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新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愈加严峻。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2亿,由于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未来,我国家庭将普遍是四老,二壮,一幼的成员结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会不断增加。因此,广播业者要对老年广播节目的发展趋势加以正确的把握,要始终坚守媒体责任,创办属于老年人的服务节目,对舆论导向进行引导。
创办老年广播节目,首先要对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1.有些老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休才不长时间,身体素质相对优秀,他们热衷于地方的区域性政策和国家的新政策、新法规。广播节目就要对这些老年人奉献社会、了解时事、保障合法权益的需求加以满足。
2.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有对养生保健、医疗卫生、健康长寿方面的需求。为此,广播节目中要有相关的保健知识、医疗知识和卫生知识,对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加以正确引导。
3.近年来,空巢老人问题是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总会有孤独的感觉,这些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也渴望丰富的精神生活,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找到自身心灵的归属。为了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广播节目也要从满足了空巢老人精神寄托的需要。
第一点,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对老年广播节目的发展加以规划,要坚持自身职业责任为老年受众服务,满足老年受众的需求。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脚步显然没有跟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发展中国家。因此,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结合老年广播节目的发展方向,我认为要创办广播节目要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老年人中不同的群体:
70岁以上老人群体,他们一般出生在旧社会,成长阶段出于新中国的建国初期,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因此,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不高。有一部分老人,他们曾经是复员、退伍、转业的军人,他们经历了战争中血与火的洗礼,他们的爱国热情很高,但是他们大部分也是没有接受到很好的知识教育。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总人口的一大部分,所以在老年人口的占比中农村老人占了很大一部分,并且由于他们的生活背景不足以支持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因而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也不是很高。
结合数据分析,受教育程度低,是我国老年人口中的普遍问题。但是他们非常怀念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时常在怀念过去的过程中寻求对自身的安慰。结合这些普遍的情况,在创办老年广播节目的过程中,切忌太过追求时尚,要以老年人的视角去看待现实生活,重视传统,怀旧等老年人喜欢的方式,以此满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
作为引导舆论的传统媒体中的主流媒体,创办广播节目必须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对其渴求知识,渴求交流,渴求健康的心理加以满足,及时发布热点事件,对新的社会政策问题及时报道,对有关的民生问题加以讨论,与老年人进行互动,多方面为老年人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它还要求广播节目跳出传统老套的节目模式,跟上时代步伐,创新节目的形式、内容和方向。所以广播节目的发展要结合各种老年人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况,辩证观点的“新”和“老”的内容,老年人焦点小组的科学定义,“老旧”“新平衡”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在各地的广播电台中,在相同媒体频率之间的节目竞争要以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为主。同媒体频率中的节目所覆盖的地区是相同的,因此要要差异化为方向,促进节目之间的良好竞争。使节目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以鲜明的个性的;老年广播节目立足于所有的电台节目之中。
针对老年受众广播业务的自我管理方案和服务模式,要考虑到老年受众的不同特点,以舒适、娱乐、服务、教育和指导等方面尽可能地满足老年受众的需求。面对差异众多的老年受众群体,老年广播节目应以大多数老年人认知的心理特征和地区特征为基础,以当地老年人的生活为研究对象。例如,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人有较多的文化诉求,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老年人对养老金,医疗保障和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要求较高。在编排老年广播节目的过程中,要结合践行“走、转、改”实践活动,深入社区和农村,与老年受众进行深入交流,增强节目与老年人之间的互动,让老年人随时可以参与到节目中去。越贴近老年人的生活,节目就越真实,节目越真实,对老年人的关怀就越贴心,节目就越有生命力。
实践证明,新闻信息以广播传播的方式可以在心理和情感上更接近受众,观众对广播信息更感兴趣。广播具有独特的优势,将为老年人更好地服务老年人。“亲和,自然,温暖,亲密,真诚的帮助”是创办老年广播节目的关键,真正接近老年人,满族老人的需求,会使节目充满活力,使节目在老年受众中深入人心。
[1]钟军.广播节目如何为老年人服务[J].记者摇篮,2013(12).
[2]余涓.老年广播节目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声屏世界,2010(04).
[3]韩书玲.试谈如何办好老年广播节目[J].理论观察,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