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文珺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历经五千多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形成的,是民族的文化精粹和灵魂,而电视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多影响,传统文化如何利用好电视文化这个媒介,从而让更多的观众关注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提高素质,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悠久的过程,代表着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文化既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的情感表达。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礼仪、传统节日等,是我国的一份宝贵历史遗产。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传统仪礼、传统节日反倒不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受欢迎。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出现这样的问题,既有传统文化自身的原因,也和电视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因此,传统文化要想进一步发展,就需要重视电视文化的影响,利用电视文化的传播作用,进行推广,从而提升传统文化在新时期中国人心中的分量。
中国作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在这几千年中,也形成了多种传统文化,但是由于近代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和破坏,又先后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等,导致很多传统文化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随着电视文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近几年电视媒介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越来越多,也出现了很多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节目,比如每年农历大年三十的春节晚会、《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的专题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记忆——中国文化遗产日》特别节目等优秀的节目,使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领略到了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这些节目的策划、制作和播出,即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自2002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就推出了《感动中国》栏目,节目的播出受到了相当多的观众的关注,这档节目恰恰就是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这档节目的内容积极向上,每个人物的事迹都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大性的语言,有的就是真实的事迹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美德的传播和弘扬。
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那隆重的阅兵仪式,到“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的筹备召开;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到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处处彰显着我国的国力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电视文化对这些事件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事件中,都彰显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团结、奋进、和谐、共赢。
近几年,我国连续发生四川汶川大地震、甘萧玉树大地震、云南鲁旬大地震,而恰恰是这几次地震,让全世界通过电视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从地震发生后的一刻起,电视媒体就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奋斗的一个个场面:有不顾生死冲进废墟去救人、有放弃工作自驾去援助……类似的电视文化宣传还有很多,战胜非典、战胜禽流感,这都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由于电视文化的传播,造成很多年轻人只知道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却忽视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尤其是很多商家,利用这些“洋节”,在电视上、互联网上、手机等进行大肆宣传,使很多人认为这些“洋节”更有文化氛围,而对比之下,我国的传统节日反倒没有能吸引人的地方,造成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发展缓慢。
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倡勤俭节约,提倡文明礼仪。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电视文化的发展,电视上广告宣传越来越多,电视节目中穿插广告时间越来越长,电视剧中植入广告也成为普遍现象,导致很多人去盲目消费,与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背道而驰。
随着电视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播越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传统文化和电视文化有机结合,传统文化也要利用电视文化进行宣传和传播,传导社会正能量。电视文化也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提升民族感染力的重要作用,多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最终,在电视文化和传统文化中架起互利性的桥梁,实现我国传统文化和电视文化的和谐共进,为实现习总书记的“两个百年目标”添砖加瓦。
[1]朱烨.古装电视剧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评电视剧《芈月传》[J].视听,2016(10).
[2]徐雅维.电视媒体如何传播传统节日文化[J].新闻世界,2011(09).
[3]卢迪.论电视文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