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秋生
民国元年初,绍兴人章锡琛(1889—1969)独身闯入上海滩,在商务印书馆任《东方杂志》编辑、《妇女杂志》主编。他决心自己干一番大事业,1926年8月22日在宝山路的家中挂出了“开明书店”的招牌,据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史料记载为鲁迅取的名,孙伏园所书。考“开明”一词有双重意义。一是日出东方,见《淮南子·墬形训》:“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之门。”明,指太阳。日出东方,则天下大明。二是育人发蒙,见扬雄《法言·问道》:“吾焉开明哉?惟圣人为可以开明。”汪荣宝义疏:“开明即发蒙之意,言开蒙以为明也。”
章锡琛首先将目标定在“百年大计”的教育事业。1927年首创《开明活叶文选》,成为大中学校普遍采用的国文教材,其内容、编校、纸张、印刷、装帧设计都十分讲究,在读书界享有盛誉。一直办到抗日战争爆发,文选已出了两千多期。1929年12月开明书店宣布《新女性》停刊:“废刊的原因很是单纯,就是时代已经不需要了。”代之而起的是1a930年1月创刊的《中学生》。这种出版线路的及时调整,是他对出版与时代关系正确理解的结果,也是他务实心态的表现。开明书店还出版过一套初等小学用的《国语课本》,共八册,叶圣陶写的课文,丰子恺绘的插图。书本以确能发展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目标,内容紧系儿童生活,材料活泼有趣,文体兼容博取,模式语调切近儿童口吻,图画与文字有机配合,这在当时同类教科书中是很新颖的做法。1932年初版后印行四十余版次,受到了读者的极大欢迎。
作为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被朋友们戏称为“老板”。从胆识上说,这个老板堪称能担当,有气魄。开明书店的资本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三十万元,但章锡琛凭借自己的能力吸引了一大批文化人,稳扎稳打,使之成为中国六大书局(商务、中华、开明、大东、世界、正中)之一,后来更和商务、中华鼎足而三。开明书店拥有由夏丏尊、叶圣陶、顾均正、唐锡光、赵景深、丰子恺、钱君匋、王伯祥、徐调孚、傅彬然、宋云彬、金仲华、贾祖璋、周予同、郭绍虞、王统照、陈乃乾、周振甫等学者、作家担纲的一支知名的编辑队伍。
章锡琛一心做事业,更是十分注重信誉。他特别强调:当初并不是有意要开办书店,而是由朋友们促成的;开明作为一种事业,它的成功是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他关注的是如何为开明延揽更多的人才,让他们各尽其能。当开明书店逐渐成为声誉鹊起的出版机构时,一些著名的人物都来亲自登门了。林语堂打算编写英文教科书,开出每月三百元预支版税的高额条件,想不到章锡琛一口答应了下来。编成《开明英文读本》,林语堂获得的个人版税收入达三十万元。事实证明,章锡琛和开明书店是值得信赖的文化朋友,也是作者利益确有保障的生意伙伴。所谓尊重作者的利益,通常很简单,一是善待书稿,二是合理付酬。开明书店在这方面一直做得到位,业界口碑流传,世人素来公认。尤其是在对作者的稿酬方面,做到向来不拖欠,不隐瞒。
上海是“左联”的根据地,旗帜人物是鲁迅,背后是中共总书记瞿秋白。章锡琛是革命文学的知音,开明书店曾出版过茅盾的《蚀》、《虹》、《三人行》、《子夜》,巴金的《家》、《春》、《秋》、《灭亡》、《新生》,高尔基著、沈端先译的《母亲》等名著。1934年2月,国民党下令查禁一百四十九种书籍,其中包括鲁迅、郭沫若、陈望道、茅盾、田汉、夏衍、柔石、丁玲、胡也频、冯雪峰、钱杏邨、巴金等二十八位进步作家的书籍,涉及二十五家出版社。开明书店领衔联合同业,两次向国民党上海市党部请愿,章锡琛还和夏丏尊联名写信给蔡元培、邵力子,迫使当局放宽禁书尺度。当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就义后,鲁迅扶病收集整理了他的遗作译文集《海上述林》。当时出版这本书要冒很大的风险,书店都避而远之,章锡琛毅然接下书稿,秘密排字制版,由内山完造在日本印行。鲁迅在《〈海上述林〉上卷序言》中,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1941年12月8日上海沦陷后,日军查封开明等书店,强令充当宣传“大东亚共荣”的工具,遭到一致拒绝。开明的出版工作就此停顿,凡留沪的作家、朋友和同人生活困苦者,章锡琛派人送去生活费,以解燃眉之急,共渡难关。1943年12月15日,章锡琛、夏丏尊被日军从寓所抓走,震动了文化出版界。经多方营救,十天后获释。两位先生在狱中都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章锡琛写诗明志:“要为乾坤扶正气,枉将口舌折侏儒。”
开明书店后来与青年出版社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整整九十年的历史,人们还记得《开明国语课本》、《开明儿童国语读本》、《開明中国历史讲义》、《开明常识课本》……近年来图书市场掀起“民国课本热”,这面镜子反映出国人对当下人文教育的思索,也是真诚的怀旧——向一家名曰“开明”的书店致敬。