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先德/财政部驻河北专员办党组书记、监察专员
三平台助力专员办转型谱新篇
●夏先德/财政部驻河北专员办党组书记、监察专员
为积极贯彻落实财政部党组关于“全面深入推进专员办工作转型,实现专员办与财政主体业务深度融合、预算管理范围和流程全覆盖”的工作要求,财政部驻河北专员办立足于全局导向、动态导向、体制机制导向和效能导向,积极搭建部门预算管理、转移支付管理、地方财政运行综合分析三大数据信息平台。通过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挖掘数据信息蕴含的深层次内容,推进专员办工作从样本抽查转向非现场全面管理,从事后查处转向实时发现、及早纠正,从一事一议转向建立风险防控指标体系,从单体软件应用转向大数据整合分析研究,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
以财政部预算审核系统、国库动态监控系统、银行账户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建立以人员信息、资产信息、项目库信息、国库集中收付信息、预决算数据等为主体的中央驻冀预算单位基础数据库。利用数据库软件、部门决算报表软件等技术手段,探索开展按照部门、行业、年度等要素,对技术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实现对中央驻冀预算单位部门预算全方位立体监管。
(一)完善预算审核功能,开展分类对比分析
通过对预算单位的人员、资产、项目等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的收集整理,设置不同存储模块。一是通过重要原始资料扫描备查,对审核过程进行有痕化管理,清楚记录每一明细项目的历史数据和变化趋势。二是在完善数据的基础上,分类进行对比分析,人员信息分别从人员花名册、工资表等要素进行比对,下次审核时仅对编制内增人进行比对;资产信息重点进行分年度的比对,关注增减变化情况。三是将历年的财政预算、决算数据进行比对,设置不同的分析指标,对各部门、行业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作为细化预算管理的参考。
(二)完善动态监控功能,关注重点疑点问题
一是通过预算台账和国库集中支付,对每一笔资金拨付、总体执行进度随时监控。二是设置风险控制点和相关技术参数,对资金实时使用情况,进行自动筛选和预警。三是分季度采集各基层预算单位总体执行率、基本支出执行率等相关数据,与序时进度、历年同期进度进行比对,及时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决算分析功能,实现案头与实地核查有机结合
一是利用部门决算报表软件,将本年决算和相关预算批复、上年决算进行对比分析和校验,审核报表内计算的准确性、报表间的钩稽关系、录入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设计基本指标参数,着重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筛选出变动较大的重点关注项目。二是利用软件校验和数据分析的结果,筛选出审核重点,现场核实决算报表和会计账簿、会计账簿和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的一致性,结转结余资金的真实性,以及“三公”经费列支是否超预算,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项目经费有无相互挤占的情况。三是利用现场审核结果和决算比对数据,进行数据集成,为进一步开展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积极做好与上级、同级财政预算国库部门对接,及时、准确、完整地了解转移支付资金总体情况,并利用集中支付功能,实现对转移支付资金流转全过程监控。
(一)建立预算执行台账,开展即时在线监管
对转移支付资金开展实时监控,建立预算执行台账,监督从提前下达、资金分配、具体执行每一环节的运行情况。一是跟踪转移支付资金的提前下达,监控是否及时分解落实,并纳入市县预算管理。二是跟踪转移支付资金实际拨付、使用情况,关注支出是否与资金用途相匹配。三是跟踪重点资金,以主题监控形式,关注促三农、惠民生等社会热点领域资金,实时监控财政投入情况和补贴对象、标准、金额等支出明细。
(二)跟踪重点资金,关注民生热点领域项目
在对财政资金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监控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与转移支付资金相关的辅助信息,逐步建立社保信息、教育信息、农业信息等分类别的数据库,为做好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提供外围数据支撑。在审核工作中,利用数据库软件对人员信息进行分析比对,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三)跟踪疑点异常资金,密切关注重点环节
通过分析筛选与资金管理密切相关的关键信息,设置资金运行预警值,根据预警值进行重点监控,对没有按规定数额、时限、用途等条件操作的项目资金,开展重点监管。一是监控资金运行,通过监测预算执行进度、国库库款余额、资金结转余额等重要指标数据,开展异常情况监测预警,防范化解财政资金潜在的风险。二是关注使用方向和安排上有变化的项目,对资金用途进行监测预警,确保财政资金规范运行。
与财政、税务、统计等部门对接数据,全面掌握地方财政收支情况,收集整理影响地方财政运行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定地方财政运行监控的重点区域、重点项目,进行分析监测预警,促进地方财政健康运行。
(一)实时监控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关注财政运行质量
对县级财政的预算收入进度、重点支出的标准、范围、预算编制完整性进行分析和监控。一是关注财政收入进度,对基层财政部门财政收支月报中完成进度与序时进度吻合度进行图表分析,将差异较大、大幅落后序时进度的列为重点监管地区。二是监控财政支出合理性,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要重点比对财政供养人员系统数据、编办人员数据、实际人数,民生支出要重点比对核发人数、统计年鉴和上级财政部门测算口径。三是分析预算编制完整性,进行县级财政收入结构的同类地区和年度间比对,异常的作为重点预警。
(二)分类监管地方政府性债务,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一是实施规模控制,定期汇总、整理相关地区一般债务、专项债务余额,比对省财政厅分解各地区的一般债务、专项债务限额,超出限额的地区要进行预警。二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关注相关地区一般债务、专项债务、或有债务等情况,测算债务率等指标,评估各地区债务风险状况,对债务高风险地区进行风险预警,提示高风险地区积极采取措施、逐步降低风险。
(三)跟踪重大财税政策推进,反馈政策落地效果
关注财税体制改革热点和难点问题,对营改增、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风险防控、扶贫等重点领域进行分析和反馈。重点是营改增政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分析减税效应,分别抽取不同行业的税收征管数据,比较分析营改增前后的税负水平,进行图表分析,波动较大的作为重点调研对象,评估对地方财政运行的综合影响。■
(本栏目责任编辑: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