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出新生活

2017-03-28 21:03林迪
时代报告 2017年3期
关键词:兰考县火神麒麟

林迪

每年过年,在兰考县红庙镇东村都会有麒麟舞表演,人们舞起麒麟,来表达迎祥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2008年,兰考县传统舞蹈“麒麟舞”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質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神兽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鹿非鹿、似牛非牛,头顶生角,遍体鳞甲,尾端毛长,形状奇异,是一种代表吉祥的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居“四灵”之首,在民间有驱邪避鬼之说,历代人民群众都把它当作祥瑞的象征。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天逢大旱,瘟疫流行,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土地公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当即找来笑面佛,商讨辟邪消灾、拯救生灵的办法。可是笑面佛也无奈,他只知道有一种叫麒麟的神兽有这般法力,但不知道到哪里才能找到。这时土地公公想起了孙猴子,于是他们找来了孙猴子。孙猴子果然神通广大,只见他一个筋斗云跃上云宵,四方一望,按落云头说:“有了有了,我带你们去!”在孙猴子的带领下,他们终于找到了麒麟洞。他们把来意一说,麒麟即答应随他们下山。土地公公带着麒麟来到人间,麒麟即施法,喷火献端。顿时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此后人们便把麒麟奉为吉祥物,并把麒麟出山镇灾辟邪的故事编成舞蹈,谓之《三星会友·麒麟出洞》,每逢年节便进行表演。

据睢县蓼堤镇大刘寨村《冯氏家谱》和《杞县志》记载:冯玮祖籍考城(属睢州),初籍杞县,后居仪封。明末中进士,后封文林郎,掌管宫廷文化娱乐事宜。南明灭亡时(公元1661年),掌管宫廷文化娱乐的文林郎冯玮归隐故里,将一对“麒麟皮”带给睢县大刘寨村的冯氏族众,并亲授演舞之术,距今已有346年历史。

麒麟皮为手工制造,制成后要择黄道吉日,在山中开光点睛,使其有灵气。麒麟头样式不一,分为白鸽狮、斗牛狮、扁鼻狮、大头狮几种,其中“白鸽狮”头最重。麒麟头(白鸽狮)直径50厘米,高38厘米,重2.5~6公斤。白鸽狮头用糯米浆糊制,其它几种麒麟头用老黄竹编制。麒麟(白鸽狮)的身背至少长3.2米、宽2米。麒麟头(白鸽狮)上画有一龙二凤一八卦的图案和各种吉祥饰物,头和身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字,为“龙风呈祥,驱邪佑吉,安居乐业,五谷丰登,天下太平”之意。

“武”麒麟

麒麟舞不同于舞狮,也异于舞龙,其造型为“龙头、鹿角、蛇身、羊蹄、牛尾”,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以此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麒麟舞的传统表演形式可分为3段,分别是盘门、平地表演和桌上表演,其中桌上表演最为惊险,一场麒麟舞全套下来,表演者往往是大汗淋漓。

另外,麒麟舞也称为“武”麒麟,因为麒麟队往往就等于武术队,不仅舞麒麟者大都身怀武功,而且麒麟套路本身就和武功套路一脉相承。

明末清初,迷信活动盛行,当地老百姓最为信奉火神。当时大刘寨村西有一座火神庙,村民组成火神会,定期祭祀、朝拜,祈求火神爷保佑全家平安、人寿年丰。人们把麒麟奉若神明,平时藏麒麟于火神庙中,作为火神爷的坐骑,每逢正月初七(火神爷生日),火神会的信徒们焚香、烧纸、叩头,尊请麒麟下驾,开始舞玩。直到二月二,众人敲锣打鼓,才将麒麟送回庙中,复请麒麟上驾。

