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心理分析

2017-03-28 19:22朱剑卿胡晓林
传播与版权 2017年6期
关键词:现实社交微信

朱剑卿 胡晓林

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心理分析

朱剑卿 胡晓林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自诞生以来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朋友圈以其强大的社交功能成为人们现实社交在网络上的延伸。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心理,得出通过使用微信朋友圈获得的心理满足有:自我表露和信息分享、自我塑造、排解焦虑、获得归属感。适度使用朋友圈能给人们带来快乐,而过度依赖微信朋友圈会带来;“炫”文化盛行、降低用户思考能力、沉溺虚拟网络等负面影响。

传播心理学;微信;朋友圈;使用心理

[作者] 朱剑卿、胡晓林,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微信是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终端持续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致力于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一款社交应用软件。微信因其信息发布简单,互动性强、传播成本低廉等特点,深受大家的喜爱。微信1.0版本自2011年1月发布以来,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从零用户到1亿用户的突破。截至2015年9月,微信用户平均日登陆5.70亿人次,且微信在中国一线城市的渗透率已达93%。到目前为止此态势仍呈野蛮疯狂式的增长势头。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文中的朋友圈指的于微信4.0版本后,微信新添加的一个社交功能。在朋友圈上,用户不仅可以灵活运用文字、图片和短视频等多种符号来表达自我,大大增加了表达之乐趣,还可以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满足了用户对分享便捷即时的要求。微信朋友圈还提供对好友新发的动态进行“评论”“回复”和“点赞”的功能,这一功能与QQ空间,人人网等社交软件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在朋友圈中,用户只能看到相同好友的评论或点赞,此不同之处体现的正是一个“圈子”的概念,只有同一个的圈子相互认识的人才能看到彼此的交流回复,这一功能体现出的私密性、真实性等特点是对现实社交圈的高度模仿,深受用户的喜爱。不知不觉中,刷朋友圈似乎成了微信用户的一种生活习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符合用户的使用心理动机是微信朋友圈受用户追捧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本文将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从传播心理学角度解读微信朋友圈的盛行现象。

一、使用心理分析

(一)自我表露和信息分享

自我表露是美国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在1958年在《透明的自我》一书中提出的概念。自我表露指的是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人们都有自我表露的需要,正常顺畅的自我表露能够使人产生愉悦感,保证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为了让别人了解自己,与别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表露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中几乎随处可见。但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表露往往受如:身份不对等的顾虑、不同的传播情景、想要赢得良好第一印象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表达往往不完全、不充分。微信的“朋友圈”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线上自我表达的平台,网络的虚拟性、平等性等特点使用户在朋友圈中的自我表达受影响较小。朋友圈中的自我表达与现实中的自我表达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人们的心理在网络与现实之间获得平衡。

网络从技术上赋予了每位微信用户自我表达的自主性,使得自我表达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随心所欲地进行。同时,技术还赋予了朋友圈中的自我表达可控性强的特点。我们在发朋友圈时,通过设定特定好友可见,可以决定传播受众,让自己希望的、预想的受众阅读到信息,并同时规避非目标受众。朋友圈的这一表达特点,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大家自我表达的特殊需要,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

人有分享的本能,心理学家认为分享信息使人愉悦。在微信朋友圈中随处可见信息分享的内容。微信朋友圈中的联系人大多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人们希望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朋友圈中的朋友,渴望自己的朋友们也能关注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事情。

(二)自我塑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自我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指个人在环境影响下和环境作用中表现出的实际状况和行为。理想自我指个体结合实现自身理想或者满足自身需要而在个人意识中建立起来关于自己的形象,是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自我形象。微信用户在“朋友圈”中所展现的自我是真实自我还是理想自我呢?通过仔细观察朋友圈的发布信息可以得知,微信朋友圈中的文字是经过发布者细细琢磨的,图片大多数是经过P图软件处理过的。并且发布者在发布不同类型的信息时,往往会自主的选择一部分读者,而屏蔽掉另一部分读者。从以上的行为特点可以得知,朋友圈中所展示的“自我”是经过“美化”、“包装”后的理想自我。

