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孝珍
俄罗斯浪漫曲的艺术特点与启发
杨孝珍
俄罗斯浪漫曲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因素和人文因素探究其起源,在俄罗斯独特的发展历程中促使浪漫曲的诞生。19世纪俄罗斯浪漫曲逐渐兴盛,涌现的诸多音乐家和诗人为后世留下数量极多的不朽经典。俄罗斯浪漫曲的风格抒情而忧郁,歌词讲究多选用诗歌,旋律与节奏有鲜明特色,发音与演唱需要对音乐背景深刻理解。俄罗斯浪漫曲的民族性值得中国民族音乐借鉴,形成本民族独有的音乐语言,与时俱进做到历久弥新,才能获得群众的喜爱,在世界乐坛占有一席之地。
俄罗斯;浪漫曲;民族性;艺术特点
[作 者]杨孝珍,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在俄罗斯音乐中,浪漫曲是极为重要的音乐类型,一般是指由乐器伴奏,与诗歌相结合的一种声乐题材形式。俄罗斯浪漫曲受艺术风潮和国家政治、经济变革的引导,于18世纪末兴起,19世纪逐渐兴盛。音乐逐渐远离了宗教的束缚,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杰出音乐家与诗人的层出不穷,使得这一时期的俄罗斯浪漫曲星光熠熠,创作的浪漫曲数量也相当惊人,至今俄罗斯浪漫曲仍在乐坛中享受极高的声誉。
(一)政治因素
18世纪是俄罗斯政治经济变革的时代,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对频繁外贸易通商过程中,远行的人们不仅带回商品,也带来了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其中德奥艺术歌曲对浪漫曲有着深远影响。随着商人阶级迅速崛起,宗教和贵族阶级的地位被打破,底层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音乐成为广受欢迎的日常享乐。受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学作品,许多浪漫主义题材的作品应运而生。19世纪俄罗斯战火纷飞,展开了反对沙皇的一系列战争,最终俄罗斯废除了农奴制。战士们需要艺术的鼓励慰藉,音乐家们根据亲身经历创作了许多战争歌曲,为俄罗斯浪漫曲打下基础。人民需要浪漫的歌曲,摆脱曾经只为贵族书写音乐的单调题材,音乐家结合本国的风土人情,创造为生活而歌唱发自内心的音乐,浪漫曲在这样纷繁复杂的政治因素下正式诞生了。
(二)人文因素
俄罗斯民族一直都热爱音乐,从远古祭祀音乐开始历史悠久,发展到近代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种类繁多,不论是歌曲题材和风格都十分多元,艺术表现力极为丰富。浪漫曲由于其脱胎自俄罗斯民族音乐,受艺术歌曲的风格影响,巧妙运用民族元素让大众更好的理解其内涵,自一出现就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在浪漫曲出现之初,主要以描写城市日常生活为主,被称为“城市歌曲”。随着对外音乐的不断交流,借鉴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又融入本民族歌曲、战争歌曲等。浪漫曲形式在多方努力下逐渐成熟,从民间进入掌权阶级的厅堂中,获得他们的赞助得以更好地发展。
19世纪初“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的诞生,给浪漫曲的创作添上华彩乐章,为俄罗斯浪漫曲的发展指明道路,从此俄罗斯音乐登上了世界舞台,成为与欧洲艺术歌曲比肩的伟大艺术。19世纪中期“巴拉基列夫小组”作曲家集团、达尔戈梅斯基、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著名音乐家相继出现,坚持将民族元素融入浪漫曲中,创造了形式多变内容充实的浪漫曲。这一时期的音乐家创作了上千首经典作品,这一产量无疑是惊人的,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这些创作的灵感,既源于他们深厚的民族情感,也来源于同时代伟大诗人的贡献。
著名诗人普希金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他的作品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反抗与斗争意识。在他带领下创作的一批文学作品,成为浪漫曲歌词最主要的来源。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风云激荡,层出不穷的文学创意在这里碰撞,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佳句,如莱蒙托夫、托尔斯泰等伟大诗人。俄罗斯浪漫曲的一大特色就是采用本国诗人的诗句为歌词,将民族调性发挥到极致。浪漫曲与诗词相辅相成,如同中国的宋词元曲,在两种艺术的加持下,散发出独特魅力,更加经久不衰。优秀的诗篇为浪漫曲增加迷人的魅力,本身就极具艺术渲染的两者,在音韵的配合下将俄罗斯风格发挥到极致。
(一)抒情而忧郁
音乐一直是表达人类情感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人们对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有普遍的理解力,音乐是无国界的艺术,对音乐的欣赏没有代沟,只有对音乐艺术之美的共同追求。同时音乐也是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但这一色彩并不使音乐与听众产生隔阂,而是成为音乐独一无二的性格魅力,成为音乐与众不同的立足根基,成为音乐敲打人心的真实灵魂。俄罗斯浪漫曲因其浓厚的民族色彩,深受本国人民的欢迎,也用它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全世界人民。俄罗斯浪漫曲有着强烈的抒情叙事结构,悠扬婉转的旋律,能够表达细腻忧伤的感情,是极具表现力的歌曲形式。忧郁是刻在俄罗斯民族骨髓中的一种情感,即便是欢快的歌曲中也依然带有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来源于歌词,来源于作曲,来源于演奏,也来源于演唱,更是来源于俄罗斯人民生活中的感悟。但这种忧伤是无害的,忧郁只是一种感怀,他们在忧伤后坚强,歌曲中的忧伤使得音乐更加动人,也是俄罗斯音乐的民族特色。
