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青年社交媒体沉迷维度构成的实证研究
李 强
青年社交媒体沉迷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层面对其维度构成进行分析解读,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对构成青年社交媒体沉迷的多项因素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显示,青年用户的使用动机、自我印象管理和社会资本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同时发现沉迷者使用动机改变程度越高,其获取的社会资本概率也会提高。
社交媒体沉迷;使用动机;印象管理;社会资本
[作 者]李强,博士,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社交媒体是使人们实现互动、构建社会网络,并以此增加社会资本的应用程序。①Barnes,S.B,“Understanding Social Media from the Media Ecological Perspective,”in E.A.Konijn,S.Utz,M.Tanis,&S.B.Barneseds.,Mediat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Routledge,2008,pp.14-33.当我们被包围于数字媒体所营造的多项互动形态时,也是其使用者充分体现自身网络使用潜质和行为方式改变的绝好时机。
在青年群体中,社交媒体已然成为构建社交群落内在结构的重要实现因素。但随着而来的是青年群体过度依赖于社交媒体的网络交流方式,与现实社会形成割裂与分置状态,大众媒体上第一次出现了“虚拟社交依赖症”(《解放日报》,2009),由其引发的过度沉迷已经成为学界、业界深度思考的重要问题。社交媒体沉迷正是这一问题的原始推动力和直接构成缘由。
本研究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对武汉地区两所高中和两所高校在校高中生、大学生共975名进行样本采集,其中男生470名,女生505名,年龄16.47±2.5岁,高二194名、高三207名、大一318名,大二256名,采用李克特五度量表,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设计了两类量表共50道题,评定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使用程度和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1)网络成瘾量表。本研究选用Wisconsin Lutheran Child and Family Services已研究好的网络成瘾量表。共30道题目,每一题后共有5个选项,依据程度的不同分别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大满意、很不满意、不知道。回答非常满意为1分,比较满意2分、不大满意3分、很不满意4分、不知道5分。
(2)社交媒体使用动机问卷。本研究的社交媒体使用动机问卷是在社会交往动机、匿名交往动机、虚拟社群动机、自我肯定动机和社会性学习动机五类动机的结构组成下,共扩展为30道题目。
美国乔治城大学罗伯特教授在调查中发现,社交媒体用户主要出于社会交往、学习认知和意见阐发等动机而进行网路话语表达,兼具用户行为改变的双重特征。因此,我们可将社交媒体使用动机定义为,在网络话语构成的抽象环境中,由个人使用与个体需求而构成的驱动力所引发的意向付诸实践的特殊心理状态。
通过对被试对象相关性分析可知,呈现出社交媒体沉迷倾向的青年用户在使用动机上具有社会交往动机、匿名交往动机、虚拟社群动机、自我肯定动机和社会性学习动机等构成因子。②谭文芳:《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之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2006年第3期,第247页。通过数据测量可知,上述五种动机对青年社交媒体使用产生出不同维度的显著性特征,匿名交往动机和虚拟社群动机占据较大比率,直接对自我肯定动机和社会性学习动机产生正相关。在被测对象中,社交媒体沉迷者有较大比重,他们在现实角色互换、意见观点发表等使用行为动机上得分较非沉迷者高,特定的交流环境和不定的交流对象加强了使用动机的易动性。
传播学研究指出,按照动机产生的逻辑顺序,动机成因可分为认知形成、态度确定和行动改变三个递进式层面,从动机产生的认知框架形成到行动深化、扩大需要一个较长时间过程。青年社交媒体沉迷产生于网络话语使用,作用于青年群体,其使用动机分析可从这三个向度进行评估。
(一)认知形成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媒体使用者在社交媒体话语表达中有着多重选择性规律,即选择性接收会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心理状态趋向和行为动作变化,人们总是对自己感兴趣,能够引发心理共鸣的信息有着多重需求,并做出价值判断和思维评估。青年社交媒体沉迷是认知层面的错位与位置遗失。
(二)态度确定
美国著名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认为态度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要素组成,它们形成相互联系,稳定持久的个人态度内在结构,并且每个个体对外部刺激的有效调节都是通过态度完成的。青年社交媒体沉迷中的态度确定是偏执于网络话语的自我表达,将深层情感诉求与浅层意愿实现混淆为一体,难以进行正确指向的行为驱动。
(三)行动改变
由以上两种层面分析可知,青年用户对社交媒体使用产生时空错位感和情绪失调感时,其外部行动会发生多类改变,主要有情感疏离、心理焦虑、孤独偏激和拒绝外界等。情感疏离是社交媒体沉迷的显性表现,是用户主动拒绝与他人接近、对话的情感因素。心理焦虑是青年用户对自我社会价值的迷离与无措,惧怕与他人交流时产生价值否定。它与孤独偏激一样对个性化传播有负向作用,加快了青年用户的内在心理错乱感和外在世界迷失感。
