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转变探究

2017-03-28 19:22
传播与版权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电视新闻媒介

龚 建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转变探究

龚 建

电视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的挑战中,其传播主体将从单一转变为多元,传播制作从共性走向个性,传播对象从受众变为用户。

媒介融合;电视新闻;转变

[作者] 龚建,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

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的相交融的状态。[1]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传播受众需求的日渐转变,在政府《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指导下,电视等媒体机构在电信网、互联网、电视网的媒介融合过程中,其融合的程度逐渐从媒体形态的改变,转变为传媒业务的整合,甚至触及传播理念的创新。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概念、制作与传播也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不断遭遇挑战,主动或者被动地适应着媒介融合的节奏,显性或者隐性地发生着转变。

一、电视新闻传播主体:从单一到多元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转变,在传播主体上表现从单一到多元,从电视机构内部来看,其强调新闻记者的能力从专才向通才转变;从电视新闻源头来看,相关传播素材的获取,不再仅仅局限于电视机构内部。

通才型的电视新闻记者,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作为电视新闻机构的一种追求而存在的,并不一定要求所有记者都能够达到;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通才型电视新闻记者,即从采访、摄像、编辑等单一新闻生产流程环节向一体化全能型电视新闻记者转变,从单一技能向多元技能转变,开始成为电视新闻传播主体的一种趋势,同时,其多元技能的要求更高。

首先,其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具备更广的传播视野。媒介的融合,强调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既要搜集相关影像信息素材,还要能够为报纸、网络、手机等提供信息内容,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进行稿件写作,能够利用无线网络实现现场连线报道;要求电视记者已有的影像思维要能够与信息论、系统论的逻辑思维结合,进而完成对社会生活的记录与观察;要求电视记者具备更为完善的知识结构,除开自身的专题、行业新闻内涉及的知识外,还要能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具有更完善的能力素养,在采访、摄像之外,还具有策划、整合等能力。

其次,其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具有更强的传播意识。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的报道对象与传播边界都可能受到已有的行政区域限制,局限于某个地域。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有全国化甚至全球化的传播意识,要能够积极借鉴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传媒机构新闻报道的操作模式,立足于全国甚至全球层面,分析新闻题材的价值,运用外语技能,依托媒介融合所形成的传媒报道范畴无边界优势,积极参与新闻传播的竞争,提高所在媒体的话语权。

最后,其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具有更强的协作能力。虽然媒体融合强调电视新闻记者要具备多元化的技能,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类型的媒体报道都会由一个记者完成。相反的,媒介融合背景下其更为强调不同类型媒体之间记者的团队协同,也就要求电视记者具备更强的协作能力。电视新闻记者要改变单兵作战的方式,在网络、电视、报纸、手机边界打破之后,更为适应跨媒体跨部门跨专业跨工种之间的团队合作,以自身所擅长的专业技能为团队的共同发展服务。

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随后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传播进入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从“小悦悦事件”等热门新闻信息的报道溯源来看,民众通过网络、手机传播信息,再进入电视新闻传播流程,使得电视新闻的传播主体从单一的传播机构扩展到多元的社会组织与个人。电视新闻媒体的传播与社会组织个人的自媒体传播,两者之间有区别,前者更为专业并以此为职业,后者是一种个人化行为。一些社会组织与个人在手机、网络上发布的所谓信息,受自身能力与发布动机的影响,其信息的真实性存在较大的缺陷。与传统媒体时代比较,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组织与个人信息的传播,为电视新闻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报道题材。但社会组织与个人信息进入电视新闻传播,从已有的实践来看,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流程,不能为了所谓新闻的实效性,为了赢得所谓的新闻竞争,不顾新闻的真实性,进而损害电视新闻机构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二、电视新闻传播制作:从共性到个性

传统媒体时代,虽然国内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电视传播机构,但是,电视新闻传播制作受到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电视新闻传播制作主要强调的是共性,统一的新闻信息内容模板,雷同的新闻信息播报方式,直至较为固定的新闻信息传播时段,电视新闻几乎没有个性。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随着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信息内容爆炸,追求共性的电视新闻,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闻需求的变化,个性化电视新闻传播制作开始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个性化的电视新闻传播制作具体体现在生产平台的集成化、电视新闻的精细化、呈现形式的立体化方面。

电视新闻生产平台的集成化,为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基本的保障。所谓生产平台的集成化,是指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为满足新闻需求的变化,将之前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单一的生产平台,实行整合,以规模化的生产,增强电视新闻等媒体产品的竞争能力。早在21世纪初,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公司就成立了新闻报道中心,整合麾下的网络、电视、电台、报纸,以融媒体编辑部的方式,统筹调度新闻传播制作。后来,英国BBC探索360°的集成化平台采编模式,对网站、电视、电台进行了较为成功的融媒体生产集成化试验。国内较早探索电视新闻传播制作集成化生产的是浙江广电集团,其与杭州文广集团合作成立的媒体播控平台,能够实现融媒体的集成化生产。电视新闻传播制作生产平台的集成化,首先能够做到新闻内容的全覆盖,所有全天发生的国内外新闻能够基本涉及;其次能够做到传播渠道的全方位,电视新闻能够通过网络、手机等多途径进行传播。

