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体育”环境下运动健身类APP的传播模式浅析

2017-03-28 18:54商力伟
传播与版权 2017年12期
关键词:社交受众运动

商力伟

全面健身的大环境下,受众对于运动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互联网环境下的受众更是对优质高效的生活服务有着更高的诉求。更加优质和高效的生活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已逐渐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用户对体育信息的获取也要求简单快捷,高效利用互联网科技带动健身这一传统体育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手机健身类APP的发展,体育信息和受众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随着技术端的革新和市场需求,其模式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运动健身类APP正式开启了“互联网+体育”的健身的传播新模式。

一、运动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

基于移动终端的健身APP利用它自身的特性为健身行业带来了很大的突破。大量的运动健身者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健身指导,而且更受到经济成本的制约,因此大量运动健身类APP涌现。这类APP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体状况和用户需求来制订适合的运动方案,进行专业的健身运动指导。这类APP具有随身性强、操作流程简单、使用门槛低等特点,深受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且注册和使用均为免费,下载使用量和其发展速度也远远领先于其他应用。健身类APP的发展之良好,是“互联网+健身”行业的很好体现。运动健身类APP在互联网环境中不断发展迎合当下环境的功能,探索其发展定位,并不断衍生出同门类多种类别的APP:根据功能性可以划分为运动教程类APP、运动记录类APP、运动社交类APP;根据运动项目则可以分为游泳、瑜伽、跑步、骑行等健身项目类APP;根据运动场馆预定和赛事票务预订等可以划分为各类商务APP。其他比如与可穿戴智能设备相结合的健身APP也在不断发展成熟。这类APP可以随时随地帮助用户利用闲暇时间锻炼,从而消除了健身房高昂费用,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极大地满足现代人随时随地健身的弹性需求。

二、运动健身类APP的功能特性

使用功能是APP发展和生存的主题。运动记录、运动指导和社交这三个功能是健身类APP最主要的核心功能,同样也是当下运动健身类APP的主流功能。同时也是众多APP设计中考虑到的基本功能,也说明受众对这三个功能的需求量较大。

(一)运动记录

对于健身爱好者来说,记录运动轨迹、提供准确的运动消耗数据以及评分是运动健身类APP现阶段都不可或缺的一个核心功能。智能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GPS、大数据和手机定位功能完美联合,跑步类APP咕咚、悦跑圈、乐动力等会利用GPS等功能实时记录用户的运动轨迹,生成跑步地图;keep、fittime等健身类APP凭借运动时间及时记录运动数据,监测用户消耗卡路里并打分测评;可穿戴设备也会实时检测用户心率、运动轨迹、行走步数等数据,同时也会根据这些监测记录数据提供合理的热量摄入和消耗方案,智能的APP记录监测功能全方位、立体化的运动记录使用户不仅可以快速直接地获取个人运动信息,而且也可以合理调整用户的运动健身方案,从不断变化的数据中使受众调整运动方案,且低成本高效率的记录在用户中逐渐占据主导。

(二)目标设置

健身APP的门类众多,每个用户都是独立的个体,用户目标也不尽相同,如减脂、塑形、增肌、学习运动技能等;运动项目也门类众多,如瑜伽、跑步、游泳、球类运动,力量训练等。目标不同,选择训练方式也不同,因此需要提供层次化差异性的功能,以此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的习惯以及健身目标需求,需要专业的数据支撑、理论支持和科学的训练计划。健身类APP便可以记录储存用户的各项运动数据和指标,最后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合理训练指导计划。不止于此,还会根据用户的需求给出相应的运动处方和合理的饮食计划。每个训练阶段会根据结合用户自身的需求,给出相应的运动训练计划,根据数据和理论支撑很好地贴合用户的心理。

(三)社交功能

社交功能也逐渐成为运动健身类APP的主流功能,体育交友成为新型的社交方式。人是一种社会性生物,几乎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与人的交流互动,而这种交流互动可以使得人们做事更加有动力,而且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现代人大多以自我锻炼为主,缺少监督伙伴,而借助健身类APP可以实现与陌生人互动、互助。健身APP的用户大多来自天南海北,在进行健身的过程中发布运动信息和运动状态,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健身APP也间接地成为一种社交平台、一种新的社交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在健身APP的社交功能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利用APP的运动记录功能可以达到24小时运动数据检测,让运动数据有据可查并且和好友分享和排位,享受成就感,从而达到用户满足的心理需求。

