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翟清
微电影属于成本较低、人物设定较为简单的电影,其也是一种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微电影不同于传统电影体系,其与网络之间的融合度更高,且往往透过微电影的剧情和内容,能够阐释某种深刻的道理,这也是微电影受到众多观众喜爱的关键点。随着微电影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微电影创作,而对于微电影导演而言,好的作品需要严格把握影片的结构与节奏,本文由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探讨。
影片的内容结构实质是指微电影的剧本,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其与电视剧的剧本以及传统电影的剧本无显著的区别,都体现了影片的整体内容和内涵[1]。但微电影的不同之处在于,影片中内容的结构要体现“微”特点,其与微小说有一定的联系,具体是指故事性、情节性简练而不落俗套,能够从简短的情节中体现电影的内涵和所要表达的意义。微电影结构有微小的特点,因此在导演对于影片内容结构的把握要注重凝练语言、聚焦思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构架,完成整个影片的表达。在微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影片的开端、高潮以及结尾部分时间安排都要适宜,可以延续受众的思绪,产生情感共鸣,不能出现赘述、重复,以及无关性内容强硬塞入的感觉。
视听这两部分是微电影需要实质体现的重点,从视觉的影像方面来说,对其结构的把握主要目的是吸引受众的眼球,但影像的建构要展现充分的内涵,不能夸大、夸张,以低俗的形式和画面污染受众的眼球。在微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往往没有过多的经费去做一些高成本的视觉特效,所以原景和背景的选择就极为重要,往往结合影片的实际内容和情节设置,从而形成一个视觉整体,不求奢华炫目,但要求让观看者能够从视觉上有所感受。其次便是听觉结构,不同的声音主体构成了微电影的整体听觉框架,而在台词和对白的设置上,要求符合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剧情的发展走向,避免低俗的语言渗入[2]。笔者认为,虽然微电影的开放限制给了众多专业人员或业余爱好者发挥的空间,但在视听结构的把握上,依旧要尊重社会道德和政治观念,从而避免低俗的艺术形式充斥市场,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叙事结构实质是一项综合性的内容,是将事件、人物、情节、场景等要素以不同的手法、角度多种组合、构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叙事体系。叙事结构的有效处理能够深刻表达出微电影的主题、内涵和思想,无论是直观上还是微观上,都能突出不同微电影的不同特点,实现其艺术价值。在主题的选择上,微电影更注重于生活实际,通常会选择常见的社会现象、感人的小故事、生活中细微的正能量作为影片的主题,之后通过故事的设置,情节的展现,背景的构成以及视听效果的支持,从而表述出一段完整的电影情节[3]。导演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重叙事结构的调整,让人物、事件、景色、对白等主体元素有张有弛,跟随事件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刻意、做作的表达,从而形成一种整体的和谐感,推动受众与电影情感产生共鸣。
微电影影片的节奏除了前期拍摄过程中,对场景、事件、内容的合理安排,后期的剪辑和制作也是关键。节奏体现出情节、镜头的韵律,而微电影是有时间限制的,针对此,剪辑过程中所留下的每一个片段都要承载着叙事意图或情感传达的表意作用,注重固定镜头、长镜头的处理方式,过滤赘述、重叠的镜头和信息,呈现出简洁明快的电影节奏。此外在微电影人物、环境、情节的组合中,要符合事件的发展顺序,应该选择能够让观看者迅速融入剧情,抓住主题的片段进行制作,调整和分配剧情,注重高潮的渲染,压缩冗长的开端,最后交代清晰的结局。如此有效的镜头过渡能够将观看者带入全新的视觉和情感体验中,如此才能突出微电影的特点,展现其存在的价值。
微电影作为颇受人们喜爱的现代艺术形式,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固定发展思维,而是以多元化形式呈现,将电影与网络有效融合,并且更贴近生活,以平常的姿态走入了大众的视线中。微电影影片结构以及节奏的把握是微电影导演必须掌握的关键内容,其影响了微电影最终的质量和表达效果。现今微电影才刚刚起步,相信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深受更多人的喜爱。
[1]尚雅.论微电影导演对于影片结构与节奏的把握[J].戏剧之家,2017(02):92-95.
[2]微电影的植入式广告模式研究——以《咖啡恋人》为例[A].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会.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会:,2012:31.
[3]刘国立,刘娇艳.时光,最后的答案青年导演李军林谈微电影创作[J].数码影像时代,2012,(12):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