拟态环境是指媒介所营造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对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朋友圈是用户营造自媒体之“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④,我们通过在朋友圈的各种“晒”行为,打造属于自己的“拟态环境”。从而塑造出符合自己身份地位,人格魅力,符合自身期许又能引起好友关注的形象。

朋友圈中的自我塑造可控性极强。传播者若想凸显自己的“文艺气质”,可通过多发美文和诗句来实现,若想让朋友们了解你是一个“无公害”又可爱的人,可以多发一些俏皮话,晒一晒美食和生活中的趣闻,若想释放虚荣的欲望可以通过“晒名车”“晒名包”来实现。在朋友圈中自己是自我的形象大师,可以自我控制展现自己的哪一面。另外,朋友圈中朋友对你所发布内容充满褒奖的评价和态度往往使传播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无形中激励了这种行为。

(三)排解焦虑

当下整个中国社会滋生着一种焦虑感,焦虑感缘何而来呢?当下中国正处在转型期,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不断颠覆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的传统秩序,而新的观念和新的秩序还在不断发展并未完全成型,使得人们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个人和群体常常觉得无所适从,心理压力较大,从而滋生焦虑感。在《为什么中国人普遍感到焦虑》一文中,作者在编者按中写道:“几乎所有的个人、群体或组织都希望有更迅疾的改变,恨不能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状态或自己的行为能够一步到位。这种深切的期待,以及因此形成的巨大的超越他人或怕被他人超越的精神压力,日积月累,慢慢演变成一种四处蔓延的全民焦虑。⑤”

很多人认为微信朋友圈可以作为排解焦虑感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当无聊、孤寂时,刷一刷朋友圈,让碎片化的、娱乐性的信息淹没自己,加入到一场假想的全民狂欢中。人们通过这种方式假装充实自己,从而排解焦虑,打发无聊。但通过刷朋友圈是否真的能够排解焦虑呢?笔者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假象。人们总是有意无意的在与别人进行着对比,这种对比往往会让我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焦虑感。在微信朋友圈中“炫富”“晒房”“晒车”者比比皆是,我们通过朋友圈接触到这类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讲,反会促使焦虑感的产生。故而,微信朋友圈从表象上看确实帮助我们打发了多余的时间,假象性地排解了焦虑,但从实际效果上来讲,这种效果却是不确定的。

(四)获得归属感

荀子曰:“人生而不能无群。”群体为个人提供安全感、责任感、亲情、友情、关心和支持,对个人健康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马斯洛将人的需求按从低到高的层次划分为五个层次。其中将情感和获得归属的需要划分为第三个层次。⑥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和里瑞也曾指出:“归属的需要,是人们建立和维持一个持久的、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基础。”由此可见归属感对人的生存和交往的重要性。

朋友圈中的“圈”字,表明了朋友圈实际上是一个群体,并将朋友圈中的人与外界的陌生人划了一个界限,做了较为明显的区分。属于“圈”中的朋友彼此之间可以相互看到信息,并且会对你发布的信息作出回应,其乐融融的气氛为在朋友圈中的每个人提供了一定的归属感,安全感和满足感。

综上所述,微信朋友圈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的自我表露和信息分享、自我塑造、排解焦虑、获得归属感等使用心理需求,用户使用心理的满足是朋友圈备受追捧的一大原因。除此之外,微信朋友圈作为现实社交圈在网上的映射,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线上相互了解的平台,满足了用户获取信息和监测环境的需要。

二、过度使用之危害

朋友圈因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多的人被其征服,我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被“微信化”或“朋友圈化”了。不少人已养成晚上刷一遍朋友圈再睡去,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也是刷朋友圈,吃饭时刷、等车时刷、亲朋好友聚会时刷甚至走路时也刷,我们舍不得错过朋友们在网络上的每一条八卦,并期待无时无刻都参与其中。无形中,刷朋友圈已渐渐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对微信朋友圈的过度依赖,让我们警觉到朋友圈的发展态势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掌控,并偏离了预想的轨道。下面笔者将详细分析过度依赖“朋友圈”的几点危害。