社交方式在“互联网+体育”环境下的实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搭载社交功能的运动健身类APP来进行人际交往,如keep,咕咚运动等;另一种则是借助微信、新浪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分享个人健身状况和健身数据,如当下最火热的微信运动等,以排行榜获取点赞来实现自我满足。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根据这一原理,许多健身社交应用会根据使用者注册时填写的身体相关数据来推荐各方面身体属性相近似的用户,让用户了解相似个体的健身行为与对应成果。其次利用榜样策略,重视榜样的作用,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以此激励受众使用健身APP,增强用户黏性。健身类APP通过社交功能搭建起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据统计,健康健美类APP有300余款,具备社交功能的占比60%。在健身类APP的社交功能中,受众使用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运动成果和心得,通过发布的内容来建立自己的社交内容与好友进行互动。将健身场景,运动数据、运动成果作为主要社交内容进行社交活动,通过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信息分享进行社交活动,利用互联网增强社交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形成多元化的社交网络。

三、运动健身类APP的传播模式特征

内容作为健身类APP的核心,是受众最直接了解APP的重要渠道。APP想要打造怎样的传播生态,传递何种价值观,都离不开内容和制作。“互联网+体育”的环境下,健身类APP的数量成井喷式增长,并且仍然在不断发展,但传播内容也参差不齐,以激励为导向的传播、虚实结合的健身教练模式、个性化运动资讯定制模式逐渐成为传播主流。健身类APP产品和使用者互相需要,而内容便是连接这两者关系的重要渠道。“互联网+体育”的环境下,内容营销充分满足了用户需求,将APP的功能充分发挥贴合实际、增强互动性、通俗易懂地与受众相连接。

运动健身类APP内容传播的另一模式为热点话题传播。一是将热门话题和时下热点切合,与运动健身内容结合进行二次加工;二是利用明星效应传播,获取用户关注度;三是专业的理论知识科学的指导。顺应互联网环境的发展和需求,追求热点话题制作相关文章,降低传播成本提高传播效率。

高效的自传播模式。APP的新功能体验或是线上线下互动来进行传播,受众一旦成为忠实用户就会不断进行分享和探索,进行二次甚至三次传播。

四、结论与建议

在“互联网+体育”的大环境下,内容和技术是健身类APP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功能,但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实验显示,同时使用多个APP记录数据时会发现,数据记录并不完全一致甚至与实际数据差距较大,数据来源不明确,运动卡路里的消耗、心率的检测、运动时间和定位存在误差。因此,若要获取更多的关注度,达到传播效率最优化,应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数据采集准确性和数据来源统一化,参照统一的数据制定统一的标准,提升用户体验。

数据监测、动作指导是健身类APP主要功能,但是在进行力量训练或静态训练时消耗的卡路里等运动数据难以检测。用户之间互动少,当前主流的社交功能仅为文字和图片,部分APP新增视频记录功能,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单一的功能将会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好地开发其功能,智能化地为受众所服务,才能使得运动健身类APP的满足市场需求。

总之,运动健身类APP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与体育相结合,成为体育运动发展和普及的传播新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生活运动的方式。然而运动健身类APP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在新媒体环境中仍是一种较为新颖的传播媒介,数据记录不够准确、功能较为单一、缺少和可穿戴设备的结合都将成为这类APP发展中的阻碍。运动健身APP传播需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定位更加精准,功能更加人性化,符合国人运动健身习惯,打破行业信息传播渠道局限的问题,细分体育健身垂直领域下分类,形成多元化的“互联网+体育”环境和传播模式。这需要研发人员和传播运营加大革新力度,推动产品转型升级,使得运动健身类APP在“互联网+体育”的大环境下良性发展。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刘传海,王清梅,钱俊伟.运动类 APP对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29(3):109-115.

[3]吴若熙,王庆军.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4):18-22.

猜你喜欢
社交受众运动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不正经运动范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