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反贫困史, 贫困是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贫困是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个客观存在的世界性难题,既是历史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民生问题,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国各地打响了扶贫攻坚战,争取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可见扶贫的根本出路在教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认为,教育扶贫就是指针对贫困地区教育和受教育人口进行投入和资助服务,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当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使贫困人口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加侧重受教育者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以传授技术技能为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与产业结合最为紧密的专业技术教育,能够直接提升贫困者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使贫困者通过自身努力摆脱个体及家庭贫困。因此,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声誉,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让贫困人口接受职业教育,增强他们的脱贫致富能力,是当前及今后若干年内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选择和有效路径。
正确理解职业教育扶贫的内涵,深入剖析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是策划职业教育扶贫的关键,只有找准扶贫的精确路径才能有精准脱贫的结果。客观分析贫困产生的主要因素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如贫困者思想意识,所处自然环境恶劣差、交通信息不畅、区域资源匮乏、文化技术落后、政策制度缺失、个人生活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及其创业能力低下等而最终导致文化贫困。习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是实现精准扶贫的科学论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Irima Bokova说:“受教育不仅仅是一项人权,更是一个摆脱贫困,获得终身发展的途径”。与粗放式扶贫相比,精准扶贫更加关注对贫困对象在智力、发展能力、权利和精神方面的帮扶,重点落在“扶人”上。
职业教育是大众教育,也是民生教育,社会服务面向广,社会功能地位突出。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指出,“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既可以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学历教育,通过学技能学文化,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脱贫一个家庭;同时,也可以为贫困劳动力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培训和专业技术服务,提升他们的发展能力,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增强他们的劳动获得感,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重新获得就业机会。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服务精准扶贫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技术实用性与职业性,是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其办学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本土属性。无论是职业院校的生存发展,还是地方经济建设之需,专业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专业建设的成与败,事关职业学校的兴与亡,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也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专业建设应对准区域内地方产业进行设置,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依托特色产业办专业,为地方培养“懂技术,有技能,下得去,用得上”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高度融合的专业体系,为产业脱贫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一个产业脱贫一方的目标。
专业调整是建立在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基础之上,认真分析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区域内,职业学校要形成职教联盟,根据产业链的分布,分片设置与调整专业,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既要使各学校做到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全程覆盖产业,又要避免重复设置专业,使校际之间差异化发展,形成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订单培养地方发展急需人才。聘请企业能工巧匠,通过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模式为贫困家庭子女制定“一对一”、“一对多”的个性化培养与教育,使他们能带着技术进市场,手握技能上岗位,确保产业、专业与脱贫三者协同推进。
职业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任。职业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来,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聚集了一大批从事各行各业技术应用开发、产业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的科技人员和能工巧匠,为实现科技扶贫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人才支撑。职业院校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科研的主战场面向生产一线,面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为扶贫攻坚战主动作为。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深入农村,深入贫困家庭,送科技下乡,送技术入户,在扶贫中寻找研究课题,解决贫困对象在生产上的技术难题,帮助他们增产增收,脱贫致富。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扶贫的政策优势,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开展扶贫科技培训、扶贫创业培训等项目。培训要突出精准,突出实效,针对贫困人口在养殖、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外出进城务工等方面技能的缺失现状,制定对应的精准培训计划,手把手地教技能,要什么,教什么,贫困对象通过学会实用技术,成为行家能手,提高家庭经济收入。
扶贫先扶志,客观上,贫困地区有存在贫困文化现象,大部分贫困对象存在文化贫困,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技能培训与扶志要协同并举,做法上可以选派优秀教师进驻乡村,宣传自食其力,劳动致富,帮助他们改变落后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态度,加强对贫困人口参与生产的思想认识教育,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与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等、要、靠”的不良思想,引导他们树立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原生动力。
地方产业的专型升级能带动区域经济的的发展。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的兴起为扶贫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产业升级需要技术作为前提条件,区域内职业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团队要立足当地的优势产业,开展技术革新与科技攻关,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政府决策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库支撑。集中技术力量,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其它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产业教授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咨询中心”、“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扶贫科技机构,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咨询,使科技创新团队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科技创新团队在实施科技扶贫的方式上,可以与地方成立混合所有制股份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地方以资源入股,学校以技术入股,形成优势互补的一体化运作模式。职业院校通过科技扶贫,一方面在紧跟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助力农民脱贫奔小康的过程中,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通过科技服务,可以煅炼教师队伍,解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形成真实教学案例,带动优质生源和实现高质量就业,使专业建设步入良性发展,形成特色效应。
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在“扶智”、“扶技”、“扶发展”、“扶权利”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与路径,充分整合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通过“精准招生”、“精准培养”、“精准资助”、“精准就业”、“精准培训”、“精准扶技”等措施实现“精准脱贫之目标”,促进贫困对象的公平发展,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王 锋,侯长林,张 亮.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与路径选择[J]. 职教论坛,2017(1).
[2] 何丕洁.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10).
[3] 侯长林.游明伦.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扶贫功能及其定位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12).
[4] 黄信爱.反贫困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社科纵横,1998(2).
[5] 清 云.贫困文化理论对文化扶贫的启示及对策建议[J].广西民族研究,2012(12).
[6] 熊丽英.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J].求索,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