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红霞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传媒学院 河南三门峡 472000)
基于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动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孟红霞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传媒学院 河南三门峡 472000)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和岗位所需的全能人才。通过对高职动漫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阐述,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就业创业理念,提升创新意识,从而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推动高职动漫教育的发展和人才质量的提升。
高职院校; 动漫; 就业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质量的提升对经济体系的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以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以便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动漫的发展需要高技能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作支撑,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1) “2+1”培养模式。目前高职院校运用最广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年时间进企业顶岗实习。第一学年开设基础课程,第二学年开设动画专业核心课程,如flash、三维动画、后期编辑合成。但是这样的安排有所不足,长期的基础课程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缺少对专业的认识;而第二学年专业核心课程安排过多,动手实践与理论内容脱节,基础知识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学生只忙于记住操作过程而不能真正掌握制作技巧。在人才培养上不能完全按照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内容,缺乏有意识的学习情境设计,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学习效果不佳,就业率降低,难以实现学生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相互协作为学生提供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平台,让企业参与高职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校企合作、项目带动模式。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与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以能力为本,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校企合作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使毕业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基本的工作经验,让企业对人才质量满意[1]。课堂中引入适当的企业项目,师生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进行教学,通过任务的引领感知知识与工作的关系,使学生亲近工作领域,满足职业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企业与学校的交流沟通,可以利用资源、技术、平台共享等优势,将学习场所和工作环境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接触企业项目,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实现学习与工作的零距离。同时,通过企业的支持,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有所提高,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操作经验和技能知识。因此,高职教育要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 “工作室”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即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模式。学校可以选择技术性强的教师设立专业工作室,如二维工作室、手绘工作室、三维工作室等,采用师徒小班制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涯有合理的规划。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承接企业项目,使学生更加了解将来选择的工作岗位、操作要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很好地就业或者创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引领企业入驻学校开设工作室,以企业真实项目带动学生实践。企业根据项目的需求,按照学生学习程度高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进行工作室任务安排,导师以实际项目为依托进行引导。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优势,对已有知识和技能进行检验的同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接触企业,贴近社会,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求和产业的发展却相距甚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课程设置不完善。在课程设置上普遍表现出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内容不够细化、与企业脱轨等现象,课程设置过于盲目,没有明确的课程依据或者定位不准确,而导致课程内容在教学中无法全面实施,学生实践操作条件受限,严重脱离产业发展的实际。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全方面进行调研或者深入企业行业,以职业岗位活动的需求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确定课程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块和对应的实践项目,做到科学配置课程,完善课程知识体系。
2) 教学资源匮乏。动漫是体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只有高新的产业设备、软件、教材等多方面资源做支撑,才能培养高端人才。目前,针对企业和就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学校所教授的内容与社会脱节,授课内容比较陈旧。随着市场的需求和专业趋向更新,比如虚拟时代的到来,企业和市场对虚幻空间的设计要求比较多,应用于娱乐、游戏和休闲中,而学校教育依旧停留在动画原画设计和二维三维当中,对新兴媒体了解甚少。而且在动画制作中,由于学校设备、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技法落后,实践性少,导致人才质量降低,学生缺乏实战经验、创新意识、市场沟通能力。因此,整体教育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缺少新媒体意识,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2]。另一方面,实训室建设中盲目追求高端设备,而与课程建设脱离,没有相对应的课程作支撑,对新设备认知能力不足,无法发挥其功能,导致设备闲置。因此,进行有效的教学资源建设,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 人才培养不完善,缺乏创新创业意识。高职教育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要想让社会对人才质量满意,除了具有一定的技能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下,人才培养设定要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体系中深入创新创业理念,这对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目前各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重视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在人才培养中贯穿创新创业教育,传授相关就业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造思维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才就业质量。
1) 以高职教育为依托,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对于动漫产业,既需要技术技能,也要有创意理念,高职在培养人才方面,应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补充,使学生全方位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岗位的不同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加大学生的创新动力,开发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战操作能力。通过开展交流会,参与高质量的动漫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质量。另一方面,师资力量是推进人才质量的关键,加大力度健全教师的培训机制,推进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满足动漫人才市场需求。
2) 以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质量。高职教育必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岗位为主导,时刻关注职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与社会接轨,培养出符合市场和社会所需的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中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实训项目,以企业(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培养学生能力,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使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满足行业岗位技术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 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的融合,避免学校教育与市场脱节,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发挥学校优势,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操作。与企业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企业技术带入学校,弥补教师在实践中的不足,使学生更加有利于就业。贯彻“十三五”发展纲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2) 创建就业创业平台,提高人才质量和产业发展。要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制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就业制度支持,支持高职人才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减少市场就业压力。目前,国家出台了大量的创业政策,如动漫孵化基地、就业服务窗口、就业资金制度零利息的待遇等。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大,造成动漫人才流失。因此,完善动漫就业信息平台,提高动漫就业率,对推进产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3]。
3) 运用“互联网+动漫”,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动漫要取得新成绩,要借助于网络平台使动漫“走出去”。动漫既要有丰厚的利润价值,也要在品牌推广和研发上起到推动作用。利用“互联网+”将优秀的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推送,传播给大众,同时运用“互联网+”进行实际动漫产品的体验和现场讲解,使大众更加了解信息时代的动漫产品。通过相互交流,了解动漫产品的优缺点,及时改正产品,完善产品的质量,从而推进市场发行,降低利益风险,获得品牌效益。
“互联网+动漫”推进人才质量的提高。通过互联网的运用,可以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发挥现代技术教育作用,推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互联网在教学设施、教学手段中的创新,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平台,拓宽知识面和就业平台,改善传统的教学氛围,促进人才机制的改善,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总之,在人才的培养问题上要不断创新,深化改革,以职业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为目标设定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质量更加符合企业行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1] 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2.
[2] 田小云. 论动漫产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J]. 学术论坛, 2012(5): 248.
[3] 杜刚, 李亚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时代金融, 2015(5): 174-175.
[责任编辑:李娟]
On Animatio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Occupational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ENG Hongxia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Media, Sanmenxia Polytechnic, Sanmenxia 472000, Chin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not only attach importance to students' knowledge mastery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but also cultivate all-around students who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ositions based on occupational ability. This paper explores problems in the anim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and analyzes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erfect 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 entrepreneurial concept, improve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education and talent qual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imation; occupational ability; talent training mode
2017-03-29
孟红霞(1985-),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动漫设计
J 218.7-4
A
1672-2434(2017)03-00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