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2017-03-28 14:04杨陆欢
传播力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情绪

文/杨陆欢

掌握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状况,探究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按照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帮助他们去解决在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心理成长过程当中所常见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全面开发出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的发展更为主动、充分、全面、和谐,是在高校中全面深入地推行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现状

高校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仅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健康、学习与成长,而且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一方面,造成了很多学校教育工作的困难以及沉重的家庭负担;另外一方面,抑郁、敌对等负面心理一旦严重起来,常常会导致自杀、违法犯罪等社会性问题。因此,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引起足够重视并展开研究,对高校学生如何排解心理障碍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当代高校教育需要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展程度。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新旧观念、新旧体制之间相互影响并转换的特殊阶段。高校学生们承受着学习、人际交往、情感问题等多重压力,感到紧迫和茫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高校学生们的心理负担,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他们的心理障碍问题。尤其是一些自身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更加容易产生恐慌和焦虑的情绪,使得高校学生已经成为了心理问题乃至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

三、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学习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

大学学习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影响着高校学生未来的成长,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许多高校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太辛苦了,进入大学后应该好好放松一下自己,因此,整天看电影、上网、睡懒觉、逃课等等。

2.学习动机问题。

①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②学习方面的自我要求过高,导致学习压力过大。当前,很多学生热衷于考研、考证,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学生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二)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通常表现在很难与别人愉快地相处,缺少真正的朋友,欠缺必要的沟通交流的方法,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过分地勉强自己配合别人等,以及由于以上问题而产生的孤独、郁闷、无助和缺乏关爱等一系列负面情绪。

(三)恋爱问题

作为大学校园中的热门话题,恋爱问题同时也是高校学生自身需要进行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谈恋爱仅仅只是为了排遣心中的空虚和寂寞,有的同学将恋爱生活作为自己生活的主要部分,把失恋看作极为重要的生活事件,在情绪、自我评价、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受到严重干扰和打击。

(四)贫困问题

高校学生的内心特别敏感,贫困问题容易使得他们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不够自信,这种自卑感会让他们错误地理解或者过度地揣度他人的言行。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融入他人的渴望,另外一方面又怕与他人进行交流。这种矛盾纠结的内心情绪日积月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学生方面

1.养成优秀的人格品质。首先,需要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并勇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扬长避短,不断地完善自我;其次,应该提高自身的耐挫力,正确地认识挫折,直面挫折并且能够合理地解决问题,变负面情绪为正能量。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2.培养科学的生活、作息方式。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生活方式对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可以长时间地高效学习,需要能够有规律地生活,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学习、锻炼、休息等各项内容。学会科学合理地用脑,避免因用脑过度而导致神经衰弱,思维迟钝、记忆力衰退。

3.注意自我的心理调节。及时采取自我调节措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对外部环境进行改造,努力实现既定目标。

(二)高校教育工作者方面

1.构建健康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氛围。高校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大学乃至人生规划不够明确,不知道自己在各个阶段需要做什么事情,没有人生目标和理想。通过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让他们充分与他人进行沟通,及时排解好自己的烦恼和焦躁情绪,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

2.通过各种途径去锻炼高校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学生们直面挫折,在困境中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并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学生们合理地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豁达大度、冷静淡然,并能进行适当的自我安慰,能正确对待自身的各类需要,培养一定的耐挫能力。

3.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助工作的力度,及时地缓解学生由于对现实的不满而产生的过度焦虑、无助、敌视社会等负面情绪和过激行为。

[1]王天翼.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时代教育,2015(15).

[2]赵美.浅谈教育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从行为管理角度[J].山西青年,2016(14).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情绪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