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生新闻的社会语境及发展路径

2017-03-28 05:55
传播与版权 2017年4期
关键词:民生受众

王 晶

浅议民生新闻的社会语境及发展路径

王 晶

当下,媒体市场和观众市场已然发生巨大的变化,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媒体环境,新闻从业人员如何在突兀的市场上取得决胜之地,是维持原状,遵循固有的法则?还是凤凰涅槃,取得重生?从民生新闻的社会语境分析,得出只有寻求突破,找准转型发展之路,并始终保持创新的动力,才能使民生新闻在激烈竞争格局中保持不败之地,历久弥新。

民生新闻;社会语境;发展路径

[作 者]王晶,硕士,四川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

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媒体技术的推广普及,在“媒介融合”传播语境下,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资源打破原有壁垒,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渠道更加多样化,观众信息反馈日渐增强。作为具有亲和力、拥有数量众多的受众的民生新闻,分析目前的状况和趋势,更有利于自身的创新发展,也更有利于提升民生新闻传播的效率与质量。

一、新观众、新语境下的民生新闻

(一)体现以人为本

党中央多次强调,新闻工作应该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而民生新闻则准确地实现了新闻贴近性原则,并成为党和人民利益目标的忠实的拥护者、追随者和实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心怀群众,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改善民生、民情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他曾反复强调,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情。可见将媒体视角对准民生民情是民心所向,抓住了民心,也就抓住了观众。

直至今天,民生新闻仍然是各大媒体的重点打造的“招牌”,也是受众最喜爱、创收最高的产品。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新闻能够取代它的光环。这与其具有的核心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关系,民生新闻的核心是人,以人文思想占主导作用,基本特征是民心取向,视觉表达是平民视角,传递内容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在以民众的生活及生存的状态作为切入点和关注点的拓展中,对民生新闻从理念到内容,从播报方式到媒介包装凸显着媒介对民生新闻的关注与重视,从而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二)满足收视欲求

民生新闻实现新闻的本土化,聚焦人民的生活、生计、生存、生命,利用地域空间的趋同性提升本地受众的节目忠诚度,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融合的一种新闻形式。从内容上,民生新闻主要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人和事,从叙述上,用西方新闻里的“软新闻”的采写方法,体现普通百姓的心理诉求,符合民众的心理接受。从宗旨上,关心百姓疾苦,在以软新闻的采写基础上又赋予新闻的硬道理,在塑造舆论场,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也表明了立场,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以满足受众特定的收视的惯性和定势。

(三)构建城市认同

地球因为信息技术的日渐发达,让人与人之间距离变得更短,时空感顿时全无,过去人们内心中所依靠的目标共同体开始逐渐丧失原来的意义。如“民族”“地域”的概念开始逐渐淡化,这种对过去记忆的集体“失忆”使人们的“内部”与“外部”的界限无法划定,浑然一体。地球村现象的产生改变人们的新闻观念和宣传观念,迫使新闻传播媒介更多地关注受传者的兴趣和需要,更加注重时效性和内容上的客观性、真实性。

城市提供的优越传播语境和海量的素材给民生新闻设置有利的选取范围,即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每天,这里都发生着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人和事,通过一个平台延伸期待、丰富想象、获取诉求及关注。使本区域内的民众间形成一种无形的心理联系,以满足民众浓厚的地方情结,切合民众的认同心理,形成归属感,构建城市认同。

二、民生新闻的新观众、新环境、新需求

(一)新观众带来信息源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职业记者和公民记者并驾齐驱,为民众输送大量的信息。大众“参与式”新闻方式已经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接受信息的方式甚至是传播方式。促使民众的话语权的建立,颠覆了传统媒体“舆论一律”的传播格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演变成为一种社会大众民主化的传媒互动模式。也正是因为有了民众的加入和影响使各大媒体平台更趋于客观、严谨,不同的声音,体现的是社会的公信力的进一步提升。但也存在部分新闻工作者、部分微博大V等,向民众传播虚假民生新闻以博眼球,对民生新闻不翔实的报道恶意引导舆论导向等,造成媒介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媒介和受众之间的生态链被外物干扰,出现断裂情况。这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解决的,更多负责任有良心的新闻工作者应积极站出来,引导主流意识,让民生新闻回归真实。

(二)新环境造就受众觉醒

经过近几十年的社会的发展,社会出现蓬勃化、多元化的态势,受众的媒介素养得到提高,传媒受众更希望通过媒介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得到更多的资讯、更深刻的信息、更多元的意识形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更多的是想把媒介平台作为参与公民权利和社会构建的一种工具。

