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一馨
说到动物类型影片的创作,导演总是赋予动物们更多的情绪化和意象化向表达的东西。不同于人类,动物在拍摄中充满着更多不可控性和突发性,人们也在尽可能的通过动物间的交流方式来减小这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范围,但是在影片中更加重要的是导演对整个影片的追求,如何通过动物类影片的创作真正的表达出导演所想表达的内容。
对于动物类影片来讲,影片的选材和对于动物的选择都具有决定性因素,好的选材是一部影片成功的关键。英国BBC斥巨资拍摄的系列野生动物纪录片《蓝色星球》、《地球脉动》等由于自身优良的制作和选题的新颖成为自然历史纪录片中的佳话,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同样花大手笔制作的《迁徙的鸟》更是创造了动物类影片的佼佼者。在动物类影片异军突起的今日,国内也有许多的导演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动物类影片。
美学,作为一种主观意识形态的产物,往往是在无数的的理论实践中生成的。纪实类叙事影片《重返狼群》在上映后引起了不俗的反响,而影片本身的创作方式也十分的新颖,通过影片中的主要参与者李薇漪和亦风(导演)两个非专业者将他们一开始在草原上收养小狼崽到一起生活、一起成长再到最后帮助长大后的小狼重返狼群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及影像资料进行剪辑、拼接和少部分的影视还原和二次创作结合完成。事实上,这种对生活场景的还原是电影美学史上纪实性传统表达方式,意大利导演柴伐梯尼也表示:尊重现实也意味着尊重现实的时间,我们永远应该更深入的探索、分析当时这一片刻时间中的内容。
《重返狼群》的导演其实在不经意间意外的贴合了柴伐梯尼的理念,并且在影片中对于小狼为主角和人类的生活交流和互动也完整的记录下来,影片中许多的情节也十分的动人。导演将“狼”不同于人类“万物之灵”的边缘化主体搬上荧幕,通过对一个个体的微距离观察和描述,显现出了动物的“生存意志”。除此之外导演也希望通过影片而向受众传递对动物的保护、繁荣和增进生命的夙愿。
许多电影的创作都是依托成熟的文学作品进而进行二次修改和再创作完成。以《狼图腾》和子篇《重返狼群》为例,这两部作品都是先有了成熟的文学创作,在一定话题性和可延展性的基础下带给了影视创作的空间。
《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在书中记录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和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互依存的故事。著作在2004年出版后就引起了极大地反响,并在2005年获得了九头鸟长篇小说奖、2007年曼氏亚洲文学奖、2009年翻译“金字奖”(法译本)等重要奖项。作者将自己的人生观、对游牧民族遭遇农耕文化和对草原狼的感情写进书里,并以狼的视角和图腾关系之间建立了哲学思想。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将小说搬上荧幕,以史诗般的画面打造还原那个已经消失的年代,用视觉语言真实再现了人和动物的世界。
《重返狼群》是2012年出版的同样关于动物“狼”的一部著作,作者李薇漪是一个生活在都市的画家,在一次外出游玩时意外发现了草原上一只失去父母的小狼崽并带回城市饲养,而后在人和狼之间产生了一系列动人心魄却又感人至深的故事。《重返狼群》的创作也被《狼图腾》的作者姜戎称为是《狼图腾》的延续,包括在后期《重返狼群》影片的创作过程中,《狼图腾》的作者姜戎都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人类生活是电影创作的主要依据,但并不是唯一依据,动物从摄影技术刚刚发明的时候就常作为影响所表达的内容被体现在胶卷上,直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才动物类型片才得以发展,曾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美国动物类型电影《灵犬莱西》被称为“首次将动物对人的忠诚推上荧幕”的影片。然而在此之后又涌现出许多的以动物为题材的电影,包括六十年代大受欢迎的迪士尼卡通动漫电影《101斑点狗》、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的《忠犬八公的故事》以及韩国李焕庆导演的《方糖》和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战马》等许许多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将动物和对人的忠诚作为影片主要想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创作,在20年代九十年代后,动物类型电影才慢慢的将电影主题从简单的表达忠诚、歌颂真情、宣扬真善美上升到对生命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不仅提供给了人们另一种对自然的思考方式,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类在自然中和动物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2009年上映的由路易•西霍尤斯导演的反映如本太地町当地渔民疯狂捕杀海豚的经过的《海豚湾》,影片自上映以后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开始对动物的生存产生了担忧和思考。导演也希望通过影片记录这个最直接的方式让人们了解残暴的真相。
对于动物类型影片的创作,导演们往往追求者完美艺术质量的创作态度,在相比较其他类型电影数量较少的当下,一旦有作品出炉就将是一鸣惊人的作品,对于生命的礼赞、人们对情感的宣泄、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仁爱的呼唤,都将在动物类型影片中一一展现。
[1]孙立军.影视动画影片分析[M].海洋出版社,2005.2.
[2]吴冠英.动画艺术的“语言”特征与审美价值[J].设计纵横,2005(3).
[3]陈孟昕.动画造型[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