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征与趋势

2017-03-28 14:04曲贺
传播力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背景媒介受众

文/曲贺

信息时代下的媒体融合指的是新老媒介的相互交融和影响,即传统四大媒体和互联网信息平台与技术的网络媒体、自媒体等新兴媒介间的彼此作用与促进。这不仅使传播平台与介质呈现百花齐放的蓬勃发展态势,更使广大受众在思想、心理、精神方面的意愿或诉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征

(一)更高时效、更多数量、更多类型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远远超越了传统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几大传统媒体的界限与范畴,基于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设备的支撑,新闻传播具有了更高时效、更多数量、更多类型的鲜明特色。

比如新闻传播不再有滞后性,而是实现了实时传播。网友不仅可以随心所欲的搜索各大新闻网站以获取实时新闻播报,更可以从平台推送的新闻链接上了解当时当刻发生在国内外方方面面的实事、新闻。传统四大媒介在新闻采访、编辑、审核、出版中所耗费的时间被极限压缩,受众方几乎不需要消耗等待上的时间成本。同时,由于每部手机、每台电脑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载体,受众和新闻记者间的界限也日渐模糊。上一秒可能还是新闻传播的接收者,下一秒也许就成了新闻播报的亲历者。而传统媒体传播新闻离不开的纸质或屏幕等介质在新兴媒体上则被拓展为微博、微信、朋友圈、BBS和各类网站,文字、图片、视频立体推送使多种类型成为新闻传播的新常态。

(二)更为显著的交互性、辐射性、不确定性

传统四大媒体的新闻传播只是从媒体到受众的单向传播,新兴媒体的实时互动功能则实现了媒体和受众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互反馈。同时,转发功能则让一条可能在传统媒体上被忽略的新闻瞬间引爆网络,成为规模性、群体性的新闻事件。而在受众群体内外交互评论与转发助推的叠加之下,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存在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趋势

(一)资源持续共享

媒介的融合除了体现在载体、手段等环节上,同样体现在新闻传播素材、资源的融合上,或更准确地表述为资源共享。比如央视大楼一角某夜失火的新闻就是先被网友拍下照片放在聊天媒体上,之后再被网站、传统媒体所引用。新闻源头的范围被充分扩展,新闻资源也会被包括传统和新兴媒介在内的各融合端持续共享。

(二)主体更加多元

正如上面提到的实例,当前和未来基于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将不会只有单一主体,而是会形成机构、单位、组织、个人在内的多元主体。特别是个人在这样的传播模式下会成为最活跃的新闻传播途径之一。多元的主体结构不仅有助于新闻传播影响力在更大范围、更多受众间扩大,也有利于传统主流媒体获得更多新闻源,以及了解和掌握受众对新闻传播提出的新要求,从而优化创新新闻采编与制作等的流程与策略。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应对策略

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之间的融合既是时代发展进入特定新阶段的结果,也随着彼此间交互作用的持续深入而反作用于时代和社会发展。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具有了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丰富性、多样化,这既使传播模式有了持续拓展的外延,也更好地满足了受众在心理、精神层面的客观需求。

(一)巩固主流媒介的新闻传播权威地位

媒介融合的大背景虽然给新闻传播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却也如同一切新兴事物的快速发展的结果一样,产生难以避免的问题。在融合后的媒介环境下,新闻传播正在遭遇着过去从未面临的冲击,其中之一就是传统主流媒介的权威地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创新媒体的挑战,尤其是在受众持续细分的环境中,主流媒体新闻受众数量日渐减少,无疑是对过去居于统治地位的主流新闻传播力度和意义产生了稀释作用。

(二)加强防谣辟谣、缩短反应时限

传播主体多元化、当代“眼球”经济流行、传媒业竞争加剧等因素都在催生伪新闻和谣言的出现。要让新闻传播环境得以澄清和透明,就需要全力对抗伪新闻和谣言的混淆视听。特别是主流媒体需要加大引导力、缩短反应时间,当出现规模化、群体化新闻事件时,主流媒体应当第一时间积极发声,利用自身庞大的受众基础成为客观分析、理性判断、科学思辨的第一喉舌。

四、结束语

媒介融合作为传播界在新时代的大势所趋下也将促使当下和未来的新闻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这也是易造成传统主流传媒核心地位动摇的问题,所以更需要加以巩固。且多种媒介在新闻传播量上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在质量上也更易出现伪新闻甚至谣言的盛行,这也需要传统主流媒介发挥战略引导功能,保持融合背景下媒介环境的客观、理性、科学、正确。这不仅有助于媒介融合背景新闻传播更加健康、积极,更是为了实现传播行业的转型升级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李予则.关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新闻传播的特征和趋势探究[J].2015(23):8-9.

[2]于习慧,李匀杰.析三网融合时代下受众使用媒介变化对新闻传播的启示[J].新闻爱好者,2015(08):3-4.

猜你喜欢
背景媒介受众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