印象管理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在与外界接触交流时形成的基本心理倾向。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他在《君主论》中阐明到,“一位君主能够征服并且保持那个国家的话,他所采取的手段总是被人们认为是光荣的”。而真正将这一概念赋予现代社会学意义的是美国社会学家Goffman。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一书中指出,“印象管理就像戏剧”①Erving G.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NewYork:Doubleday,1959。,人们在互动交往中习惯于控制他人的思想行为与言语行为,要求通过与对方的无障碍交流,实现自身行为的社会化反应。他将社会互动和戏剧表演结合为一体,形成个人角色扮演的社会“行当”。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将印象管理定义为,它是社会人在一定情境中调试他人情感,以期望形成自我设定形象,并将其维持为稳定平衡状态,同时积极改变非期望印象的过程。青年社交媒体中的印象管理是基于社会交往需求的自我认可与他人肯定,它在用户信息传播中实现着主体位置的深入化。
(一)自我认知模糊
自我认知是行为主体对作为具有客体属性的主体的认知和评价等多方面的活动。认知活动“为把这种外部的社会情境接纳到个体自身的行动中来提供了可能”②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青年社交媒体沉迷中的自我认知模糊,偏向于“反射性评价”的极度敏感与反应强烈,是青年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产生的认识自我敏感化和对他人评价边缘化。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知,有88.1%的青年用户对此问题持肯定观点,即对社交媒体在自我形象塑造方面有着强烈的效果期待意识和主体强化意识,对于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推进作用有着内心图景的构想与实现,它把现实自我与虚拟自我结合为一体,形成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盲从。
(二)言语表达偏执
社交媒体话语表达是基于现实语义场和网络语义场表达基础之上将两者融合为行动测量的标识行为,一方面具有网络表达的初级形态,话语表达目的的隐性化,表达内容的碎片化和表达效果的块状化;另一方面,具有社交媒体承载虚拟生活的隐蔽性和意见诉求的公开性。
通过对被测对象的调查表明,青年用户中网络话语表达偏执达75.3%,网络话语表达不清晰占11.8%,网络话语表达结构混乱占12.9%。网络话语表达偏执主要向度为意见偏激、盲目固执、秩序失范等。意见偏激是网络言语表达中常见形态,它是由话语主体表达的自由性、他人监控的弱势性和网络规范的缺失性所造成,这使得社交媒体表达主体可以隐去真实身份进行虚假信息的快速传播。
社会资本是指我们从自己的社会关系中积累到的资源和利益。③Bourdieu,P.“The forms of capital,”in M.Granovetter,&R.Swedberg eds.,The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2nd Ed.),Boulder,CO:Westview Press,2001,pp.96-111.西方学者常常将其介入经济学领域进行探讨,属于无形资产组成部分。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它是社会人有形的资本聚集和无形的资本回归。布迪厄提出的“网络资源”型社会资本,即行为主体与周围人群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关系框架组织,科尔曼在此基础上强化了“社会闭合”型社会资本的含义属性,重点指出人们在相对闭合的关系结构中如何发挥各自意愿能量,形成彼此互惠模式。这两种社会资本类型对于我们分析研究青年社交媒体沉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网络资源”型社会资本的割裂分离
青年社交媒体沉迷是在社会资本自我管理中的异化与变形,主要涉及人机信任程度的降低,网络社区参与程度的膨胀和媒体使用满意度的假设。通过对被试的调查发现,网络资源的线上行为与线下表现成分割孤立,互不影响的孤立状态。社交媒体沉迷者在自我网络资源尚不足或充分占有的两个极端影响刺激之下,获得自我满足的社会资本,而这反过来又促进沉迷者对网络资源的偏激占有,使其对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提高。
(二)“社会闭合”型社会资本的过度膨胀
韦伯最早提出“Social Closure”这一概念,指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层为了保持本阶层的优势地位而制造出的一种与其他阶层相隔离的制度,一般译为“社会封闭”(Weber,1968)。科尔曼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教育学层面的拓展,可理解为“社会闭合”,将其引入本研究中,会对青年社交媒体沉迷现象有社会学和教育学的学理释义价值。通过被试测量可知,青年用户对社交媒体环境有一定信任度,而沉迷者的信任度更高,其使用行为轨迹也有变化规律。社交媒体的网络环境在重构社会资本习得语境的同时,也从认知层面和态度层面将青年用户的社交范围划定于较为狭窄区域中,使青年用户的网络社会资本闭合程度渐趋提高,窄化甚至封闭了与现实社会人群沟通交流路径,这明显不利于青年身心成长,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系教育部2016年“中西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研究成果)
[1]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彭兰.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的双重挑战[J].新闻界,2012(1).
[3]赵曙光.社交媒体的使用效果:社会资本的视角[J].网络传播研究,2014(7).
[4]胡春阳,周劲.经由微信的人际传播研究(一)[J].新闻大学,2015(6).
[5]黄含韵.中国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沉迷现状:亲和动机、印象管理与社会资本[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