麒麟下驾之后,两人手执“明棍”从庙内蹿出,开始盘门表演。“明棍”长5尺,两端点燃火香,舞动时呼呼生风,火光四射,上下翻腾,似流星追逐,如光环套叠。然后以“盆炮”为令,两人持内燃蜡烛的绣球引麒麟出庙,此段礼仪表演全在庙门外举行,故曰盘门。

麒麟入场后开始平地表演,一对麒麟,一张一弛,刚柔相济,生动有趣;持绣球者或站立、或蹲伏、或前瞻,挑逗着麒麟。麒麟表现出有时乐、有时怒、有时腾空而起、有时匍匐在地等各种舞蹈动作。

平地表演后,开始桌上表演,13张方桌摆成3层,两只麒麟做着各种动作往上跳跃,把整个舞蹈推向高潮,动作惊险,群众无不屏息观看。等回过神来争着放鞭炮、吹口哨等,场面很是壮观。

兰考麒麟舞

麒麟是中国古人创造出的一种虚幻动物,是黄河流域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升华的产物。它集中了人们所珍爱的动物身上的特点,具有强悍的体魄和强大的正能量,故为“仁兽”“瑞兽”“神兽”。麒麟的诞生,展现了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光辉历史,是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的象征。麒麟文化的产生并非偶然,它伴随着黄河文明应运而生。麒麟文化经历了“甘青文明”和“昆仑神话”漫长的历史孕育过程,发源于祖先生活在野兽环伺、弱肉强食、危机四伏的原始社会形态下对动物产生的原始性崇拜,折射了原始社会人们早期生活的状况,表明了人与动物最初的关系,体现了黄河流域人民现实生活中的极美思想,反映了黄河流域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兰考麒麟舞盛行于清朝,到解放初期,兰考县有麒麟舞表演队40多支,农闲时几乎每天晚上都有麒麟舞表演。“文革”时期,麒麟舞被当作“牛鬼蛇神”和反动毒草被禁演。1984年的文化普查中,兰考县境内珍藏麒麟舞道具的有5个村,分别是红庙镇樊庄村、堤湾村,小宋乡小宋集,南彰镇孙桥村,闫楼乡闫南村。

改革开放初期,麒麟舞的传承得到了恢复,但很快受到多种文化和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麒麟舞表演队队员年龄偏大,青年人文化娱乐观念改变,认为麒麟舞是老套的娱乐方式,不愿再进行麒麟舞表演,进而导致表演者青黄不接,麒麟舞的传承再次出现危机。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登记,兰考县境内多多少少保留着麒麟舞演出道具的村子又增加了3个,它们是红庙镇东村,小宋乡和郭店村,许河乡的杨桥村。

兰考县各个麒麟舞表演队演出的内容大致相同,大都和其他民间舞蹈组成大型的民间舞会。其他一些民间舞蹈随着打击乐的节奏起舞,而麒麟舞是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表演着激烈、火爆的动作,成为民间舞会的高潮部分。演出的内容有麒麟滚灯、哪吒斗麒麟、麒麟闹东海、麒麟送子、麒麟扑绣球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麒麟舞在表演形式、内容、道具制作等方面也在不断丰富、完善着。麒麟舞不是某个时代某个人的专有创作,而是贴近生活,荟萃百家之长,随不同时期的审美习惯和艺人的情趣,不断地丰富变化。

值得庆幸的是,兰考县对麒麟舞已经制订了保护计划,计划选派专业人员研究、整理有关资料,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训,以最短的时间逐步恢复和建立10支以上队伍,使其能够经常演出,让这一珍贵的民间表演形式得以传承和弘扬。

猜你喜欢
兰考县火神麒麟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探索与启示
火神山医院
国产操作系统银河麒麟V10发布
论兰考县脱贫攻坚经验及其当前中国时代价值
普惠金融的实施效果及其改进对策
火神颂
ВРЕМЕННАЯ БОЛЬНИЦА ЗА 10 ДНЕЙ!10天建成 火神山医院交付
清溪麒麟製作
扛鼎之作 麒麟980本季度量产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Life of 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