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
嘉靖帝:一言难尽的明世宗(中)
□木匠
邵元节死后,陶仲文接替了邵的职务。陶也是一个道士,可是这个人却并非是个有道之人,只会吹牛拍马。那他又是如何得到嘉靖帝的信任的呢?原来,他和一些王府的下人及宫中的太监暗中勾结,今天在这儿放把火,明天再从宫里偷点什么出来。然后,他又跑到嘉靖帝跟前,说他刚打了一卦,根据卦象,哪儿哪儿将有灾祸发生,又来不来就能算出宫里丢了什么什么东西,这东西现已到了哪儿哪儿,云云。你说那能不准吗?朱厚不明就里,还以为他的道法有多高强。
后来,这个陶仲文又琢磨出了一个邀宠的新点子。他对嘉靖帝说:“我有办法可让皇上长生不老。”嘉靖帝一听便来了兴趣,忙问:“仙师有何妙法?”陶说:“我的老师曾经跟我说过,有种仙药,名叫‘元性纯红丹’,服了就可以长生不老。”“不知仙师可知这‘元性纯红丹’是如何炼制的?”“知是知道,不过炼制此药需用大量处女的经血……”“这有何难。”朱厚竟然相信了他的鬼话,立刻传旨,从民间挑选300名少女,以备炼药之需。不出一月,300多个少女被作为宫女送进了宫。她们来到皇宫以后,不仅每天都要干很多活儿,还会被强制服用一些出血的药物,稍有不从,便会受到毒打。
真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终于发生了宫女杨金花等人刺杀朱厚的事件——
但是嘉靖帝还是非常善于控制大局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曾说:“嘉靖帝是个聪明人,其聪明指数在明朝的皇帝里面,绝对能够排进前三。所以大家不要以为他修道,就不理国事了,他白天是在潜心修道,可是大家知道他晚上在干什么吗?有史料记载,他在批奏章,而且经常是批到天快亮了才就寝。这也是为什么他20余年不上朝,仍能控制群臣的原因。”
当年明月还说“:衡量一个朝代,主要看大臣吗?不,主要看皇帝。因为有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大臣,这是绝对不会错的。嘉靖帝是一个聪明人,所以他手下的大臣也全都是聪明人,如严嵩、徐阶、戚继光、张居正……没有一个不是聪明人,可谓能人辈出。”
我们都知道严嵩是个大奸臣,那他又是怎么得到嘉靖帝的信任呢?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1480年出生,江西分宜人。他倒是个读书的种子,九岁入县学,十岁中秀才,十九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其诗文、书法皆誉于一时。
严嵩在中了进士之后,就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但不久,他便生了一场大病,迫使退官回了原籍。当时,正是大太监刘瑾权倾天下之时。
十年后,严嵩北上顺天,正式复官。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他先后在北京与南京的翰林院任职。因为他与当时的首辅夏言是同乡,于是,他为了求得进身之路,就拼命地讨好夏言。
嘉靖十一年(1532年),严嵩升为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为南京吏部尚书。十五年(1536年),他在赴京汇报工作时,被嘉靖皇帝留了下来,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由于嘉靖皇帝对议礼十分重视,故礼部尚书在部院大臣中,地位尤其显赫,往往最后都能进入内阁。
当时,嘉靖帝正忙于同内阁及礼部尚书制定礼乐,有时会一天召见严嵩两三次。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首辅夏言因反对皇上沉迷于道教,渐不为嘉靖帝所喜,竟致被革职。而严嵩此时,却因事事都唯嘉靖帝的马首是瞻,越来越被嘉靖帝所喜,以少保、太子太傅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仍掌礼部事。二十二年,吏部尚书许赞与礼部尚书张璧和严嵩一起同参机务,但嘉靖帝有事只召严嵩。二十四年十二月,许赞以老病去职,张璧去世,嘉靖帝又再度起用了夏言。
这时,夏言已知道严嵩的为人,对他是处处小心防范,而严嵩表面上虽对夏言很是谦恭,但在内心深处,却无一刻不想将他打倒,取而代之。
(未完待续)
参考书目:《明史》、《明朝那些事》、“百度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