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增灏 辜文凯 刘华建 柳 卫 王咏梅 胡代勇 李祖秀
重庆市江津区评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
□文/蔡增灏 辜文凯 刘华建 柳 卫 王咏梅 胡代勇 李祖秀
编者按: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重庆市江津区教育系统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倡导全区广大教师做政治坚定之师,不做随波逐流之人;做志存高远之师,不做得过且过之人;做遵纪守法之师,不做无视规矩之人;做崇尚科学之师,不做愚昧迷信之人;做仁爱友善之师,不做冷漠自私之人;做爱岗敬业之师,不做敷衍塞责之人;做廉洁奉献之师,不做争名逐利之人;做博学精业之师,不做误人子弟之人;做改革创新之师,不做固步自封之人;做为民务实之师,不做脱离群众之人。今年3月以来,江津区教育工委在全系统开展了“寻找‘十做十不做’好教师”全媒点赞活动,吸引20多万人次参与。活动评选出的20名“十做十不做”好教师,集中展示了全区广大教师的大美形象,弘扬了教育系统的正能量。接下来,江津区教育系统将把争做“十做十不做”好教师、当好学生引路人作为师德教育重要内容,与“两学一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江津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绩突出的大美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扎根基层三十载,一位乡村老师的多面人生——记江津区石门小学好教师陈燕
在石门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勤勤恳恳,带好每一个学生;她兢兢业业,生活工作不分家;她乐于分享,“老师的老师”是对她的尊称。她就是江津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陈燕。
在石门小学教学第一线,陈燕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培养学生,指导教师,乐此不疲,从无怨言。31年过去了,依然像当初入职一样钟爱着教师这一职业。
“我在班上成绩并不好。”朱蔚是陈燕班上的学生,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他还是记忆犹新。
“当时学习三算,我非常吃力,母亲几乎每晚都带我去陈燕老师家求学,常常一学就是到半夜十一二点。”朱蔚表示,自己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只有寻求老师帮助。“常常问到深夜,但是陈老师从来都没有抱怨过。”
“记得那时候陈老师为了给我们讲解,到处去翻阅杂志、书籍,甚至不惜跑到其他学校请教老教师,吃了不少苦头。不过,我们班挺争气的,不少人参加江津市三算比赛中获一、二等奖。”谈到自己当年的班级,朱蔚脸上洋溢着自豪。
“96年刚开始三算实验时,我也没有经验,确实很辛苦,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借口就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样称不上一个合格的老师。”陈燕说道。?
正是因为这样不放弃的精神,陈燕所带的班级成为三算优秀班级,她所研究的“低年级三算计算教学模式”在全市三算会上交流,2000年被评为全国三算“先进个人”。
入行31年,受陈燕指导过的老师也不少,被人亲切地称为“老师的老师”。
“我经常去参加一些培训学习活动,每次培训回来,我都要给老师们做讲座,谈谈当前的教学改革方向,说一说我的感悟。”一说到讲座,陈燕马上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她表示自己已经先后举办了20余次教学讲座。其中比较受老师们亲睐的教学讲座有《基于学情分析的有效教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等。
在指导中,陈燕开展了一对一的教学观摩听课,每位指导教师每周听一节被指导教师的课,并给被指导教师指出改进的地方;被指导教师每周听指导教师的一节示范课,学习老师的教学方法。
陈燕的培训成绩斐然,她指导张春映设计的《角的度量》教学实录,荣获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她指导周晓凤设计的《认识平行四边形》在江津区数学赛课中,荣获一等奖。
陈燕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可谓硕果累累,可是说到孩子,常常为自己的缺位而感到愧疚。
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章时,有一天,孩子闷闷不乐地回家,耷拉这脑袋跟我说:“妈妈,我觉得我好笨哟。”
我好奇得问:“啊,你怎么笨了?”
“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会了,上课还能大声地发言,而我却不会做。”“是吗?不会吧。你为什么不早问我呢?”
“你…你太忙了,我有点不敢问。”
我吃了一惊,立马丢下手中的事情,拿出练习册和她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我们的共同探讨,孩子很快找到了方法。并且反复思考,写出了《基于学情分析的有效教学》的课题,深受老师们青睐。
“虽然如此,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个的代价是我对孩子的缺位。”说到这儿陈燕哽咽了。
陈燕还记得,孩子6岁时,自己从劳动村小调到中心校的班级,由于这班孩子的家很远,学校决定让学生住校,农村的孩子什么也不懂,作为班主任的她,经常要等到学生睡觉以后才回到家,多少次,孩子在家门口苦盼着妈妈回来,多少次,孩子裹着衣服睡熟在沙发上,看着这情境,有多少无奈写在脸上,多少眼泪涌上心头,但是为了这份喜爱的工作又不能不干,只有亏待自己的孩子。
“可是,我不后悔!”陈燕坚定地说道。
无数孩子的梦想经由她助力扬帆而幻化成真,无数老师的青春经由她精心指引而激情四射。这,就是一个乡村老师的多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