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连江
电视台在为观众编辑制作节目的过程中,摄像画面构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视画面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观众希望从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视觉体验,因而摄像人员应当掌握画面构图的技巧,用艺术性的拍摄为观众带来逼真的画面效果。
电视台所拍摄的画面是节目生成的基本要素,也是电视节目编辑的成果展现。在此过程中,画面构图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电视节目讲求视觉效果,因而摄像画面构图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整体与局部的有机结合。摄像人员在现场进行拍摄时,有时是需要表现整个画面的场景,有时是需要局部的刻画与特写,但两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在对某个画面给予局部放大时,离不开整体环境的烘托和映衬,用突出的局部拍摄与整体画面相结合,往往更能体现出意境效果。同样整体拍摄时着重刻画其中代表性的某个元素,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静态与动态的协调配合。摄像人员使用镜头对现场画面拍摄时,并不是完全静态的,而是动与静的相互融合。拍摄本身就是一项动态性的活动,需要摄像人员捕捉有价值的画面,并通过艺术性的构图展现出来。摄像人员持续性的拍摄可以记录下事件的全部经过,而对于现场静态的画面,也可以借助方位和角度的变换,来实现不同的画面展现方式,从而创造理想的构图效果。
第三,原型与造型的相互衬托。电视节目拍摄过程中,摄像人员按照既定的目标捕捉现场画面,寻找拍摄的原型,同时为达到良好的构图效果,也需要对拍摄画面进行编排布置,形成艺术造型,由此衬托原型的核心主旨。所以拍摄人员在现场并不仅仅着眼于某一个画面,而是要注重相互承接的画面之间的关系,以便对原型给予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
电视台摄像画面构图工作至关重要,其构图效果直接关系到电视节目质量,以及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反馈。所以构图能力是电视摄像人员画面造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摄像人员业务素养的关键指标。近年来随着媒体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在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观众希望获得生动的视觉体验,并且从中得到深刻的启发。这就要求画面构图能够更具艺术性,发挥透过现象直达本质的作用。因此,画面构图不仅是摄像人员形象思维的审美体现,也是电视节目自身增强竞争力的保证。
摄像画面构图是将现场不同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布局,通过摄像艺术手法表达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寓意,进而引发观众的共鸣。因此,摄像人员要明确画面构图需要实现的艺术效果,掌握画面构图技巧,才能营造电视画面的质感。
第一,实现画面构图元素的均衡。电视画面拍摄讲求为观众提供感官上的平衡与美感,这就要求摄像人员能够兼顾拍摄现场的各个构图元素,将其中所要表达的主旨体现出来,并且实现各个元素的均衡配合。例如,在体现整体场景效果时,拍摄人员对于镜头的角度、运动方式选择,光线的亮度选择需要彼此协调,才能有效烘托现场的氛围。再如,对于空白面积较大的图幅,可以选择视觉效果突出的点睛画面给予填补,从而体现画面的穿透力。
第二,营造画面构图的层次感。拍摄人员对画面构图的目的在于突出拍摄的对象,以传达节目主旨。但是核心对象的拍摄离不开现场背景以及其他元素的相互衬托,艺术造型需要借助线条、色彩、光线等要素加以表达,所以层次感的营造可以彰显主次结构,进一步增强画面解读效果。例如,对于人物或事件背景的追溯,可以由环境中的客观元素衬托其中的主旋律,增强画面的空间感与时代感。而且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更容易带给观众联想的空间。
第三,在对比中突出拍摄主体。电视画面构图中,不仅可以直接对拍摄主体进行刻画,明确所要表达的主旨,还可以借助多元化的对比,形成相应的艺术效果,从中突出主体元素。例如,在拍摄核心元素时,通过周围环境的虚实对比,可以传递整体的意境效果,并从中突出核心元素的特点。再如,远近、高低、大小、明暗的对比也有助于突出主体特征。合理的对比使用有助于体现画面的艺术效果,在流畅的画面衔接中呈现拍摄的节奏感与立体感。
电视台摄像画面构图是一项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工作,特别是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发展,观众也对电视画面效果提出了更多要求。所以摄像人员应当不断提升画面构图能力,全面掌握拍摄技巧,进而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拍摄画面,营造电视节目的艺术美感。
[1]李金平.摄像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初探[J].西部广播电视,2017(1).
[2]王国栋.摄像师主观审美能力的艺术培养[J].西部广播电视,2015(5).
[3]王勇.摄像技术及其艺术应用[J].记者摇篮,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