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景 玉
马克思创新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王 景 玉
创新是当前社会的显学,正确认识和理解创新的含义,对做好创新工作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在创新的主体、动力、途径、目标、形式以及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方面作出了比较完整的阐述,并为创新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当前,“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为首要,创新过程就要在理论指导下系统推进。
创新理论 创新主体 动力与形式 系统性与整体性
作者王景玉,男,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杭州 31112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其中,“创新”被提及71次,且写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正确把握马克思关于创新的思想,不仅可以正本清源,切实遵循创新发展逻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且会对我国的创新发展起到指导作用。马克思关于创新的原初论述有哪些?其中含义是什么?其价值关怀和现实意义包括哪些方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以发掘其核心要义。
(一)语义解析
在古汉语中,创新主要指的是“创造新的”,或者是“创立新的”。在现代汉语中,“创”有“开始做”、“初次做”的意思;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2015年版,第205、1449页。“新”一是指刚出现的或是刚经验到的;二是指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所谓创新,一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二是指创造性,指客观事物具有新意。②《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北京:朗文出版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541页。英语词汇中,与创新相关的词语包括:innovate; bring forth new ideas; blaze new trails; make innovations; inaugurate③即“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其中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生产函数的变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包括下列五种情况: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等等。其中innovate,主要指的是make change、introduce new ideas、invention等,其汉语意思包括促使变化、引进新理念,发明创造。
无论是英语,还是现代汉语,“创新”一词的字面意义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和特点:一是强调“刚出现的”,世间“没有经历过的”,从时间上确立了有别于其他旧事物;二是这种新颖不是等来的,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得到的;三是创新必须抛却旧的理念或事物,获得新理念、新事物;四是所创造的事物必须具有新意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
(二)马克思关于创新的有关论述
尽管熊彼特曾提出过“创新”①[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3-74、68页。的概念,但是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著作中曾经表达了的思想,比熊彼特的创新思想更丰富全面。熊彼特在自己的论述中,对马克思的创新理论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从这种看来无足轻重的源泉,产生了——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经济过程的一个新概念,它会克服一系列的根本困难,并从而证明我们在正文中对这一问题的陈述是正确的。这个问题的新陈述同马克思的陈述更加接近。因为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有一种内部的经济发展,而不只是经济生活要与变化着的情况相适应。但是我的结构只包括他研究领域的一小部分。”②[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3-74、68页。从熊彼特的论述以及对创新所给出的界定,首先说明人们对创新的追求是由来已久的,对创新的界定也是多种多样;其次,马克思和熊彼特对“ 创新” 的界定具有某些工业社会的特征。不过,马克思并没有专门为“创新”界定,但在理论论述过程中,对创新的关怀却是全方位的。他对创新的主体、动力、实现途径、表现形式、目的以及其系统性都进行过相关论述。
关于创新主体。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195页。,因为“创造是一个很难从人民意识中排除的观念”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195页。。人民群众参与创造历史的实践证明,他们是创新的参与主体,正是他们的参与壮大了社会创新的力量,推动了历史不断前进。马克思还认为,是广大的工人阶级奠定了新社会的基础。他说:“大不列颠的千百万工人第一个奠定了新社会的真实基础——自然界的破坏力变成了人类的生产力的现代工业。英国工人阶级以不懈的毅力、流血流汗、绞尽脑汁,为使劳动本身成为高尚事业并使劳动产品增加到能够实现普遍丰富的程度创造了物质前提。”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将人民群众、现代工人阶级看作是创新的参与主体,认为是他们以极大的推进力量,促进了物质的极大丰富,推进了历史变革。至于创新主体,马克思在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理解中,也包含着对英雄或杰出人物重要作用的肯定。古希腊时期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一个人如果是最优秀的人,在我看来就抵得上一万人。”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7页。马克思在论述中也认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43、591页。伟大人物的出现纯粹是一种偶然,“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9页。。从马克思论述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对杰出人物对创新的引领作用进行了充分肯定。杰出人物、科技人才的创新主体作用跃然纸上。
关于创新的动力。在社会领域,当生产力的发展无可阻挡,同时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时候,新的社会制度的生活创造就成为必然,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社会创新的动力。“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43、591页。“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43、591页。在人的需要层次上,“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页。在此,创新是作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种方式而出现的。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关于创新的现实途径。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7页。。因此,“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7页。。这样,马克思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武器,找到了人类社会创新发展的现实途径。在此,马克思认为,要想开展创新活动,首先要对客观事物有一个总体的、正确的认识,并利用这些认识对现实世界进行研究,对于需要继承的、属于事物精华的部分就要不断吸取,对于事物之中需要批判、甚至是去除的东西,则需要进行抛弃。“革命的和批判的”本身就要求质疑和扬弃现存的理论和事物,也就是要否定旧理论,获得新认识,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⑩参见范仁忠:《马克思创新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实事求是》,2012年第2期。马克思说:“任何一种不是天然存在的物质财富要素,总是必须通过某种专门的、使特殊的自然物质适合于特殊的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创造出来”,“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建造”。⑪转引自刘新林:《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的思想》,《学习时报》2015年11月23日。但是,思想的或思维的认识仅仅是创造的开始,此时的创造也只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前景的认识上,对未来事物发展路径的规划上,要想真正进入创新过程,还需要进行实际的创造过程。离开了对事物发生、发展、未来发展路径等的认识,就没有未来的创造;离开了创新的实际过程,创新也就止步于思想层面,而不会发展到现实层面,一个好的思想火花也就成为人们的思维之中划过的一道闪电,消失在茫茫宇宙中。因此,从创新途径来看,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开端,付诸实践才是创造的本身,而对旧事物的扬弃、新事物的创造则是创造的自然过程。
