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登峰 江 宁
(1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2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研究生教育属于高层次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掌握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人才,其中博士学位研究生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专门技术上做出开创性研究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相对于大学本科学生的培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强调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国家加大教育事业投入,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教学特点逐渐显现,尤其是近年凸显研究生教育培养类型的区分。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授权单位和授权点越来越多,一般本科院校中很多单位均有培养研究生资格,但是培养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缺乏,使得研究生培养质量出现滑坡,已经影响到高质量人才的输出。本文就我国研究生培养基本情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以及数学素养的养成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作用,讨论创新能力培养有效方法和必要措施,并就研究生培养质量三位一体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进行讨论。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随着15年保护期的结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优秀人才的争夺成为竞争的核心。民族进步之魂在于创新,要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需要创新,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离不开创新[1];只有坚持不懈的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才能在全球巨大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相对于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本专科教育而言,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本专科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研究生已具备了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所具有的身心素质和专业素养,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最终获得创新成果[2]。
多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选拔主要通过严格的统一初试加综合复试组成,而复试阶段基本都是选考一到两门报考专业的相关课程和简单的综合面试,缺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测试。虽然部分高校具有推免资格,在推免资格审核过程中,也主要考虑学生的在本科阶段的学业课程成绩,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测试仍然缺失。比如说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在招生复试阶段一般都只是出几道数学题,简单计算就解决问题,这样对那些从事数学应用的学生,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测试,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带来隐患。这种选拔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阶段和备考阶段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呆板记忆上,而真正具有创新基础和创新思维,但是专业课学习相对较弱的应用型人才不能脱颖而出。如果各高校在研究生入学复试阶段针对性的开展综合考核和创新能力测试的话,会使得备考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这样将能够选拔出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都突出的学生。比如金融研究专业的学生,在复试阶段可以通过金融数据模拟、分析、实际金融领域的操作等手段对其进行综合考核。近几年随着我国博士硕士授权单位的不断增加,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走向大众化,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本科学历不断贬值,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考研是想提升就业竞争力。这必然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容乐观。近年来,各大高校逐步增加专业硕士招生,区分学硕与专硕的培养方案,也是为了顺应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的趋势。这种大的背景下,注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谈何容易。
目前,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3年,其中3年制的一般规定课程学习时间为1—1.5年时间,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一般为1—1.5年的时间,这期间还包括半年到1年的教学、科研或者专业实践实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停留书本知识学习上,很多时候理论脱离实际,并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另外,不少博士硕士授权单位的研究生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有限,可支配的科研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很多研究生不能直接参与科研实践,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机会和环境。虽然,目前国家正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力度,但是各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对实践课程和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建设经费不足、过程管理缺失、实践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比如金融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大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在专门的实践基地或实验室进行,而最直接的实践基地就是各银行、证券公司等具体的单位,可是由于单位性质及具体工作的限制使得在读研究生很少能直接进入金融公司进行深入的实践,而各培养单位也较难提供配套齐全的金融专业实践的场所,种种原因导致金融专业的学生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缺失的情况,使得学生在这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成为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多学科交叉符合客观规律。作为高等教育重中之重的研究生教育,实施跨学科的培养模式也是理所当然。但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少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受制于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模式,并没有真正打通研究生校内范围任选课程,更别谈校际范围内任意选修课程了。
以上诸多问题与开展创新教育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等大环境不相符合,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如何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发动机、助推器。创新过程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
我国研究生培养定位一般表述为:“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比如说从事金融研究的应用数学专业的研究生,一般会进入金融机构的研发部门,这样的学生,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如果仅仅掌握书本中的金融知识、金融模型、金融产品,虽有创新精神,但却缺乏创新能力,会在工作岗位上逐渐被淘汰。因此,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应改变传统观念,给学生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再如偏重金融的应用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可能会根据个人自身特点和喜好选择金融控制、保险精算、破产概率、再保险、最优投资组合等具体方向,这些方向有共性,但又各有侧重点,在个性化培养方面导师应该有所侧重。研究生导师在课题指导、授课教师课堂教学,均需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注重发挥个性化,才能谈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3]。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对高校的培养能力和实力以及软硬件条件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提倡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需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使走上工作岗位的研究生能自己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进而具有创造能力[4]。比如在研究生重要公共课《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开展案例教学,将控制科学、工业工程、数理统计、社会工作等领域中数理统计授课内容分别编写成应用案例,以充体现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可以开展统计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既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又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3]。
传统的衡量学习的好坏的老标准就是看分数。在新形式下,应该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市场真实统计数据,帮助研究生用理论知识建立统计模型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整个动手、动脑过程的表现,以及最终的实验结果,评判学生的学习好坏。
如今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拆除各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加大跨学科门类、跨专业方向这种学科交叉培养新模式。从入学考试科目、复试面试程序、录取原则,到培养过程中开设跨学科课程、选择跨学科研究方向等角度充分考虑跨学科交叉。比如应用数学专业的金融方向研究生在招生时,除了进行数学专业知识的考核外,还应该在管理学科、信息学科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考核。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形式多样的研究生论坛、学术研讨班、专题讲座,创新基金的设立、优秀论文奖励等都能提供浓厚的学术氛围。通常创新能力和创新思想来源于学术交流、学术报告过程中思想的碰撞。学术氛围的形成离不开导师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如果导师在指导过程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并积极倡导学术活动中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学术氛围,能够很好的促进“教学相长”[5]。加强学术交流,不局限于校际间、国际间,其实更重要的是加强高校本身软硬件设施建设,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研究动态。对于金融方向的研究生,应该有意识和有目的的参加一些金融机构组织开展的模拟、实战活动和专业竞赛等,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自身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没有一个与之适应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将导致很多问题。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从宏观政策来看是由由国家、地方和培养单位自上而下的多级管理模式。国家、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来指导地方和培养单位具体实施,比如说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从招生源头入手,建立优质生源基地,控制生源质量;开展课程改革,设立优秀课程,确保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是研究生教育,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核心驱动力。因此,完善的监控体系,才能确保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研究生教育真正承担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
[1]瞿海东.创新能力与研究生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58-59.
[2]王小力,许晓雯.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64-66.
[3]钟波,刘琼荪.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4):137-140.
[4]李杰,黄健,张锟.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47-48.
[5]张意湘.论研究生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