(二)歌词与诗人
俄罗斯浪漫曲的民族性来源于它的歌词,多来源于本国诗人的杰出篇章。诗人和音乐家相互影响,为对方的创作带来灵感。本国文学作品配以本民族的旋律,在气质上两两相融,反映真实的俄罗斯风土人情。格林卡创作的浪漫曲都是以抒情见长,创作了80多首经典曲目,多以俄罗斯经典诗篇作为歌词。他的经典名作《我记得那美妙瞬间》,歌词源自普希金名作,在音乐旋律下诗词中的深情表达得更为深刻,绝妙的诗词为旋律增添了许多深情,音乐与诗歌迸发出绝妙的组合魅力,在歌唱中将感情渲染得如泣如诉。“巴拉基列夫小组”由巴拉基列夫、居易、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科萨科夫五个人组成,除了巴拉基列夫是职业作曲家,其他人均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用自己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丰富了浪漫曲的创作手法和选题。柴可夫斯基是世界知名的俄罗斯音乐家,创作了100多首浪漫曲,是一位高产而又高质量的作曲家,他与“巴拉基列夫小组”同处一个时代,在不同的方向为俄罗斯浪漫曲做出不朽的贡献。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在中国广为流传,是俄罗斯浪漫曲在中国的主要代表。
(三)旋律与节奏
探究俄罗斯浪漫曲的民族性,必须了解俄罗斯的人文地理背景。俄罗斯拥有广饶的土地,坚韧的人民,丰富的俄罗斯民谣是浪漫曲的民间基础。俄罗斯浪漫曲的节奏受到诗词的影响,没有一般艺术歌曲规则的分段,而是根据诗词的转折而结束。浪漫曲多采用钢琴伴奏,这与钢琴在俄罗斯的深入人心有很大的关系,作曲家能够熟练掌握钢琴伴奏带来的呈现效果,将人声与乐器的和鸣发挥到最佳。俄罗斯音乐家坚持从民族取材,让浪漫曲能够被大众理解,融入生活中去。例如柴可夫斯基的《别信,挚友》,此曲节奏缓慢抒情,4/4拍有引子和尾声,中部由乐段其及重复构成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再现部之前有长达五小节的属调准备句(即第40小节处),但却不是通常使用的大三和弦,而使用了小属和弦,这是俄罗斯音乐中独特的自然小调常用的手法:小属和弦至小主和弦的连接。这样的创作在西欧音乐中完全不属于典型,而在俄罗斯音乐中却得到了广泛使用。可以看出俄罗斯浪漫曲是具有典型的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性的。①高明翰:《浪漫主义时期德奥艺术歌曲与俄罗斯浪漫曲的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四)发音与演唱
俄罗斯浪漫曲的旋律婉转绵长,节奏不徐不疾,整体曲风大气悠扬,诗歌带给浪漫曲抒情性和戏剧性,俄罗斯地广人稀,天寒地冻,独特的地理风貌使得他们的民风特有的孤独苍凉。在演唱时要把握住俄罗斯浪漫曲的民族风味,在叙事时要求演唱者充满爆发力和情感,吐字清晰;在刻画人物内心情感的时候,要求演唱者收敛力度,将情绪用低沉有力地倾诉。要求演唱者对自己声线有充足的把握,在歌曲戏剧化转折的瞬间,能够将气息扭转到合适的位置。同时俄罗斯作曲家们积极探索创新旋律,在表现欢快、悲伤和抒情时,都不同以往的艺术歌曲,自成一体的音乐风格,在对外传播时令世界听众为其折服。在学习浪漫曲演唱时,要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与歌词的含义,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真正唱出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
俄罗斯浪漫曲在其民族性方面获得大家的认可,其浓郁的民族风格使其在世界乐坛中独树一帜,用俄罗斯特有的民族风格感染着听众。在诸多优秀人才的推动下,俄罗斯浪漫曲有着优秀的歌词底蕴,多元的创作理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是一种启发,我们应当坚持创作源自合本民族精神文化,符合本民族人民喜好的歌曲,将外来音乐进行本土化改造,真正获得大众的支持。俄罗斯浪漫曲在发展之初,也曾照搬照套艺术歌曲,在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将民族元素融会贯通,形成本民族独有的音乐语言。中国民族音乐已经获得多方面的关注,许多音乐人为保持原汁原味做出了抢救性的发现,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向前发展的困境。保留中国民族音乐的特性是必然的,如何让民族音乐历久弥新,贴近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成为能够传唱世界的音乐?俄罗斯浪漫曲的发展历程给予我们一个鲜明的例子,将民族音乐元素提炼出来,不惧怕形式上的变革,与时代共同发展,才能够创作出经典的、广受欢迎的民族音乐,才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没有本民族灵魂的音乐,只是空洞地模仿他人的旋律,将被时间无情的抹去。
[1]单丽.俄罗斯浪漫曲对声乐教学的意义[J].黄河之声,2016(16):23.
[2]严溆.柴可夫斯基两首浪漫曲的音乐与演唱分析[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6.
[3]雷蕾.谈谈如何学习俄罗斯浪漫曲——以《巴奇萨拉的喷泉》为例[J].音乐时空,2015(2):104.
[4]刘广奂.俄罗斯浪漫曲的艺术价值以及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研究,2013(3):110-111.
[5]高明翰.浪漫主义时期德奥艺术歌曲与俄罗斯浪漫曲的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6]张春良.从民族性试论俄罗斯浪漫曲与民歌的演唱风格[J].艺术教育,2011(3):88-89.
[7]张宁.闪耀着光芒 散发着芳香——俄罗斯浪漫曲掠影[J].人民音乐,2007(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