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伟
摘 要:传统的课堂模式无非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课堂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缺乏活力、难以让学生集中精神学习,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应该把完成课时和教学任务当做目标,不能单纯的为了教而教,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应该走出传统,尝试创新课堂模式,与学生建立友好的互动关系,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的乐于学习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本文将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结合经验,试论一些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创新;互动;吸引力
一、走出传统教学模式,逐步融入创新课堂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个年头,教育事业是在稳步向前发展的,改革确实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成绩,教师队伍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当然不少学校对招聘新老师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研究生、海归高知识份子到中小学来做老师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温总理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就曾提到,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就是向全社会发出重视师范教育的强烈信号,吸引最优秀、最有才华的学生做教师。然而,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可见如何“教”师多么的重要。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课堂缺乏活力,教学缺乏思考,学生学习被动等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好好的思考如何创新课堂模式。
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教学中的不断的尝试,最终选择有效的模式。以语文课堂为例,如一堂传统学习文言文的课程就是时代背景的简单介绍,翻译字、词、句乃至全文,总结中心思想,最后是背诵。古文本身就比较晦涩难懂,所以整个过程是有点枯燥乏味的,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会注意力不集中,这时候教师不妨加入一些“新鲜血液”。如在学习《画蛇添足》、《买椟还珠》等古文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故事动画,如今这类视频非常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一起观看。看动画远比空读课文要来得有吸引力,学生自己喜欢,还很容易就能记住故事。
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课堂设计,本人总结出以下浅薄经验,供相互交流学习。
二、多模式丰富教学课堂
(一)户外教学模式
课本是死的,形式是活的。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不少就是描述自然风光的课文。如:《春》、《济南的冬天》、《桥之美》等等。在条件的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春秋游或者其他活动把课堂搬到大自然来,让学生在优美的风光中放松心情,更好的去理解文中的那些优美语句。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现场布置作业,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选取角度仿写散文等等。在学生游玩的同时布置作业应该重质量轻数量,不要求他们一定要写成作文,那篇只是几句话,一段话也可以,指导了一定的方向后允许学生自由发挥。
(二)游戏互动
游戏在课堂中出现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方式,如在学习成语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的游戏,一是可以检阅大家平时的成语积累,二是在学生起来接龙的时候其他同学还可以增加自己的只是储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开发出不同的小游戏,适当的投入课堂中。
(三)竞赛模式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药教授给学生的基本技能,教师教授以后如何检验成果?传统的听写,检查背诵可以适当的改革一下变成竞赛模式,如分组比赛检验学习成果。每组派不同选手上台,无论是朗诵还是听写,以小组积分的形式进行,几轮比赛后看看哪个小组的积分高就获胜。分组比赛容易激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大部分学生会觉得如果抽到自己上台为小组赚取积分那肯定是要积极表现,不能拖了大家的后腿,这种比赛的检验形式既紧张又刺激,比传统检验模式更容易让大家接受。
(四)自主课堂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高高在上的站在讲台上,学生在台下被填鸭式的接受着知识,这种模式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变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将一些简单的课程交给学生去上课,课堂前期组织部分有兴趣上台讲课的学生先提前备课,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至少每次3-5个。授课方式让学生自选,不管他们是选择表演、还是其他形式均可,老师只是在一些只是的重点、难点上给他们正确指导一下即可。学生们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这种创新形式会让他们的记忆力非常深,同样他们作为“小老师”走上讲台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鼓励和吸引。备课的同学收获光且深,其他同学哪怕是抱着纠错的心态也会认真的听,自然学习效率就出来了,较之与传统式还是很有乐趣的。
三、結语
以上仅是举例部分语文课堂的创新模式,都是比较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并且教学过程的乐趣远远大于传统课堂。但是形式最终还是为教学目的服务,教师的职责不仅时能有效的传授知识,还要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只有学会思考,学生才会主动的乐于学习,而不是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教师在教学改革、课堂创新的路途上同样也是仍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包春有.《浅谈中学语文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教研)》.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