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锐
“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概念是“留守儿童”概念的延续。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2015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讲到,上世纪90年代民工潮带来的留守儿童就是当前90后大学生一代。调查发现,在以农村90后为主要生源的高职院校中,曾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超过四成。高职院校校园里大量出现的留守儿童经历的90后大学生,学生教育工作者应予以特殊关注。
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也应该可以称留守大学生。笔者分析很多文献后认为,曾经有过由于双亲或者单亲长时间流动到其它地方工作或从事别的事情,而不能在一起共同生活的长时间经历的学生,称为留守经历大学生。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也就是有过留守儿童经历的大学生。高职“留守经历”大学生属于高校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他们在经济状况、身心健康、竞争能力及自身素质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比较劣势情况,并且呈现出某种不良共同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大学生得不到家长的关爱,导致亲情相对缺失,日积月累就会导致留守学生对家庭和社会丧失信心,生活态度变得消极。郭某,男,自小父母在上海打工,他与妹妹跟着奶奶留在老家上学。该生经常独来独往,不喜欢与人交流,被同学认为“不合群”。空余时间他要么打游戏,要么是外出兼职。找他沟通时他反映,从小一个人习惯了,人多了感觉不自然。后来该生由于沉迷于打游戏,学业受到影响,被迫留级。
父母双方对于孩子成长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留守大学生在心理品质最佳塑造期缺少了父母双方或一方的关爱和影响,在成年初期对比同龄人有显著的差异。徐某,男,自小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带着他和姐姐在家。该生自律性强,学习成绩好,但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刚入校时,班主任想让他做班长,他担心自己做不好拒绝,后任课老师鼓励他参与竞赛类活动,他也怕比赛失利不愿意参加。大三找工作,因面试时紧张,表现差而屡屡失利。他很苦恼的跟辅导员反映,找工作的不顺利让他更加不自信,一度因绝望产生退学念头。后经多次沟通鼓励,他终于被一家企业录取。
留守经历大学生乐群性低、情绪更易波动。黄某,女,自小母亲离世,父亲外出打工,她和弟弟跟着奶奶生活。该生活泼外向,喜欢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但是入校不久班级同学反映,该生性情变化无常,情绪容易波动,让大家不知道如何和她相处。辅导员通过她的网络动态发现,她展示的个人学习、生活内容及精神状态是不稳定的,有时阳光积极,有时又很悲观甚至秃废。她自己也反映,自己控制不了情绪,有时很乐观,有时想到家里情况又很悲观,严重的时候胸闷、失眠,有抑郁情绪。
留守大学生面临各种压力时不能与其父母进行探讨和商议,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李某,男,从上初二开始,爸妈就带着弟弟在外地打工,平时他住校,假期做兼职挣钱以减轻父母经济压力。上大学后更是靠自己挣学费和生活费,在大家眼里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父母在打工期间离婚,母亲带着弟弟回来上小学,他四处奔波找关系安排弟弟进入当地小学读书,又四处打听租房子,让母亲陪读。家庭的重担和责任都压在他身上,让他感觉力不从心,心理压力很大,多次找辅导员沟通需求帮助。
新生入校均会面临新环境适应问题,留守经历大学生在适应方面更加困难。他们大多性格内向,喜欢一个人独处,不积极主动融入大学生活。当他们大学生活出现困扰和麻烦的时候,社会支持系统不够,与家人沟通不畅,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和解决,使他们对于大学生活失去兴趣和信心,严重者会因适应困难而退学、休学。
留守经历大学生大多生活在农村,他们仍然依靠数倍的努力考上大学。进入大学后,他们发现高中“死读书”的学习方法不再适用,大学里面更多强调的是自主的学习、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想,学习内容、方式方法的变化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他们会出现学习适应障碍,跟不上学习节奏,厌学、焦虑、自卑,一部分学生沦为学困生。
对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而言,童年成长时期缺少了家长的关爱,使他们没有形成较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他们在高校生活中往往显得不自信,虽渴望与人交流,但大多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缺乏交流技巧,在人际交往中显得被动。在人际交往受挫后,他们易受到打击,封闭自己,并产生人际交往的退缩心理。
留守经历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他们大都自理能力较强,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课余时间大多外出兼职,对于参与校园各种文化活动不感兴趣,由于兴趣爱好的差异和缺乏,他们也很难融入各个学生社团组织。大学学生组织、社团及校园文体活动是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内容,也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留守经历大学生由于综合素质发展平台的缺失,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新生入学后,高职院校通过新生问卷调查以及心理普查工作,掌握新生的生源信息、家庭情况、兴趣特长、身体心理状况等基本信息,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筛选出来,单独建立档案,并把他们的信息反馈给二级学院的新生辅导员,让他们定期关注这一群体的学习、生活状况,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切实对这一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高职院校要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加强队伍建设和机构建设。目前高职普遍存在专职心理老师配备不到位的现状,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只有两个专职教师,学生有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帮助。要及时解决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困惑,高职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证实现有效的心理帮扶工作。
高职院校除了充分利用和完善以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还要密切联系校企合作企业,通过他们在学校成立专项救助基金,来解决这部分学生的经济问题,从而使他们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业中。同时,加强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学业指导,通过教师“无偿补课”和学业“一帮一”的学生互助帮扶,解决这一群体学业问题。
高职院校应根据“留守大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及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专业的学术讲座,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通过各种文体活动为他们提供人际交流的渠道,使他们学会团结协作和与人相处;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提高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并通过实践成就来提升自我认可度和满意度。
学校要加强与“留守大学生”父母沟通,及时反馈孩子动态。通过电话、QQ群、微信群,将留守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及问题及时和他们家长沟通,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情况。同时鼓励家长多主动与子女进行联系、沟通,在发现子女心理、学习、生活上出现问题时,及时给与情感支持和精神宽慰,真正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这一社会支持系统的存在和力量,进而实现对留守经历大学生这一群体家校共建的帮助。
[1]张莉华.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28.
[2]余霞.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4,(10):50.
[3]杨娣,江立成.“问题”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