某一赋税制度产生的背景、特点、影响等。
4.小农经济
(1)特点: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与户籍和土地相关联;构成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结构;构成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结构等。
(2)评价:
①积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②消极:人为地割裂了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破坏了经济规律,不利于商业发展,也限制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封建社会晚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发展:出现于春秋战国,结束于三大改造后。
(3)命题视角:选择题一般考查对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等概念的理解;材料解析题一般横向比较或者纵向联系,考查小农经济在同一时期的地位或在不同时期对政治、科技、思想等方面的影响。
5.经济重心南移
(1)发展概况: [原因:①统治中心东移;②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①推动了南方城市的发展;②人口不断增长;③推动南方教育的发展;④促进民族融合;⑤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始于六朝,完成于南宋
原因:①北民南迁;②南方安定;③政治中心南移;④优越的自然条件][关中][中原][江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2)命题视角:通过新材料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对南方教育、政治地位的影响。
二、手工业
1.发展概况
[角度\&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主要时期\&夏、商、西周\&“工商食官”,由官府垄断 \&无\&春秋战国\&垄断局面被打破\&兴起并发展:分为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汉武帝以后\&盐铁铸币由官府垄断;汉官府在长安设东西织室\&汉代出现田庄手工业;元代民间棉纺业发展\&明清\&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明中叶后不占主导 \&明中叶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超过官营,占主导,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品\&武器等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民间消费产品或交纳赋税的产品\&流通方式\&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主要流向市场,家庭手工业剩余部分流向市场\&]
2.命题视角
或与时政相连考查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或考查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的关系,或通过纵横比较等考查手工业的地位或影响。
三、商业
1.一条发展大脉络
[\&说明:构成商业的主要因素(人是主体、钱是媒介、市是场所、政策是主导)\&归纳特点\&人\&钱\&市场\&政策\&国内市场\&外贸市场\&春秋战国\&私商为主体\&金银开始使用\&大都市开始出现\&\&打破“工商食官”的局面\&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紧密相连;阶段特征明显,不平衡,始终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业税在国家财政比重中逐步增大;朝贡贸易的政治目的大于經济目的\&秦汉\&\&统一货币\&严格管理\&开辟丝绸之路\&重农抑商\&隋唐\&\&柜坊、飞钱\&市坊分开、草市发展、唐末出现夜市\&在广州等设立市舶使管理外贸\&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两宋\&\&交子出现\&打破市坊界限、城市功能增强\&海上丝绸之路发达\&元\&\&纸币泛滥\&大都成为国际商业城市\&泉州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明清\&商帮出现\&白银普遍使用\&中小商业市镇兴起、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明初盛行朝贡贸易\&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2.两个关键时期商业的特征
(1)宋元时期:交子出现;商品种类增多,城市功能增强;对外贸易发达,商税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源;元大都成为国际化的商业都会等。
(2)明清时期:出现商帮;明中期后白银广泛使用;小商业市镇兴起,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性长途贸易繁荣等。
3.三个常考子概念
(1)坊市制度:
①概念: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严加控制。②评价:前期对城市经济发展有帮助;后期不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2)交子:
①过程:北宋初,成都出现了“交子铺户”;宋仁宗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加强管理;宋神宗时纸币发行过量;元代完善纸币制度,但后期滥发。②评价: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但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3)白银货币化:
①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明朝货币制度存在缺陷;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内流。②影响:对封建经济有强大的渗透力和破坏力,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激化了社会阶层的对立;冲击了儒家伦理纲常,奢侈之风弥漫。
4.命题视角
选择题一般考查对三个子概念的理解;材料解析题一般考查宋元、明清时期的商业特征或同一时期商业与政治文化的联系。
四、主要经济政策
1.经济政策
[政策\&原因\&表现\&危害\&明朝海禁\&打击倭寇和走私\&“寸板不许下海”“禁与外藩交通”\&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清朝闭关锁国\&对付抗清斗争;天朝上国心态;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等\&一是禁止官民私自下海;二是严格限制外商来华\&重农抑商\&自然经济的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商鞅首倡;汉武帝实行专卖制度;唐宋元放松;明清加强\&]
2.概念外延
(1)明朝海禁: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隆庆帝“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同年,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促进了东南沿海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
(2)清朝海禁和闭关锁国:1684年,康熙收复台湾,开海禁,先后设立闽、粤、江、浙四处海关,分别管理对外贸易事务。1717年,康熙又实行南洋禁海令。1727年,雍正废除南洋禁海令,随即开放了粤、闽、江、浙四个通商口岸。1757年,乾隆因西洋商人违反清政府的贸易规定,在未经政府批准的情况下“移市入浙”,乾隆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商品的出口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设置了许多规定和限制,后人称之为“闭关锁国”。
3.命题视角
选择题侧重于考查概念的外延,材料解析题侧重于考查宋元、明清时期不同经济政策产生的背景和影响,或重农抑商政策与西方重商主义的比较等。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淮南子·说山》一书中写道:“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该规定反映了( )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2.桑弘羊实施“笼盐铁”后,大规模的私营作坊的发展受到限制……地方诸侯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可见,桑弘羊的措施( )