(一)“炫”文化盛行,败坏社会风气

人都有展现自己的欲望,本无可厚非,但展现的过度便是虚荣心在作怪了。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往往会无形中助长网民的虚荣心理,这点在“朋友圈”中时有展现。不少用户为获得虚拟的成就感和疯长的虚荣心会在朋友圈中“晒名车”“晒豪宅”“晒名表”等,“炫”文化的盛行在朋友圈里刮起了一股浮夸之风。

“炫”文化盛行,无形中会刺激人们对物质的过度渴求而忽视了对精神的追求,这与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有所偏离。另外,受当前社会发展制约,我国两极分化明显,贫富差异较大,“名包”“豪宅”的刺激,会激起大家对当前自身生活的不满,产生起“仇富心理”⑦,不利于当前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满足浅层次阅读,降低思考能力

朋友圈依托于新媒体技术,内容通过电子屏幕呈现,受受众注意力和版面字数的限制,朋友圈中所发布的信息呈现出简单易懂和短小精悍的特点。鉴于上述特点,在朋友圈中较合适呈现提示性质和告知性质的信息,而不适合呈现说理性质和解释性质的信息。事实上,朋友圈中的信息内容也多是告知性质的浅层次信息。

朋友圈用户若常常在此类信息中冲浪,甚至将阅读朋友圈中的信息替代常规学习,淹没在肤浅的文字和多彩的图片刺激中,不注重对自身理性思维的锻炼,久而久之必然会降低自身的思考能力,这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是极其不利的。

(三)沉溺虚拟网络,减少社会活动

朋友圈作为现实社交圈在网络上的延伸,所起作用的不能被无限夸大。只能作为现实社交的补充,而绝不能将现实社交取而代之。但是,在现实中,却有不少人沉迷于网络“朋友圈”的狂欢而忽视了真正有意义的现实中的朋友圈,使得朋友们线下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减少,网络“朋友圈”的存在,反而弱化和疏远了原有的现实朋友关系。

被线上“朋友圈”异化的人群,在现实社交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景:与朋友聚会,饭菜一上桌,拿起手机狂怕,然后发朋友圈,期望获得线上的关注,没跟朋友聊几句话,拿起手机看刚刚自己发布的信息是否有人关注,却将现实中的真朋友晾在一边。被微信朋友圈异化的人群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以缺席,可微信上的交往却必须在场。这样的场景细想来可笑,但身边这样的例子却比比皆是。甚至连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都对此现象表示担心,他说:“从微信的角度来说,微信一直希望用户能够合理地使用微信,除了微信还有生活”。

三、总结与展望

微信朋友圈是人类发明的工具,工具的创造是为了方便生活,故朋友圈生而应当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或供娱乐,或提供消息,或便于社交。朋友圈满足了我们的多项心理需求,我们可以对其恰当使用,但不可沉迷其中以致玩物丧志。十分钟刷一次朋友圈,不仅没有美化和便利生活,反而使得生活和心情支离破碎。所以,面对微信朋友圈,我们应树立“不以物使,不为物役”的科学正确的“微信观”,成为微信朋友圈的主人,而不是被其奴役。将微信“朋友圈”中的生活看成是我们的“第二生活”,作为“第一位生活”的延伸和补充,却不可本末倒置,颠覆了“第一位生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1]郭禹汐.微信“朋友圈”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2]郭喜超.传播心理学视角下微信朋友圈晒自拍行为研究[J].理论研究,2016.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韩晓丹.网络“晒”行为的传播心理学解读[J].传媒e时代,2014(10).

[5]周晓虹.为什么中国人普遍焦虑?[J].记者观察,2016(10).

[6]你被微信“绑架”了吗?[J].记者观察,2016(10).

[7]张婧.从晒客到炫富的社会学分析[J].现代妇女,2014(2).

猜你喜欢
现实社交微信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社交距离
漫画:现实背后(下)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微信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