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一宁
(一)
在台湾做交流的那半年,我常去宿舍旁的一家紅豆饼摊位买小吃。我爱去的那家小吃摊是三个男人共同经营的:阿公、爸爸、儿子。阿公负责翻烤外圈,让它维持脆而不焦的口感,爸爸负责搅拌制作不同的馅料,儿子正当壮年,负责用沉重的木勺子,把一口口馅料涂抹均匀。
买得多了,我排队时开始细细观察他们的动作配合、语言交流,甚至眼神交换。一句废话也不需要,他们就能流畅地完成一整道制作工序。这种看似浑然天成的默契,其实来得艰难。从阿公摆摊卖红豆饼起,这家店已存在有五十年,父亲接过了阿公的手艺,再把它传给了儿子。和他们变成朋友后,我曾问过他们:“会觉得闷吗?把一辈子都融进这甜食里,会不会感慨壮志未酬?”“不会啊。”那做事利落的年轻人答得也干脆,“你看那么多人喜欢吃我做的红豆饼。”
年轻人看着我,用轻松的口吻答道:“一开始是会啊,觉得阿爸和阿公教我的东西很不时髦。凭什么别人都在玩摇滚,我在捏红豆饼?但是我后来发现,那么简单的一门手艺,居然也有很多诀窍和要点,也需要花费好多心力,那时候我才想明白,攀登每一个行业的最高峰都不容易,做最棒的红豆饼和做最牛的工程师一样,都是要非常专注才能成功的。你闻一闻,多香啊,我怎么舍得放弃。”
(二)
刚上大学时,我常常翘课,在专业课上翻小说,在选修课上看电影,期末考试前通宵一场,就算是给这门课的最高敬意。
但与我同宿舍的一个女同学就不一样,她把做科研作为奋斗目标,坚定得让我们汗颜。平日里她沉默寡言,当我们讨论时事、交换《三联生活周刊》看时,她埋头看大部头的专业著作,对一连串时髦词汇完全无感。文学史课上,我跟老师一唱一和讲段子,一扭头,看到她在默背民国大事记。半年前,她拿了国家奖学金,去了美国交换学习,甚至连留给我们的结尾,都让人无语凝噎:宿舍里四人碰杯,我们喝的是啤酒,她拿茶水蒙混过关。
我以前很轻易地判定她很闷。但此刻,我却觉得她挺炫酷的。
在全班人都在焦虑毕业担忧前程时,她选择了老老实实的活法。在我们踊跃表演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事情时,她选择了克己复礼。她这种节制的不动声色的活法,好像比荷尔蒙怂恿下的满不在乎更酷。她摆明了只想做优等生,她也确实做成了优等生。
我认怂了,我不再用无所事事的口吻来证明自己的炫酷。有些人生来就能用单脚站立,我不行,我需要两只脚踏踏实实地踩在地面上,才能站得很稳。
我开始收起自己所谓的个性和自认为的与众不同的炫酷,专心于课业学问,终究也在努力坚持后得到了肯定。我突然明白生活哪有什么“洪荒之力”,只不过是你曾咬咬牙坚持下来罢了。
很喜欢乔· 贝利说的一句话:“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我们用坚持当作翅膀,越过层层阻碍,才能慢慢飞向梦想的天堂。
求学·文科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