电视新闻的精细化,是适应电视传播从共赏走向分赏的一个重要举措,而这背后深刻的原因在于:其一,电视观众的个性化需求。融合使人们在需要新闻时会以他们想要的形式得到新闻,而不是被动去消费。[2]在一个信息需求日益碎片化时代,电视观众对于新闻的共性需求日渐弱化,而多样化与精细化的电视新闻产品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变化。其二,信息价值的有效性变化。传播技术带来的信息爆炸,使得信息呈现明显的供过于求,在信息超载的情况下,共性化的信息不再能够有效满足观众,只有个性化的信息才能让激发观众潜在的需要。其三,盈利模式的变革性转换。电视机构在传统媒体时代依靠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逐渐转变为观众付费模式,之前“你播我看”到如今的“我买你播”,电视新闻只有适应观众更为细分的需求,才能实现盈利。其四,行业竞争的白热化背景。媒介的融合不仅没有减少传媒行业的竞争,相反使得竞争白热化,没有更为具有个性的电视新闻产品,很难在同质化的竞争中掌握主动。

呈现形式的立体化,是指电视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将改变以往单一的通过电视荧屏播放的形式,既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等终端媒介进行播放,还可以采用文字、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传播。立体化的呈现形式,强调电视新闻传播制作,要能够结合不同平台媒体特点,提供相匹配的传播内容。比如对于手机电视新闻的传播,受到手机屏幕限制以及手机电容制约,不应该播放长时间的电视新闻,而应该压缩内容,缩短播放时间。又如网络电视新闻的传播,应该基于观众的参与积极性考虑,在播放页面设置互动环节,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另外,媒体融合之后信息容量的海量性以及相关检索功能的出现,要求电视新闻传播制作上,改变以往电视屏幕播出按照时间顺序的线性编排方式,而采用网络传播依据内容相同的板块编排方式,并且,在具体的设计上,运用网络超链接功能,实现电视新闻与其他图文信息综合呈现的方法,使得电视新闻更加全面,更为立体化。

三、电视新闻传播对象:从受众到用户

传统媒体时代,观众作为受众,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对象,并且主要出于被动接收传播的地位。而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不再是单一功能的媒体,受众不仅仅可以“看”,还因为电视作为整合媒体的终端,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用”电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习惯,用户可以通过根据个人爱好定制电视新闻内容;可以打开新闻搜索功能检索各类新闻信息;可以参与互动话题探讨。媒体融合最终使得电视传播对象从被动型的受众,转变为主动型的用户。传播对象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强调电视新闻应该注意:

首先,尊重用户的权益。电视新闻传播机构与个人,应该认识到新闻信息的制作与传播,是在代替用户与采访对象之间进行交流。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渐深入人心,自由、平等、友善等人际交流相处观念成为人们交往的准则。电视新闻传播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采访对象、新闻记者、电视用户之间的人际交流的传媒化展现。媒介融合与信息爆炸,使得电视用户对于电视新闻采访的平等与尊重有着更高的要求,用户希望电视新闻记者能够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泄露某些采访对象个人信息;希望记者与主持人能够与采访对象进行平等对话,不要以“无冕之王”强迫采访对象。

其次,考虑用户的偏好。“我传你受”“我播你看”是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机构与记者主要的新闻传播方式,电视机构与记者对于新闻信息内容的选择、采访与编辑,都是从传者本位的角度考虑,较少顾忌到用户的偏好,在没有其他传播渠道补充的情况下,受众也不得不接受。在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制作,由于信息的供过于求,只有从用户偏好的角度出发,电视新闻记者与编辑充分从用户角度考虑新闻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经过相关的把关环节,才能够获得用户的认可。

最后,注重用户的体验。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的用户体验是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电视新闻一方面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更为高品质的画面,并让用户通过短信、微信等及时参与电视新闻的互动探讨中,满足他们的参与体验。另一方面,电视新闻还可以通过开辟适合用户“自媒体”传播的新闻节目,鼓励用户根据电视新闻报道的需求,结合自身的情况,采用合适的设备,提供自媒体视频传播内容,经过电视新闻机构与记者的挑选,使得用户制作的新闻信息可以从个人自娱自乐的消遣型传播,转变为适合大众传播的电视新闻节目,让电视用户在参与中体验到电视新闻制作的全过程,增强他们对电视新闻认识与了解,达到以体验赢得用户认可、信任的目的。

[1]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92-99.

[2]刘霞.全媒体语境下全能主持人的创新培养策略与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4):55-56.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电视新闻媒介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书,最优雅的媒介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