从另一种角度来讲,受众获取新闻资讯也是一种文化的消费和信息的消费,这取决于他们置身于其中的消费环境。[1]当下的中国,信息时代已经打破局限于一种或者几种传播媒体垄断供给,人们获取资讯不再是信息渠道的匮乏感,而是带来的选择的焦虑感。在传播学的研究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出,传统的效果研究都是以媒体为中心,因而无法确定媒体影响力大小;媒体的实际影响力是以受众为中心的,取决于公众在多大程度上使用和以来媒体,“这个模式研究的中心,在与未达到满足和需求的媒介内容的使用”[2]。

(三)新需求延伸新业态

在新闻行业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传统的新闻习惯必然会带来调整、重塑、和嵌入式、数字化新闻生产的系列问题,使新闻事件报道的深度和速度、用户需求与专业认同等让新闻业态呈现螺旋式的发展。新闻的“卷入度”作为一个新的核心概念,衍生出“地化”“社区”“分享”“参与”“互动”等相关概念[3]。也就是说,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要用故事让受众了解到发生了什么,对于自己又意味着什么?要用评论让用户深度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中,让用户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存在感,不是信息浪潮中孤独的守望者。

三、民生新闻的发展路径

(一)实现民生新闻由单一性向多元化的转变

随着受众的关注度的逐渐升温,民生新闻已经把经济新闻、教育新闻、科技新闻纳入民生新闻的视野,民生新闻不再是单纯的报道奇闻逸事件,家长里短的专属。改善民生新闻的风格和质量,将视野范围的扩大使民生新闻成为加强社会建设,推进改革进程最重要的推手。

2015年,第25届好新闻评选活动中,吉林日报《一水激起万水流》,文章主题突出、场面恢宏、文笔流畅、引人入胜,生动地诠释和再现了这一民生关注的工程的进展,最后以高票获得了通讯类的一等奖。众所周知,“河湖连通”工程是一项民众关注度高的重大工程,也是老百姓热烈期盼的民生工程,吉林日报社意识到这项工程是党委重视、民生关注、群众期盼的重大政治任务,所以快速跟进并重点报道,文章刊发后更是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实现由物质层面报道向受众精神层面报道的转变

受众在参与社会舆论的过程中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同时获取帮助和阐释。作为新闻媒体,理应针对受众的关注倾向性变化,主动改变报道策略,将关注的视角转变为人民群众所关注的视角,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媒体可以通过刊发民生时事类刊发评论性文章,针对目前社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剖析,并提出正确解决方式,激发舆论场引领舆论的导向。同时,也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开展系列民主参与性的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的热度和力度,通过主动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答疑解惑,有针对性地了解群众所关注的重大社会事件。

(三)实现由反映问题向解决路径的转变

民生新闻的表达一方面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需要,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等帮助党委政府化解矛盾,甚至是指出解决路径,报道方式从单纯的报道事件的本身转向为提供询问需求,解决群众诉求,寻找方法突破,既缓解矛盾双方的对立程度,同时又可以通过媒体塑造,使得党委政府能够在群众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形象。

在2015年,作为独立制片人的柴静出资拍摄《穹顶之下》,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络等共同的力量,对雾霾的追根溯源,深度地报道了雾霾的成因,柴静也对环境保护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意见。事件报道虽然产生了人身攻击,动机论、背后商业、政治利益阴谋论等负面的影响,但就雾霾的本身却推动了政府治理环境、抑制雾霾的进程。

(四)实现单一传播路径向立体媒介构架的转变

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聚集成为舆论场,成为散布和传播消息和资讯的主要力量,在获得更多的受众关注度的同时,也给新闻媒体带来了更加宽泛的信息来源,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

民生新闻的传播方式由单纯的被动接受变为现在受众的主动接受。传受双方的互换给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媒体可以通过创建官方的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来直播节目和传播信息,并设置参与互动话题,引发受众的互动。同时,通过丰富新闻内容的传播途径和手段提升新闻的传播概率。也就是说,在当前的民众的期许下,民生新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借助各种媒体的优势,找出一条传播之路。

(五)实现单纯追求向提升新闻品格的转变

只有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以“三贴近”的原则,创新理念、创新思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把传播的追求和诉求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才能实现民生新闻自身又好又快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民生新闻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引领下,将决定着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坚持内容上的创新是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以前,民生新闻报道的策略往往是停留在一些新鲜、热辣、事件的猎奇上,过多地关注受众的认知和反应的心理。但随着受众的意识的转变,民生新闻的本身开始把事业逐渐转向了审视、思考、衡量、评价。通常选题会体现着公共服务性原则,在提升新闻品格的同时,既体现着话语权、知情权,同时又找到了与受众的需求的契合点的完美统一。从而构建起和谐的媒体生态,将事件的发展方向引向健康的舆论氛围的营造,由此得到的影响是传受双方开始与民生新闻一同成长,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政治和谐的必然诉求。

[1]王雄.七年之痒: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之路[J].新闻记者,2009(11).

[2]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J].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王敏.数字化驱动下新闻生产惯习的改造、嵌入与重构[J].新闻记者,2016(12).

猜你喜欢
民生受众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就业是民生之本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