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成亮
近年来,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迅速崛起,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手段,尤其是近年来智能手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更是给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报纸媒体行业作为最传统的信息传递媒介,并没有改进自己的缺点,跟上时代的变革,导致报纸的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甚至出现了很多权威报纸停刊的现象。对于报纸工作者而言,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固步自封等于坐以待毙,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和自身的劣势,从而有效的取长补短,实现报纸向“新媒体”的顺利转型。
新媒体以最新的技术手段为依托,综合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向受众推送信息,具有方便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同时,新媒体的信息传递形式在文字和图片的基础之上,又进行了音、视频内容的创新,使受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事件真相,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第三,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几乎任何一台设备都可以成为信息接受的平台,这就帮助新媒体获得了最广阔的受众空间,实现了信息的全面覆盖。
相对于新媒体的优势而言,报纸媒体的劣势显而易见:首先,受到报纸容量的限制,很多精彩的内容都得不到刊登,有时为了适应版面大小,还需要进行新闻内容和图片数量的缩减,使得受众的感受缺少直观性;其次,报纸信息传递的即时性较差,即使是以日报的形式出现的报纸,也需要按照报纸的出版周期进行信息的刊登,导致报纸读者经常读到的是“二手新闻”。
虽然在表层含义上分析,报纸相对新媒体而言,有着严重的“致命伤”,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则会发现,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的确是增多了,但是与信息爆炸同时出现的却是权威信息的缺乏,人们在信息“海洋”中彻底迷失了方向。作为最传统和最具深度的新闻报道媒介,报纸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报道的深入性、行业的专业性以及历史资料的完整性更是新媒体不可比拟的,报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仍旧不可小觑。如果充分利用报纸的这些先天优势,结合最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报纸向“新媒体”的转型,相信报纸会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在当今时代,报纸编辑应该摒弃过去那种“幕后英雄”的工作模式,勇敢地走到报纸改革的前台,发挥自身在报纸编辑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主动发掘新闻线索,做好专题策划。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之下,报纸编辑人员也应该从“书呆子”的形象中走出来,积极学习媒介经营管理,做好报纸的市场开发和推广工作。另外,编辑人员应该意识到,在新媒体的熏陶之下,读者的角色意识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已经从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逐渐变成了信息的挑选者和提供者,同时还发挥着评价者和反馈者的作用。编辑人员要想做好报纸的转型工作,就必须首先树立读者意识,了解读者、研究读者、把握读者,从而使报纸更加适应读者不断变化的口味和需求。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人,人人都有话语权,信息传递的纷繁与混乱,很容易迷惑了受众的双眼,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报纸的独特优势,加强对于办报质量的要求,同时做好报纸的监管工作,保证报纸坚持和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地域甚至全国性的文化展示、价值追求和精神寄托的平台作用,使报纸成为“一股清流”,浸润受众心灵,激发社会向上的情怀。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报纸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充分学习新媒体渠道上的多元化特点和表达方式上的灵活性,借鉴现有的技术手段并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积极探索向“最权威的新媒体”转型的方法。报纸要做好制度和机构的设立,保证工作职责划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特别是要利用新媒体技术,为报纸打造一个舆论宣传的矩阵系统,充分发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的便利作用,时刻关注舆情,认真管理互动,增加与受众的沟通和交流,实现纸媒的顺利转型。
[1]陈晶.报纸全媒体转型研究——以〈南方周末〉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2014.
[2]刘蓓蓓.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转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3]周慧敏.全媒体时代的报业转型——以〈新安晚报〉为例[D].安徽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