关于创新的表现形式。在现实世界,创新有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这三种基本形式。关于科学创新,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将科学并入生产过程,才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一方面阐述了科学创新的基础作用,更强调了科学创新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密切关系。马克思所提出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287页。、“一种不费资本分文的生产力,是科学力量”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287页。,充分体现了科学创新的力量与价值。关于技术创新,马克思主要从劳动过程中的技术创新说起,但主要以新的生产技艺、新的生产方法、技术变革、机器改良等具有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的词汇来表达现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例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就提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作用物的力量,而这种作用物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而是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页。。关于制度创新,马克思主要通过论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制度变革对社会生产力或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来阐述制度创新的思想。例如马克思就认为:“一旦工厂制度达到一定的广度和一定的成熟程度,特别是一旦它自己的技术基础即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一旦煤和铁的采掘、金属加工以及交通运输业都发生革命,总之,一旦与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形成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一种弹性,一种突然地跳跃式地扩展的能力。”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18页。马克思从制度创新的程度以及生产条件的适应程度两方面阐述了制度创新的功能和意义。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再到制度创新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创新领域,三者缺一不可,而且相辅相成,成为创新的客观要素。“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关于创新的目的。马克思认为,创新是现实的人面对新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从事一种前人未曾从事过的创造性实践活动。通过这种创造性实践活动,人们不断破除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发现客观事物的新属性、新联系、新规律,运用这些新属性、新联系、新规律,创造出新技术、新发明,生产出新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以及新的社会关系产品(如政策、法律、制度等),从而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关于创新主体的论述,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正是无数人民群众(包括广大工人阶级)的创造活动的合力,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在人民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相当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与现代工业社会等客观历史条件相结合,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劳动成为高尚的事业,劳动产品增加到实现普遍丰富的程度。在此,这两大条件缺一不可,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探索,创造就缺乏社会基础和支撑力量;同理,人民群众只有与现实的科技条件结合在一起,包括现代工业基础紧密结合,才会具有现实可能性。当然,创新,仅仅依靠个别人或者是一小部分人的活动是难以实现创新的,需要形成合力,成为社会共识,才会最终推进创新。当然,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但是如果离开了现代工业,离开了支撑现代工业开拓者、投资者、科研工作者以及资本等生产要素。创新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创新的主体并不仅是人民群众,还有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的广大的科研工作者、企业经营者以及某种程度上政府的推动。
作为创新动力,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领域,二是人的自然属性。在社会领域,创新的条件主要包括阶级觉悟达到一定程度、阶级觉悟基础上的阶级联合形成合力。除此之外,社会领域的创新还有一些辅助条件,一是经济上层建筑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创立新的社会生活及其相应的社会制度已经成为必然;二是旧的社会存在的基础逐渐失去支撑或存在条件。因此,在社会领域的创新动力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这里不仅包括人的觉悟和工人之间的联合等因素,还包括社会、经济和制度因素等等。在人的自然属性方面,创新的条件有一系列要素组成。其中消费需求是创新的内在动机,并且,这种创新冲动是为了解决某种社会矛盾而进行的,因此会有力量的凝聚作用。创新存在于不断的消费链条中,每一次消费的冲动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创新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更会触动创新的神经。
作为创新的途径,马克思为创新设计了一个比较完整而且逻辑性比较强的过程。首先,人的大脑要得到解放,解放的主要条件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等哲学上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理性思考能力的具备;其次,对需要创新的、或者是要推陈出新的事物进行比较整体的、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研究;再次,在研究过程中,要学会去粗取精,即在吸收事物本身合理性的基础上作出新的与探索或发展,最后,创新必须具有破坏性,没有必要的破旧没有未来的立。另外,在必要破和立的基础上,建立能够维持新事物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不过,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创新活动必然的过程,离开了实践的过程,任何创新也只能停留在桌面,乃至大脑。
