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017-03-28 15:09伊金娜
商场现代化 2017年4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转变开发

摘 要:我国是农业产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基础产业,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农村经济模式已被淘汰,显然,快速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立足我国农村基本实情,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式进行重点分析,最终提出了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变

一、农村人力资源概况及问题分析

农业是我国的根本,农村人力资源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主力军,但因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较其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加之建国初期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人口快速增长,导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问题日益凸显。纵观我国各地农村,广大农村人力资源中已有部分农民先富起来。这部分农民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商贸型农民、技术型农民、服务型农民、求新型农民。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挖掘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体系建设,增强农村人才市场的功能等措施,以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资源丰富,基数大,占比高,但从质量、结构上进行分析却远未达到基本标准,因此,很多农村地区都出现了人才利用不充分,人才资源短缺,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一系列不良现象。结合以上情况,建议政府从财力、物力上向发展农村人力资源方面进一步倾斜,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出台相关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政策。一言以蔽之,到位的资金保障加有利的政策支持,才是快速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的硬道理。

目前,纵观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人力资源中,有效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当务之急

因我国农村人口多,就意味着可开发、潜在的人力资源开发空间较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占全世界排名之首,其中包括我国7亿多农村人口资源,而农村人力资源中仅剩余劳动力就为2亿多。加之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科技化已遍地开花、势不可挡,形成了一股新的科技生产力。追根溯源,农村科技化的快速发展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但当务之急便是快速而有效地解决好这一问题。

2.农村人力资源中,其经营管理者素质不高,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

源于传统计划经济的固有思想及惯性影响,在当前市场经济宏观条件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与现代农村发展理念相违背的现象,例如,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达不到标准,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方法,缺乏现代化思想管理理念,导致抓不住或抓不准市场风向标,与市场经济发展大好机遇失之交臂,让广大农民找不到正确的前进方向,最终偏离“科学致富”的前进轨道。

据统计,目前农村人力资源中,除少数人具有高中及大学文化程度外,多数人均集中在小学至初中文化水平上,因此,受到文化知识水平的制约,农村人力资源中,对新知识、新文化、新科技、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低,从而直接导致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道路不协调,更与现代化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和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化农业经营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3.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平衡

基于人们接受教育文化年限和程度的不同,我国人力资源一般可以归为三类,即普通型、技能型、创新型人力资源。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加强,虽然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也逐渐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其进度还不容乐观,农村人力资源结构还不平衡,不合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普通型人力资源占比较大,技能型人力资源严重缺乏,而创新性人才更是稀少。这也充分表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中人才缺乏现象极其严重,遏待解决。

二、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方略

1.以人才培养和开发为中心,完善农村教育体系

有关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上,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扭转工作局面,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放于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由依靠物力资源向以人力资源开发方向进行转变,确立以人才培养和开发为中心的战略思维,强化农村教育体系,确立依靠人才致富的理念。

2.立足长远,挖掘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当务之急是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根据市场对不同类型、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强各类实用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最终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稳定性。同时加快培养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日益加快的需求。

3.集中整合,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体系需加快建设力度

当前,我国相对固定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部门不集中且力度不够,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体系需加快建设力度。建议各级新农村工作办发挥主导作用,与各级农业相关机构相互配合,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机构,集中全力,重点出击,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技术技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农民的知识培训,并把农村优秀人才选送到高校学习,最终提高农民素质,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4.在开发展载体上,不断增强农村人才市场的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市场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借助网络体系,制定促进农村人才流动的相關政策,逐步形成以各级政府兴办的人才市场为主体,其它部门和行业及民办人才中介机构为补充的人才市场网络,为城乡技能、知识型农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农村人才市场与要素市场无缝隙对接,让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多元化、全覆盖,以充分确保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市场经济到生态经济的蜕变

农村经济方式转变,就是改变农村传统自给自足的种植方式,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开展特种养殖、种植、发展服务业等的同时,注重发展生态经济,减少对农田、农村的污染,最终通过多种方式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1.坚持耕地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耕地和水资源现状,制定相关鼓励政策,重点开发循环、生态、有机农业,加大耕地保护制度、沃土工程实施力度,全面整合农艺、生物和工程措施,改善土壤肥力,本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对可再生资源、废弃物利用等农业技术的开发上,重点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广秸秆还田、沼气发电等技术,发展生物质产业。

2.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

在农业布局上,可以把力量集中到更适宜的区域,把工作力度转移到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上,进一步开发这些地区的潜在资源,進而形成全新资源,进一步体现区域性农产品的特色和水平。在农业经营模式上,对营销策略不断完善,大胆发挥想象力,对重点企业要积极鼓励并大力保护,以加快农村特色产业的建设力度。在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上,以“特色、绿色、生态”农业打造为标准,加大农业品牌保护意识,加强主导产业的创建,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创新农业生产技术

增加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是目前最有效且可行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相关部门要对农业科研投入加大工作和服务力度,从奖励措施和保障措施上下功夫,让农业科研人员专心搞研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积极开发运用相关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率。在传统的农耕制度基础上,改革创新,推出新技术,并大力普及免费农耕培训技术,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全力推动农业创新生产技术。

4.建立农村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条件。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各级政府需从农民权益角度出发,解决当前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在农村以各种适宜渠道拓宽现代物流业。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标准,着力开发农村新型营销模式。进一步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开展镇、村、农业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开发合作,共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形成农村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

四、结语

综上,以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密切结合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方略,立足农村经济,针对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找出问题,找到方法,找准对策,以使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浩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时代金融,2014,第05期.

[2]王渝雪.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D].重庆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伊金娜(1981- ),女,汉族,籍贯,工作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孙耿镇人民政府,职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办公室主任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转变开发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