A.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
B.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
3.战国以来,中国只有皇权爵位是长子继承制,而家产包括土地的继承,则实行的是诸子均分制。古代中国这种土地继承制度客观上( )
A.维护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导致古代农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
C.调动了小农生产者的积极性
D.人民渴求安定生活从而得到保障
4.《茶经》记载,唐朝以来“举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无不饮茶”,不仅中原广大地区饮茶,而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饮茶。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茶种植面积扩大
B.坊市制度的瓦解
C.南北交通的加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唐代《水部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制定的水法,其中规定:“诸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普,不得偏并。”这实质上表明唐代( )
A.重视上下游的水资源使用
B.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C.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D.形成了完备的水利体系网
6.据邓洪波等《中国书院制度研究》统计,宋代创建书院711所,分布在今日全国18个省区,其中河北3所、河南11所、山西4所、安徽20所、江苏29所、上海4所、浙江156所、福建85所、江西224所、湖北17所、湖南70所、广东39所、广西10所、海南2所、四川(含重庆)31所、贵州1所、陕西1所、香港1所。据此可知 ( )
A.宋代文化重心与经济重心基本一致
B.南北文化发展呈现相对均衡的趋势
C.西南地区成为全国教育和学术中心
D.宋代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越来越严密
7.在原始社会,手工业种类很少;商周时期增加了冶铜业;明清时期种类越来越多,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这说明了手工业( )
A.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B.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C.部门分工越来越细
D.技艺越来越显精湛
8.《大中国志》记载,明后期景德镇3000座窑中,官窑仅有几十座,一般民窯的窑身和每窑产量要比官窑大3~4倍。这反映了当时景德镇( )
A.产品外销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
B.私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
C.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D.民营手工业产品占市场份额大
9.明初规定:“在京工匠上工者,日给柴、米、盐、菜,歇工停给。”1391年,进一步规定:凡在内府役作的工匠,“量其劳力,日给钞贯”。材料主要说明明初官营手工业( )
A.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C.限制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10.《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但明清时期却普遍出现了“弃儒就贾”的现象,这种变化反映了( )
A.科举制度走向衰落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D.新式经济的出现
11.明后期,穆宗认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1567年,他的儿子隆庆帝则御准福建巡抚涂泽民“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的建议,史称“隆庆开关”。对这一变化认识合理的是( )
A.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最终确立
B.有利于商帮的形成与会馆的出现
C.促使广州外贸繁荣与商品货币化
D.对外政策调整促使白银大量涌入
12.康熙四年开海禁,关东豆麦运到上海每年有千余万石,而布匹、茶叶等江南货物也由沙船运至山东直隶、关东等地。沙船有会馆,设有董事。据此,可以推知( )
A.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清朝时期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C.清朝时期出现地域性商人
D.政府放松了对海外贸易的监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小题25分,第14小题27分,共52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就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历来就对某些商业行业进行垄断经营。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享有某些特权的商人,如经营食盐的盐商、对外贸易的广东十三行行商、皇室物品的皇商和官府应用物品的官商等特定商人,在给予经营特许权的同时,其首要的交换条件就是提供一定数额利润的报效。……报效制度同样存在于清朝地方制度和商人之间。
——《论晚清中国新式工商企业对清朝政府的报效》
材料二 荷兰崛起的时代是重商主义盛行的时期。荷兰的独立为之后的经济起飞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础;凭借先进的造船业大幅降低海洋运输的成本;建立高度授权和资本化运作的东印度公司……在航海技术、贸易资本、机构制度等基本条件逐步具备后,荷兰开始加快对东方商业贸易的扩张步伐。荷兰东印度公司向远东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即是通过垄断低价购进东方国家盛产的生丝、瓷器、香料等商品,然后依靠其庞大且具有竞争力的海上商船运输能力以高价往外分销,从中赚取十分可观的差价利润,并通过武力征服逐步占领了跨越非洲和亚洲的诸多重要贸易据点,编织起庞大的商业贸易网络。
——汪曙申《试论十七世纪荷兰海权的崛起与对台湾的侵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荷两国实行的经济政策和采取的具体措施。(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荷两国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和影响。(13分)
14.(2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等
材料二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圈地运动开始前后到18世纪60年代;第二时期,是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后到19世纪末;第三时期,是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四时期,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从第一時期到第三时期,英国政府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经历了从处罚、救济到“济身”的过程。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乾隆年间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危害。(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特点和影响。(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发展的看法。(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