马克思在创新的表现形式上给出了三种基本方式,即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这种关于创新方式的分类,与上述所表达的创新途径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创新要经历认识论的水平,也就是科学上的探索水平的提高;要经历技术上的进步或者是技术上的发明创造;然后,在社会或制度层面,为新事物的存在提供客观环境。但是从表现形式来看,创新的实际表现也呈现出三大类型。不过从马克思所阐述的各种内容来看,创新的形式还应该有更多的类型,例如分工模式的创新、工艺上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等等。当然,这些创新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归类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范畴,但是在实际的创新过程中,具体的创新方式越明确,创新的深度、广度就越能体现出来,就越能体现创新的成就。必须要注意的是,创新不是无目的的创新,而要与人们的客观物质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离开了物质生活,其创新的积极性、创新的动力、创新的支持者就会存在某种程度的缺位。
从马克思创新理论逻辑理路不难看出,马克思创新理论具有人民性、创造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并且强调人民群众在其中的基础性作用,体现人民关怀以及与人民共享创新成果。在马克思创新理论构成上,人民群众处在核心地位,强调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认为,创新就是人民群众以及广大的社会创业者,在知识、科技、客观规律的指导下,在社会需求因素的推动下,借助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形式,实现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丰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检验是否作为新生事物具有“创新”属性的标准,就是客观事物的出现是否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否使广大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而且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体现了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深化。马克思创新理论是一个具有系统性、指导性、实践性的理论。理论的系统性,表明其逻辑严谨,体现了创新的整体性,而不是局部性,更不是独树一帜,而是要整体推进,实现新跨越。理论的指导性、实践性,体现的是其战略性、长期性以及引领特性,是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对事物的发展作出长远谋划,并对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作为创新本身还是要有一定的逻辑考量,以避免事倍功半。因此,创新要循着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理路,挖掘其时代特征。
(一)“创新”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从创新主体角度考虑的。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同志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每到一地考察,他几乎都要与当地年轻的“创客”会面。2015年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他认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成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推动力,而且对今后我国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这与马克思所提出的“历史由人民创造”,“人民群众是创新主体”的说法不谋而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将成为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创新”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将成为一种自然结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途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大背景,形成创业创新的强大凝聚力,才会为创新战略装上驱动之轮。
(二)“创新”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是在客观环境上形成了客观条件,但是如果创新不能尊重客观规律,没有一个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盲目创新,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马克思曾经在论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时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更好地按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及其程度,直接决定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和程度。违背客观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观点是必然劳而无功。当前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个鼓励社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聪明才智,共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向前迈进的大环境,但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尊重客观规律,能否尊重客观规律决定着创业、创新的效果和程度。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创新创业才有现实基础;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会为创新创业提供思维空间。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创业创新,才能创造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创新成果。
(三)“ 创新”必须符合现实需要。符合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创业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如果一项创新成果不能符合现实需要,那么这一创新成果其价值就会被人们怀疑。现实需求是一定时期内社会各方面有支付能力的商品需求。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市场容量的大小。与当前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适应,谈到现实需求就需要与购买力相关。现实需求是已经存在的市场需求,表现为消费者既有欲望,又有一定的购买力(货币支付能力)。潜在需求是指消费者虽然有明确意识的欲望,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明确地显示出来的需求。那么在现实社会中,一种新事物能否健康发展,关键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需要,这里的客观需要不仅要符合市场性质的需求,还要符合市场规则和社会层面的需求,而且政府层面能够允许新事物的发展。或者说,人们对一种新生事物具有明确的需求欲望。这些客观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事物的适应性。当然,这里的市场需求只是作为一个例证,让人们能够懂得什么是现实需求,在实际生活中,现实需求呈现出各种特征,但是满足人们的需要,却是创新成果得以发扬光大的必要前提,也是创新得以成功的关键。
(四)“创新”必须是系统性的工程。所谓的系统性,也可以称为整体性,它要求把创新对象视为一个系统,以系统整体目标的优化为准绳,协调系统中各分系统的相互关系,使一项创新对象完整、平衡。就马克思所阐述的创新理论而言,作为一项整体,创新必须具有全方位考量。首先,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中,形成合力;其次,创新的基础要打牢,一方面要对创新对象有一个完整、科学的了解,在科学层面有一定的理论准备,另一方面创新的政策、制度以及相关体制机制都要健全。一句话,就是要有客观环境;再次,创新要有一定的形式和目标。一项创新成果要在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各个阶段实现跨越,并且要将创新目标明晰化,进而获得社会广泛回应和支持。也就是说,一项创新的成功需要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才能最终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凌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